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拿戰役有什麼歷史意義

  耶拿戰役不僅僅是法軍戰勝第四次反法同盟過程中的經典戰役,更是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一戰。尤其是從戰略和戰術方面來看,此戰的決定性意義是十分重大的。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耶拿戰役的歷史意義

  戰役最能反映的是對於政治軍事上仍相當封建的普魯士來說,自由改革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一些普魯士主要的軍事改革家例如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克勞塞維茨都曾參與戰役。他們的軍事改革與之後持續多年的社會改革,開始了普魯士轉變成為現代國家的過程,逐漸將法國的勢力逐出德意志,成為歐洲大陸上的領導角色。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那時是耶拿大學的教授,在戰役激烈進行的時候,他宣佈完成了著作《精神現象學》。黑格爾視這次戰役為“歷史的完結”,即是說人類社會將會趨向我們日後所稱的“自由民主制”。

  從戰略和戰術兩方面來看,很少有哪次勝利具有的決定效能夠與耶拿-奧爾施塔特雙重會戰相比擬。不過在政治方面,拿破崙卻並未能達到他的目的。普魯士的失敗並未使英格蘭退出戰爭,而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使這兩個會戰在歷史上具有廣泛的影響。它們沒有帶來和平,反之在它們之後,歐洲還是連年苦戰,終至民窮財盡,結果當拿破崙最後被推翻時,英國的世界霸權也從此奠定了基礎。從此英國變成了全世界的工廠和銀行,這也正是拿破崙所竭力阻止的事情。

  如果與這個後果比較一下,那麼一個絕對王權的被推翻,一億六千萬法朗鉅額戰爭賠償,和薩克森和魏瑪被迫加入萊茵同盟,都只能算是次要的事件。拿破崙對這一點也十分明瞭,因為在他大獲全勝之後,馬上就想轉過身來解決其尚未解決的難題,就是如何消耗英國人的存金和如何最後毀滅英國人的信用。

  第一條,他沒收了普魯士和薩克森境內的一切英國貨物。[原作者注:在萊比錫,他沒收了大量的英國衣料。所以他向每個法國軍官贈送一套全新的軍服,向每一名士兵贈送一件外套和一件上衣。]其次,他命令莫提爾佔領漢堡和漢莎的城鎮。最後於11月21日,他釋出了他的《柏林敕令》,這就是他準備用來毀滅不列顛貿易的偉大計劃。它共有十一條,其中前八條是最重要的,內容可以略述如下:

  第一條:不列顛各島被宣佈處於封鎖的狀態中。

  第二條:一切往不列顛各島的旅行和通訊均應禁止。

  第三條:所有在我軍和聯軍所佔領的國家中,如果發現任何英國臣民,一律當作戰俘收容。

  第四條:所有倉庫、一切商品和一切財產,無論何種性質,只要是屬於英國人的,都一律加以沒收。

  第五條:一切買賣英國商品的商業都在禁止之列,一切屬於英國的商品,或是從英國工廠中和殖民地中出來的,都一律宣佈為沒收的物件。

  第六條:一切充公沒收的財產中,應提出半數來賠償因為商船被英國巡洋艦所捕獲而受損失的商人。

  第七條:自本敕令公佈之後,一切直接從英國和其殖民地開來的船隻,以及曾經到過該地的船隻,一律不準進入歐洲的任何港口。

  第八條:一切假借名義,企圖違反上述規定的船隻,一律加以沒收,對於船隻本身和所載的貨物一律視同英國貨來處置。

  這個敕令就成為拿破崙政策的奠基石。凡是願意接受其約束者就成為法國的友人,否則就被當做法國的敵人。英國當然立即發動反擊。1807年1月7日,英國發布命令,禁止任何中立國的船隻在任何兩個法國港口之間或其同盟國的港口之間進行貿易。如果違反這個規定,船隻和貨物都一律加以沒收。為了報復,1月27日,拿破崙命令沒收漢莎各鎮市中的英國貨,連同其殖民地所生產的都在內。這樣,真正的戰鬥就開始了。

  耶拿戰役中兩軍作戰計劃

  普軍計劃

  1806年代普軍最大的弱點是其疲弱的指揮系統,一個指揮的職務由多名軍官負責。例如陸軍參謀長分別由三名不同的軍官擔任,包括佩芬、陸軍沙恩霍斯特和陸軍魯道夫·馬森巴赫。這個混亂的系統導致簡單的指令都變得遲緩和複雜,令最終預備作戰的指令整整遲了一個月才實行。計劃最終將國內的普軍士兵編整成為三個軍團。普軍面臨的另一個障礙就是設計統一的作戰計劃。在軍官討論時,竟出現了五個主要計劃;但更糟糕的是,長時間謹慎的計劃亦令戰役的主導權轉到了法軍身上。因此,普軍的計劃對於法軍活動來說相對被動。

  法軍計劃

  雖然普軍比法軍早一個月開始動員士兵,但由於第三次反法同盟中的俄國仍拒絕接受和平條約,所以拿破崙亦有保持充足的作戰準備,所以亦能應付普軍。拿破崙構想出一個能迫使普軍與其一決勝負,就像奧斯特里茨戰役一樣能夠預先瓦解普軍攻勢的方法。由於拿破崙的大陸軍有大部份駐紮在現今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地區,因此拿破崙決定向東北進攻薩克森和進佔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