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室內設計現狀及思考
【摘要】室內設計作為一個新型行業在中國迅速發展,目前一所城市中所擁有的設計公司數不勝數,不同風格和流派在中國相繼出現。然而中國的室內設計確缺少新意,缺乏改良的新技術,大多數設計帶有堆砌和複製,甚至照抄照搬他人的設計,這樣的設計與當代生活格格不入。中國的設計師應承擔起為中國而設計的重任,為中國設計尋找新的突破口,對自身文化進行突破性嘗試,做出符合中國美學,符合中國人味道的設計。
【關鍵詞】當代;設計;中式;風格;元素;中國紅
一、當代中國室內設計的現狀
目前室內設計中,出現了多種風格形式,不同的風格有著不一樣的韻味。當代中國設計多數是“有其形卻無其神”,如果說我們對其他流派和風格把握不到位是因為我們對別國的文化底蘊不瞭解,那麼我們對應十分了解的中國文化,但是所做的大多數設計卻還是沒有找到好的突破口,還是停留在過去,沒有與國際接軌。當然值得慶幸的是,今天中國也不斷湧現出一些中西文化兼通的設計師,他們沒有放棄對自身文化的新嘗試、全新的設計,並有了一些成功的例證,如上海的新天地。
二、中式元素所包含的內容
中式元素作為一種獨立的表現手法,涵蓋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傳統的佛道文化也頗有淵源。室內設計師們一直喜歡將中式元素運用到設計中來,今天不少前衛的設計師將中式元素與傳統符號以現代的手法與現代的材料表現出來,更有一番韻味。那麼中式元素一般包括中式傢俱、中式裝飾符號以及中式設計思想等內容。
1、中式傢俱每一件中式的傢俱都是有生命的,或許它只是整個空間的一個細節,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決定這個地方的氣質。事實上,經過數千年的承傳,目前還可見到的中式傢俱,已經不多了。我們在關注中式傢俱的時候,除了考慮它的材質,更應該注重其內在設計體現出的一種中國人的家居智慧。我想今天的中式風格不應該再和古老,死板劃上等號,取而代之的應是親近自然,樸實,親切,簡單卻內藏豐富意涵。中式傢俱包括:“案、桌、椅、床”
每一件中式傢俱就像一首經典的老歌,在每一個流動的音符中都蘊涵著深深的韻味,只有細細品味,才能悟出一些哲理來,它獨特的魅力也會吸引縱多視線,不過材質,線條,色彩搭配的不到位,很容易收到相反的效果,為了更符合當代居住的要求,在選擇中式傢俱時,一定要認真思考,才能讓居室散發古雅而清新的魅力。
2、中式裝飾傳統室內設計的裝飾手法,是中國人含蓄氣質的體現,以一種寓意的方式呈現。如 “蝠”與“福”諧音,可寓有福;“鹿”與“祿”諧音,可寓厚祿;“魚”與“餘”諧音,可寓“年年有餘”。
“梅、蘭、竹、菊”、“歲寒三友”等圖案則是一種隱喻,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態特徵,讚頌人類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竹有“節”,寓意人應有“氣節”,梅、鬆耐寒,寓意人應不畏強暴、不怕困難。當然像龍、長城、中國紅也是很有象徵性的中國元素,這些都是世界性的文化。因此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應藉助這些中式的裝飾符號來表達我們的設計。
3、中式設計思想中國古人對居住環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細琢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他們的一些室內設計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簡約主義很有一些不謀而合之處。
1、宜設而設,精在體宜在明清時代,“宜”是室內設計的核心概念和價值標準。國內專家對其的解釋是:“宜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簡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環境藝術設計的新視野》)”
2、刪繁去奢,繪事後素“刪繁”是指去除過於複雜的裝飾,去奢其實也很重要。
“繪事後素”是孔子的話,是他對美的一種看法。孔子認為“素”要美於“繪事”。這體現了一種“大美無言,大象無形”的中國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3、因景互借因景互借,體現了中國建築設計的一種整體觀。是將居室、住宅、庭院,小環境和大環境統一在一起考慮,目的是實現一個藝術化的生活環境。例如Robin foo的“幻彩四合院”中就採用借景的手法將四合院分成“南院”和“北院”。
三、中式元素(中國紅)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在當代西方設計師借用中國傳統元素,為西方設計找到突破口,讓人看得也輕鬆。簡單介紹一下“中國紅”這樣一個很能代表中國設計的元素
1、“中國紅”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源於傳統的原味中國紅,紅得鮮豔、純正,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二類是珊瑚粉質感加入了一些玫瑰色相的牆面紅,緩和了原味中國紅的衝擊力,更適合在城市有限的空間面積中使用。
2、如何運用中國紅塑造室內設計
(1)大面積使用“中國紅”色彩,以此突出主題。(2)在採用了大面積的紅中可以留出足夠的白色牆面,“白”能夠平衡熱烈的紅色,同時紅白對比也突出了空間的光感和亮度。(3)沉穩的“黑色”也是必不可少的色彩元素,同時可以採用原木色地板來弱化中國紅的視覺衝擊力。
3、在傢俱的選擇中我們一般採取“西式打底,中式點睛”。在傢俱色彩中我們可以選擇樸實的原木色,凝重的黑色,低調的紫紅色等;同時我們可以選擇現代款式的沙發,簡約風格的茶几,搭配中式的圈椅,日式几案,中式藥櫃等。東、西方傢俱的選擇上我們可以採用壓光,自然的舊,讓房間裡充滿濃郁的中國味道。
