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於項橐說明了什麼道理
孔子,著名的教育家,但也是好學的教育家,孔子曾經拜師於項橐,那麼孔子拜師於項橐的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孔子拜師於項橐故事道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拜師於項橐故事道理
孔子拜師於項橐這兩故事,充分地說明孔子求學,好學,苦學,精學的為學精神。這也是後來孔子教育思想的體現,為我們後世之人留下的傳統求學美德。
孔子相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故事在《史記》中也有記載,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有一日,孔子帶領著弟子們路過一處地方,孔子見到有一個孩子在路中間用沙土建造了一座“城池”把自己圍在裡面。孔子很好奇,於是詢問小孩:“你為什麼要在路中間玩耍,不躲開馬車呢?”
那孩子則伶俐的反問道:“從來只有馬車躲避城池的,哪有人說城池要給馬車讓路的。這個國家的人們都說孔老先生是個學識淵博,知天文,明地理,是整個天下最有學問的人。今天看來實在是名不副實,傳言誇大啊。”
孔子被諷刺地不知言語,於是問其姓名,那孩子回答自己叫做項橐。之後,孔子晃過神來,決定為難一下那小孩,給自己挽回一點顏面,結果孔子提出了一堆難題都被項橐一一解答。
孔子冷靜下來後,調整好心態對項橐俯下身子心服口服道:“有志不在年高,達者為先,我應該拜你為師。”孔子覺得項橐年紀小小就有淵博的知識,並且能言善辯,連自己也要甘拜下風。於是之後對弟子們訓誡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矣,治學當不矜不傲,對自己不如的人應該不恥下問。”這就是孔子相師,感嘆“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故事。宋代的應麟編寫《三字經》記載到:“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孔子論水故事的道理
孔子論水是一個歷史典故,發生於東周時期,是孔子與子貢之間的故事。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在文學與思想上的貢獻,被世人稱之為孔聖人。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孔子論水就是發生在這兩人之間的故事。
孔子論水是一片文言文,記錄的是孔子與子貢之間的對話。子貢問孔子:為什麼君子見到大水一定要細細觀看呢?孔子答到:水是好東西,水最接近自然之德,它能夠給君子帶來靈感,也可以用來比喻自己的修養。水出現在各個地方,出現在天下的每一個角落,滋潤萬物,沒有私心沒有偏心,這種品行就如君子之道;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萬物生長,這就如君子的仁愛;水往低處流,而且能根據不同的物體而改變形狀,就像君子的高義;水在淺的地方涓涓細流,永不停息,在深處的時候則高不可測,就如君子的智慧一般;水如果遇到深淵,它也會不惜一切的往前衝,這股勇氣就有如君子般臨危不懼,果斷勇敢。水滲透到每個小物體,無微不至,就如君子需要明察秋毫一樣;就算受了曲解也不說不辯,要有豁達的胸懷。即使有泥漿混入,到最後還是一泓清水,就像君子能改造事物一樣。
如果將水放入容器中,它會保持水平,沒有一絲一毫的差,就像君子的立身正直;如果容器滿了,它也不會貪太多,講究分寸;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最後終究入海,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從這些水的品質中能觀察出君子的各種品質,所以君子見到水一定要仔細觀察。
孔子讓路故事道理
孔子讓路這個典故出自於一段文言文,原名叫做《項橐難孔子》,這個故事還被收錄在課文中,被人們所爭相傳閱與學習。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這個故事展現了孔子虛心好學的品質,真正好學的人會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置,只要是學有所成的人,不分老幼,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老師,也可以看出孔子對於學習的態度。
故事發生在河南修武縣五里堡村西頭,那裡現在還豎立著一塊石碑,石碑上面刻著孔子問禮碑這五個大字。在兩千多年前,孔子讓路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孔子帶著弟子周遊於列國,傳播他的思想與學說,一天駕車來到了鄭國。駕車過路時發現前方有一個小孩在路中央玩耍,用碎石亂瓦在細細堆砌著。這小孩在路中央擋住了孔子的去路,於是子路就下車對孩子說:孩子,你擋住我們的去路了,快給我們讓路。
小孩子沒有理睬子路,還是專心的幹著自己的活。孔子下車後走過去和小孩子說道:我們要趕路,請給我們讓路可以嗎?孔子禮貌有加。但是小孩一眼孔子,問孔子道:你看我在建什麼?
孔子一眼後發現是一座城池,用碎石爛瓦堆砌的城池。孔子一眼沒放在心上,依舊說道:這孩子怎麼如此不懂禮節,路是讓人同行的,你在路中央玩耍擋住了車的去路,還不讓路。
孩子還是眨著大眼睛,反問孔子:我哪裡不懂禮節了?我看您老人家閱歷豐富,那麼你說是車給城讓路,還是城給車讓路呢?
孔子一時不知如何接話,他細想到,孩子說的確實是實話,在大人看來這個城池是玩耍,但是在孩子看來這就是一個真的城池,怎麼看孩子都沒有錯。車可以隨意移動,但是城就不行了,它是死的,所以只能車為城繞道。孔子嘆道我一生倡導禮義,但是還不如一個小孩來的懂呢。
孔子想通後和孩子興平氣和的聊天,原來這個孩子名叫項橐,今年七歲。孔子對其身邊的人讚歎道:三人行,必有我師。並誇讚項橐,雖然年齡小,但是他足以做我老師了。
後來孔子就讓學生駕車繞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