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論文參考範文大全

  幼兒教育是個人教育生涯的初級階段,在這一時期幼兒形成的學習習慣,將對今後的學習教育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做好幼兒教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點。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家園共育與幼兒教育發展

  摘要:在幼兒教育階段,家園共育的實施對培養幼兒全面健康成長,以及未來的學習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家園共育;內涵;幼兒教育;發展

  家園共育就是指通過網路等形式,將家庭與幼兒園教育有機結合,使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相彌補,共同來對幼兒進行教育,促進幼兒能全面健康地成長。

  一、家園共育的內涵

  家員共育主要是指家長和幼師之間相互配合來開展教育工作,並通過家長與幼師的及時溝通和探討,能夠使幼師設定出更多符合幼兒成長規律和特點的教育活動,家長也能夠通過幼師的講解,充分了解幼兒思想和行為的發展狀況,也通過與幼師的交流,掌握更多科學有效的教育幼兒的方法。同時,家園共育也能夠將家庭和幼兒園的環境資訊相互融合,使幼兒在園內也能夠體會到家的溫暖,從而使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以及與人交往的方式,使幼兒的整體素質能夠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和提高。

  二、家園共育與幼兒教育發展的探究

  在幼兒教育時期,幼兒的思想和行為還處於形成和發展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幼兒教育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僅依靠幼兒園和家庭的單方面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兩者之間相互協調、合作,從而使幼兒教育內容發揮最大限度的教學效果。家園共育使幼師擺脫了傳統單一教學模式的束縛,在教學形式上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到園內的教學活動中,讓家長充分了解幼兒的學習發展狀況。

  也不斷鼓勵幼師要積極地深入幼兒的家庭生活,通過家訪進一步地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在教學內容上也突破了教材侷限,尊重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通過開展各類區角活動,使幼兒的思維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拓展和發掘。家園共育的實施,使幼兒不再需要通過死記硬背去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有效地避免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產生。

  也能夠促進幼師和家長不斷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共同發展與進步,也通過家長與幼師之間的不斷溝通和配合,創新出更多符合幼兒成長規律的、新穎的、先進的教育內容和技能,從而使幼兒能夠得到更加科學全面的教育和培養,同時也促進幼兒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與創新。家園共育對於幼兒未來的學習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家長和幼師必須給予重視,兩者之間要積極的相互配合與溝通,使教育活動得到不斷的完善,也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逐漸解決目前家園共育存在的不足,從而實現家長與幼師之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學習,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焦皎,呂承文“.家園共育”內涵剖析與幼兒教育發展探究[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3,313:13-17.

  篇2

  淺析幼兒教育中游戲課程的作用

  摘 要:在幼兒教學當中,遊戲是基本教學模式,根據幼兒的心理年齡特點將遊戲引入幼兒教育,和孩子互動,讓孩子們開心快樂地學習。遊戲教育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本文就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幼兒教育;遊戲課程

  幼兒教育是教育的最初階段,它對於兒童的心智啟蒙非常重要,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是幼兒期,在這期間,人的各個方面都在提升發展,幼兒的年齡偏小,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限,對於有些教學內容理解起來十分困難,如果以成年人的方式教學,枯燥的課堂講解會讓幼兒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奇寶寶,想象力和創造力十分豐富,可創設遊戲情境引導他們參與,製造愉快的氛圍,師生之間相互影響,遊戲的趣味性激發了幼兒的興趣,遊戲與幼兒教育的結合,讓他們可以輕鬆活潑地學習,使幼兒更容易掌握所學內容,讓小孩發揮特性,在遊戲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一、遊戲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

  在幼兒時期,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促進孩子們的身心發展,遊戲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到了推動作用,遊戲教育在幼兒教學中十分重要,教師應該順著孩子的天性展開遊戲教學,引導孩子參與到遊戲當中,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探索,儘可能地滿足孩子們的需要。比如,老鷹捉小雞、丟手絹、小兔種蘿蔔、捉老鼠等遊戲,在遊戲過程中激發孩子的積極性,課堂上充滿了輕鬆愉快的氛圍,增強體質與孩子的協調性,使身體素質有所提高,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感,教師應該參與到遊戲中,和孩子們互相交流,更深入地瞭解孩子,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在音樂遊戲《捏泥人》中,可以感受音樂熱烈歡快的情緒,跟著音樂帶領小朋友一起玩捏泥人的遊戲,從中培養小朋友的音樂節奏性、創造力,得到身心的鍛鍊。

  二、遊戲教育促進幼兒智力開發

  在幼兒期,智力開發十分關鍵,在現代家庭,孩子們被看得比較重要,很多事情父母都幫孩子提前安排好,生活方面也是自己能做就不讓孩子動手,使孩子們自主學習的機會被剝奪。為了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創造力,教師可運用遊戲教學,遊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孩子智力的發展,遊戲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思維能力。有一些遊戲專案能夠開發孩子的大腦,可豐富孩子們的常識,讓孩子們漸漸地開始瞭解生活,參與到日常生活中去,讓孩子們掌握一些自行處理事情的能力,使孩子在遊戲中快樂地學習,從而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

  三、遊戲教育提高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偏小,興趣很廣泛,想象力天馬行空,對不瞭解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喜歡模仿新鮮事物。根據孩子的特點,在幼兒教育中採取遊戲方式可以讓孩子無所顧忌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積極地參與其中,去追尋遊戲的奇妙。在遊戲活動中,提高學習興趣起著關鍵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學得輕鬆自在,在遊戲中也掌握了基礎知識,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特性。例如,可以給孩子提供摺紙,讓他們自己先學著玩,然後和同伴一起玩,集體一起玩,從自主學習到團結合作,到一起嘗試整個過程,幼兒也將最初好奇嘗試去玩變成真的喜歡玩,從而,使他們產生一種滿足感,讓幼兒主動要求學習,發揮幼兒的創造力,讓他們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四、遊戲教育提升幼兒綜合素質

  遊戲教育促進了幼兒全方位的發展,在現代的家庭中,大人普遍過度寵愛小孩,孩子缺乏家庭教育,這就使教師增加了教學任務。在多種型別的遊戲中,可以讓幼兒體會到更多的心情和情緒,同伴之間進行交流一起玩,使幼兒在遊戲中學習,願意和別人主動交流。教師在教學中將遊戲運用起來,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遊戲中幼兒都參與其中,進行交流。在交流中懂得互相幫助,幼兒要和同伴好好相處,學會分享、禮讓與謙虛,不要和同伴搶東西,理解做人的道理。

  例如,教師可以讓小朋友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像醫生、警察、營業員等,站在不同的角色立場判斷,使幼兒懂得每個角色的責任和權利,讓幼兒產生合作的精神,這對幼兒未來的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幼兒不僅從中鍛鍊了自己的說話能力,學會了和小夥伴團結合作,還懂得如何去自行解決問題,幫助別人,使幼兒的良好習慣得以鞏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兒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重視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瞭解幼兒的心理年齡特徵,在瞭解的過程中,發現幼兒做出錯誤舉動時,應當正確引導、糾正幼兒的錯誤。合理運用遊戲教學,根據幼兒的年齡選擇適當的遊戲,結合幼兒教學,讓幼兒在遊戲當中能輕鬆地掌握學習,使幼兒教學效果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蔡淑珍.幼兒教學中游戲教育的應用淺析[J].東方文化週刊,2014,10.

  [2]王婷婷.遊戲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20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