4、在飾品的選擇上:瓷器、繪畫、桌布、刺繡、擺件、植物等是很好的裝飾。另外所有東方裝飾品都可以被採用,只要色彩和造型能夠和整體風格相協調。
結語:
傳統的中式設計,總體上顯得過於陳舊沉悶,在當代時尚生活中,需要有所突破,一些現代元素需要融入在設計中。我們應推陳出新,將傳統的中國元素與實用主義和功能主義相結合。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使中國元素與現代設計完美結合,將傳統室內設計的風雅意境注入到現代室內設計中,是我們今天設計師們所共同追求的。
參考文獻
[1]《世界現代設計史***1864-1996***》王受之編著.青年出版社
[2]《藝術設計概論》李硯祖編著.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編
[3]《設計藝術學概論》於強.主編
【關鍵詞】當代;設計;中式;風格;元素;中國紅
一、當代中國室內設計的現狀
目前室內設計中,出現了多種風格形式,不同的風格有著不一樣的韻味。當代中國設計多數是“有其形卻無其神”,如果說我們對其他流派和風格把握不到位是因為我們對別國的文化底蘊不瞭解,那麼我們對應十分了解的中國文化,但是所做的大多數設計卻還是沒有找到好的突破口,還是停留在過去,沒有與國際接軌。當然值得慶幸的是,今天中國也不斷湧現出一些中西文化兼通的設計師,他們沒有放棄對自身文化的新嘗試、全新的設計,並有了一些成功的例證,如上海的新天地。
二、中式元素所包含的內容
中式元素作為一種獨立的表現手法,涵蓋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傳統的佛道文化也頗有淵源。室內設計師們一直喜歡將中式元素運用到設計中來,今天不少前衛的設計師將中式元素與傳統符號以現代的手法與現代的材料表現出來,更有一番韻味。那麼中式元素一般包括中式傢俱、中式裝飾符號以及中式設計思想等內容。
每一件中式傢俱就像一首經典的老歌,在每一個流動的音符中都蘊涵著深深的韻味,只有細細品味,才能悟出一些哲理來,它獨特的魅力也會吸引縱多視線,不過材質,線條,色彩搭配的不到位,很容易收到相反的效果,為了更符合當代居住的要求,在選擇中式傢俱時,一定要認真思考,才能讓居室散發古雅而清新的魅力。
3、中式設計思想中國古人對居住環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細琢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他們的一些室內設計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簡約主義很有一些不謀而合之處。
1、宜設而設,精在體宜在明清時代,“宜”是室內設計的核心概念和價值標準。國內專家對其的解釋是:“宜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簡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環境藝術設計的新視野》)”
2、刪繁去奢,繪事後素“刪繁”是指去除過於複雜的裝飾,去奢其實也很重要。
“繪事後素”是孔子的話,是他對美的一種看法。孔子認為“素”要美於“繪事”。這體現了一種“大美無言,大象無形”的中國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3、因景互借因景互借,體現了中國建築設計的一種整體觀。是將居室、住宅、庭院,小環境和大環境統一在一起考慮,目的是實現一個藝術化的生活環境。例如Robin foo的“幻彩四合院”中就採用借景的手法將四合院分成“南院”和“北院”。
三、中式元素(中國紅)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在當代西方設計師借用中國傳統元素,為西方設計找到突破口,讓人看得也輕鬆。簡單介紹一下“中國紅”這樣一個很能代表中國設計的元素
1、“中國紅”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源於傳統的原味中國紅,紅得鮮豔、純正,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二類是珊瑚粉質感加入了一些玫瑰色相的牆面紅,緩和了原味中國紅的衝擊力,更適合在城市有限的空間面積中使用。
2、如何運用中國紅塑造室內設計
(1)大面積使用“中國紅”色彩,以此突出主題。(2)在採用了大面積的紅中可以留出足夠的白色牆面,“白”能夠平衡熱烈的紅色,同時紅白對比也突出了空間的光感和亮度。(3)沉穩的“黑色”也是必不可少的色彩元素,同時可以採用原木色地板來弱化中國紅的視覺衝擊力。
3、在傢俱的選擇中我們一般採取“西式打底,中式點睛”。在傢俱色彩中我們可以選擇樸實的原木色,凝重的黑色,低調的紫紅色等;同時我們可以選擇現代款式的沙發,簡約風格的茶几,搭配中式的圈椅,日式几案,中式藥櫃等。東、西方傢俱的選擇上我們可以採用壓光,自然的舊,讓房間裡充滿濃郁的中國味道。
4、在飾品的選擇上:瓷器、繪畫、桌布、刺繡、擺件、植物等是很好的裝飾。另外所有東方裝飾品都可以被採用,只要色彩和造型能夠和整體風格相協調。
結語:
傳統的中式設計,總體上顯得過於陳舊沉悶,在當代時尚生活中,需要有所突破,一些現代元素需要融入在設計中。我們應推陳出新,將傳統的中國元素與實用主義和功能主義相結合。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使中國元素與現代設計完美結合,將傳統室內設計的風雅意境注入到現代室內設計中,是我們今天設計師們所共同追求的。
參考文獻
[1]《世界現代設計史***1864-1996***》王受之編著.青年出版社
[2]《藝術設計概論》李硯祖編著.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編
[3]《設計藝術學概論》於強.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