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橋旅遊攻略

  位於廈門市集美區,是我國第一座跨越海峽的公路大橋,由主橋,集美立交橋,高崎引道和自動化管理系統組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

  開放時間:全天

  建議遊玩時間:1小時

  地址:福建廈門市集美區和湖裡區中

  交通:乘坐905、961、901路等到【龍舟池車場站】。

  最佳旅遊時間:四季皆宜。

  廈門大橋旅遊介紹

  廈門大橋建設之前,廈 門出島唯一的通道是高集海堤,海堤只有2個車道,而廈門島內的機動車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有近1萬部。海堤已經不堪重負,而且經過幾十年“服役”,路面坑窪不平,車速也上不去,一旦發生事故,施救車都難進去,堵上半天更是家常便飯。當時他從島內去同安,早上7點從輪渡出發,要到下午1點才能到,一路都是堵車,尤其是海堤[2] 。

  1991年,廈門大橋通車了,以後短短數年間,廈門大橋又帶動了島內嘉禾路、廈禾路的改造和建設,島外同集路的建設,島內外交通網路迅速得到改善。這時他從島內到同安,只要一個小時就到了,整整節省了5個小時。

  “全國第一”不好當

  廈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跨越海峽的公路大橋,這個“全國第一”不好當。廈門大橋1987年10月開工,到1991年4月竣工,12月正式通車,花了整整四年,相比之下,建海滄大橋花了3年,杏林大橋花了2年多,集美大橋只花了1年多。

  正因為是 “全國第一”,在建橋的過程中,建設者遇到了許多前人從未遇到過的困難。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也留下了對廈門海域水文、地質等方面的詳細記錄資料,為後來幾座大橋和隧道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建橋過程中,建設者發揮聰明才智,取得了許多技術創新,後來的許多工程都從中受益。朱獎懷回憶說,在建廈門大橋之前,中國建橋一般都是立杆照明,中間一排路燈,兩邊兩排路燈,廈門大橋就取消了兩邊的路燈,把燈光從下面打在扶手上,這樣兩面的視覺就沒有了障礙,開車過橋就更順暢了。這個做法後來在許多橋樑的建設中都得到了採用。

  1.5億元保障10年暢通

  如今,對於廈門大橋當時的設計規模有不少質疑的聲音,不少人認為當時的設計過於保守,而導致新世紀以來廈門出島又陷於擁堵。

  民盟廈門市委副主委朱獎懷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任何基礎設施工程都要講求價效比,也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建設廈門大橋的時候,廈門的財力還是很緊張的,最初建橋預算只有8000萬元,後來幾次增加,最終也不過是1.5億元。花1.5億元建起這樣一座橋,而且管了至少10年的暢通,價效比可謂非常突出。如果一開始就搞8車道,起初的預算肯定要大大增加,而當時廈門機動車數量並沒有那麼多,車道得不到充分利用,那就是資源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