緩解痛經的中醫方法

  痛經是女性朋友常見的問題,導致痛經的原因有很多,那麼痛經怎麼辦?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緩解痛經的中醫技巧

  1、按摩

  先用拇指點按肚臍、氣海、關元、中極、歸來、三陰交,每穴半分鐘。然後仰臥位,用右手掌按揉下腹部臍以下約3分鐘,再由臍部向恥骨聯合陰部前方高骨推摩30分鐘。要求經前1周開始自我按摩,每日1次,月經乾淨後3天結束。這種方法可起到緩解痛經的作用。

  2、刮痧

  主要刮拭、大椎、肩井、大杼、膏盲,配刮關元至中極、地機至三陰交、5次。肝鬱加刮太沖經穴部位,氣血虛加刮足三裡、命門經穴部位。輕刮足三裡、命門經穴部位3分鐘;重刮其它穴位3~5分鐘。

  3、拔罐

  取腎俞、胸腰部後背、骶椎兩側、下脘穴,選用大小適當的玻璃火罐,用閃火法將罐吸附於所選部位上,每次只拔2~3罐,留罐25~30分鐘,每日1次,7~10次為療程。

  4、灸法

  1取關元、氣海、曲骨、外陵、三陰交穴。按艾卷溫和灸法操作施術,每次選用3個穴,每穴施灸20分鐘左右,連續治療4天。腰痛重者,加灸腎俞。4次為1療程,治療間隔4天,適應於痛經,一般在月經來潮前2天施灸術可緩解痛經。

  2取神闕、子宮穴。按灸法常規施灸。取川牛膝、乳香、沒藥、白芍、丹蔘、紅花、山檢查,廣木香各15克,上藥共研細末,加冰片1克,混合後貯瓶備用。敷灸時每次取上藥30克,以薑汁或黃酒適量調和糊膏狀,分別敷於神闕、子宮穴,上蓋紗布或油紙,橡皮膏固定即可,2日換1次藥,應於月經前3天或經期敷灸。

  5、敷貼法

  1取當歸、吳茱萸、乳香、沒藥、肉桂、細辛各50克,樟腦3克。先將當歸、吳茱萸、乳香、沒藥、肉桂、細辛水煎2次,煎液濃縮為糊狀,混入溶於95%乙醇適量乳香、沒藥液,烘乾後研細末,加樟腦備用,月經前3天取藥粉5克,用黃酒調為糊狀,外敷臍,用膠布固定,藥幹則調換1次藥,月經3天后取下,每月1次,連續使用,治癒為止。

  2將肉桂10克、吳茱萸20克,茴香20克研為末,用白酒調成糊狀加熱敷臍,每日1次,經前連用3天,適用於寒凝血瘀型痛經。

  提示:上面提到的只是一些緩解痛經的方法,在痛經出現的時候可起到緩解作用,要真正避免痛經的發生,要注意飲食調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適當的鍛鍊,避免過度勞累,尤其在經期內不要用冷水洗臉、洗腳。

  幫助調理女性痛經妙招

  元胡益母草棗蛋

  元胡10克,益母草30克。大棗10枚,雞蛋3個。將元胡、大棗、益母草、雞蛋加清水適量煮至雞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飲湯食蛋,每次1個,每日3次。

  可活血理氣、化瘀止痛。適用於經行量少,血瘀作痛,舌質紫暗有瘀點或瘀斑者。

  血藤燉河蟹

  雞血藤30克,河蟹250克。將二者洗淨後。加清水適量,置瓦罐中,文火燉沸後。調入米酒適量,燉至河蟹熟後,趁熱飲服,每日1劑。連續57天。

  可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適用於經前或是經行小腹脹痛,按壓痛甚或伴隨胸脅乳脹者。

  枸杞山藥雲豆雞

  枸杞10克,鮮山藥150克。雲豆50克,雌仔雞1只,調料適量。將雲豆泡軟,山藥去皮。洗淨,切塊;仔雞去毛雜、洗淨、飛水,切塊。同放入盆中,加入枸杞、蔥、椒、姜、鹽、料酒及清湯適量,封口。上籠蒸熟服食,每週1~2劑。

  可養肝益精,健脾養血,適用於肝腎虧虛,精血不足之經來腹痛、腰膝脹墜、痠軟無力、經來量少、色淡,或伴潮熱、耳鳴等。

  姜棗紅糖湯

  乾薑5克,大棗10枚,紅糖30克。將三者加水同煎飲服。每日2次,溫熱飲服,連續57天。

  可暖宮散寒,適用於寒凝痛經。

  桂枝大棗湯

  桂枝10克。大棗10枚,山楂15克,紅糖30克。將桂枝、大棗、山楂水煎取汁,納入紅糖煮沸後趁熱飲服,每日2次。

  可溫經散寒。活血止痛,適於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得熱痛減,經行量少等。

  姜棗花椒湯

  生薑30克,大棗10枚,花椒20克,紅糖適量。將姜、棗、花椒水煎取汁,納入紅糖烊化飲服,每日2次。

  可溫經散寒止痛,適於寒凝氣滯,經行不暢,色黯有塊,畏寒肢冷之痛經。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