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名人故事

  就像一杯清茶,淡淡的,細品起來,又是那麼的幽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生性害羞,外號“大妹”。因為害羞,小朋友們玩,他只在旁邊看著。更要命的是,他彷彿有種學習停滯症,始終無法把自己的精力用到讀書上,上課5分鐘後就完全失去了注意力,而對教室外面發生的一切都一清二楚。結果他換了兩所高中,還是沒能考上大學。為了圓大學夢,他從早到晚甚至夜裡都死啃書本,最後終於考上了東海大學。

  進了大學後,他的學習停滯症再次爆發,成績一塌糊塗。他學的是物理專業,可物理成績居然是17分,算術0分。於是他又纏著教員要求換到社會形態學專業,其實他並不是真的對社會形態學感興趣,只是想換個好混一點的專業,可惜他終究未能混到畢業。

  沒有文憑,他只能選擇當營業員。賣工具這件工作對他來說,仍具備非常大的挑戰和壓力,因為他太害羞了,甚至不敢和女生說話,還未開口,手就發抖。幸虧他知道他的問題在哪裡,於是第一次上班的時候,他就強迫自己見了人必須大聲地打招呼。受訓的時候,提問時搶先舉手的一定是他,不是因為他知道答案,而是受訓前他就決定了,無論會不會回答問題都要第一個舉手,講話時再想答案。

  一個星期後,他感到臉皮厚到了一定水平,就提著包上了路。培訓時經理說,來我們這個行業,3個月還沒有賣出一臺機器很正常的,第四個月才有可能賣出機器。但一個半月後,他賣了4臺機器,其他的人1臺機器都沒有賣出去。

  銷售員的經歷使他發現了自己的經商潛力。1987年底,他來到了洛杉磯,建立Keypoint科技公司。1990年,建立優派集團,同時建立了奇特的品牌行銷策略,在10年的時間裡,他的優派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跨國集團。由於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1993年,他榮獲洛杉磯“傑出企業家”獎;1994年,獲海外華人第三屆“傑出青年創業楷模”;1996年,被《泛太平洋》雜誌譽為“十大亞裔青年企業家”之首;1998年直到現在,Viewsonic一直是世界上計算機顯示器的第一品牌;2000年,Viewsonic系列在世界500強私營企業排在第228位。昔日的差生成為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他就是優派集團總裁朱宗良。

  不是人人都能戰勝自我,故而也就不一定人人能成功。成功也不一定要有多麼高深的學問,有時僅僅需要一點勇氣就夠了。

  篇二

  他是一名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建築工人,但和一般的建築工人又不同。他的世界除了漫天的飛沙塵土、冰冷的鋼筋水泥,還有歌劇。

  一個偶然的機會,年近不惑的他接觸到義大利歌劇大師普契尼的歌劇,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便立志當一名歌劇演唱家。

  這樣一個老大不小的年齡,不識樂譜,又不懂義大利語,想從事歌劇,談何容易?同事們紛紛取笑他是不是喝多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比任何時候都清醒。

  一番軟磨硬泡之後,他先是拜在一位退休歌唱家的門下,後又得到一名教堂祕書長的幫助。歷經幾個月的煎熬後,名不見經傳的他漸漸聲名鵲起。直到有一天,他竟然收到一份來自大西洋彼岸的邀請,希望他在聯合國國際和平日那天,站在紐約中央公園的舞臺上,為數以萬計的群眾獻唱。

  他叫馬丁•埃爾勒德,來自英國蘇格蘭福爾柯克市。僅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埃爾勒德就懷揣夢想,完成了一個從建築工到男高音歌唱家的傳奇。

  有意思的是,奇蹟不只是發生在埃爾勒德一個人身上,還有國內著名音樂人浮克。

  10多年前,浮克一度成為某高校裡一個不愉快的話題。身為物理系老師,因為跟著一幫人到處走穴,被人端掉了鐵飯碗。生活來源一下子斷了,連簡單的吃飯、睡覺都成了問題。有人惋惜:一個農民的兒子,考上大學已是不易,能夠留校任教更是幸運,為什麼不好好珍惜呢?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浮克並不具備太多從事音樂的條件:他家世代務農,除他之外沒人對音樂感興趣。在農村時,他對樂器的所有概念就是二胡和笛子,一直到大學三年級,他才第一次摸到西洋樂器。然而,這一切都阻擋不了浮克追逐音樂的腳步。

  他艱難地輾轉於廣東、福建等地,廢寢忘食地流浪在音樂天地裡。9年之後,憑藉一首《遠空的呼喚》,他一下子走上了1995年度全國MTV大賽金獎的領獎臺。接下來,他積澱多年的才華也開始得到不斷釋放:《為你》獲1996年全國MTV大賽金獎,《快樂老家》獲1997年中國原創歌曲總評榜冠軍……一個個接踵而至的榮譽使浮克迅速蜚聲國內流行樂壇。因了那份對音樂的痴情和堅持,中國就此少了一個平凡的大學教師,多了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才子。

  其實,這不過是兩個普普通通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並沒有多少可利用的優勢,但他們都一樣懷揣著實現夢想的勇氣和毅力,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最終創造出了命運的奇蹟,成就了屬於自己光輝燦爛的美麗人生。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誰不曾擁有春花般美麗的夢想?誰不曾渴望生命裡奇蹟之光永遠閃爍?只是,當人們看到奇蹟發生的時候,常常容易忽略奇蹟背後義無反顧的堅持和努力。

  埃爾勒德和浮克的故事告訴我們,奇蹟的出現其實很簡單:認定一件事,並且永不厭倦地一直幹下去。

  篇三

  16歲那年,在離高中畢業只剩兩週的時候,因為貧窮,他不得不離開了校園,開始在社會上闖蕩。43歲那年,他完成了人生的質變,從一無所有的窮小子變成了美國首富,創立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托拉斯。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正應了“樂極生悲”這個成語,在洛克菲勒的事業達到高峰的時候,他的身體卻突然垮了。那天,他突然暈倒,醫生診斷出他患有心腦血管病和其他多種慢性疾病,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壯的身體實際上非常虛弱。醫生表示無藥可救,最樂觀的估計,洛克菲勒活不過48歲。

  面對這個讓人沮喪的事實,洛克菲勒一夜之間白了很多頭髮。在商界,他有呼風喚雨的本事;在生活中,他也是個強人。然而,面對疾病,他無能為力。其實,他早有預感。近30年來,他每一天都是在極度勞累中度過的。只要工作起來,他常常不分白天黑夜連軸轉,有時候甚至會兩天兩夜不睡覺。在別人看來,他總是充滿激情和力量,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太累了,該休息了。

  不過,洛克菲勒並不悲觀,畢竟,他已經奮鬥到了首富的位置,他的人生理想已經基本實現了。剩下的日子,他開始著手培養接班人。

  一天,公司需要派人去非洲考察。洛克菲勒決定親自去,於是便帶著隨從去了非洲。正是這次非洲之旅,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路上,他們的車陷入了泥坑中。洛克菲勒和當地的導遊去尋找幫助。他們走進了附近一個村莊,這是沙漠裡的一片綠洲。洛克菲勒發現那裡的人都在休息。洛克菲勒表示,只要能幫他把車弄出來,就給他們很多錢。沒想到,那些人拒絕了。導遊告訴洛克菲勒,原來,當地人認為當時是冬天,所以不要錢。洛克菲勒不明白冬天和錢有什麼關係。

  導遊解釋說,這裡的人信奉一年四季。見洛克菲勒還不明白,導遊就詳細地講解起來。

  這裡的人在生活上非常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他們認為,既然莊稼是春種、夏耕、秋收、冬藏,那麼人類也應該是這樣。春天要開始種莊稼,做打獵的準備;夏天要侍弄莊稼、打獵;秋天開始收割莊稼,並最後一次捕捉那些成熟的獵物;到了冬天,他們就不再出去幹活了。

  他們只留夠冬天吃的食物,剩下的都捐出去,捐給那些年紀大的和因疾病不能自食其力的人。他們整個冬天都如動物冬眠一樣,待在家裡不出去,最多隻和附近幾個鄰居在一起說說話。

  洛克菲勒有些鄙夷地說:“難怪他們不會成為富人。要做富人,一定要努力,要勤奮。無論是春天,還是冬天,都要辛勤工作。”導遊將洛克菲勒的話翻譯給了當地居民。當地居民鄙夷地洛克菲勒一眼,說了一段話。導遊告訴洛克菲勒,他們覺得他為了錢,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放棄了很多體驗自己人生的機會。他們的一生由很多個春夏秋冬組成,而洛克菲勒的一生只有一個春夏秋冬。他們還警告洛克菲勒,如果再不改變人生態度,恐怕連體驗第二個春天的機會都沒有了。

  洛克菲勒深受震撼。的確,童年的他,如同春天,一直在課餘時間做小工,賺點兒小錢,是人生的預備階段;青年時期是他的夏天,他起早貪黑,終於白手起家,創立了石油公司;中年就是他的秋天,碩果累累,成為了美國首富;現在,他就要進入冬天了,他還有機會看到第二個春天嗎?他曾經設想過,如果可以返老還童,他願意拿出一多半的家產來換,他希望再重新奮鬥一次。如今功成名就,反而沒什麼前進的動力了。

  這次非洲之行讓他很想要第二個春天,想過很多個春夏秋冬,不想人生就一個四季。返回美國後,洛克菲勒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決定。他決定以後每年至少捐出100萬美元用於慈善事業。在他去世前,要捐出大部分遺產。此前,洛克菲勒可是著名的“鐵公雞”,不但從來不捐1分錢,連朋友結婚,他也只送很廉價的禮物。但這次,他說到做到。他先給非洲很多地區捐了款,接著,他又在世界範圍內大量捐款,主要用於普及教育、消除疾病、保障醫療等方面。

  那個冬天,洛克菲勒捐出去了100多萬美元,賺錢的事情卻很少做。但是,他收穫了心靈的快樂。由於不用再煞費心機地想著如何賺錢,他睡得很香甜,他的身體也開始奇蹟般地恢復健康。

  第二年春天,洛克菲勒才又開始開拓渠道賺錢。此後,每年冬天,洛克菲勒都會捐出大筆錢財,還成立了龐大的國際性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用於日常捐助。中國著名的協和醫學院就是洛克菲勒捐建的。周口店“北京人”的發掘和考古工作,也是在洛克菲勒的資助下完成的。

  洛克菲勒把自己對於一年四季的感受鄭重地傳給了兒子和孫子。他的兒子和孫子後來也都成了著名的慈善家。洛克菲勒在去世前,已經捐出了他95%的財產,只給他的兒子留下了2000多萬美元。

  原本被醫生判為只能再活5年的洛克菲勒最後活到了98歲。遵從了一年四個季節規律的洛克菲勒的兒子和孫子也分別活了87歲和95歲。

  在經歷了無數個春夏秋冬後,洛克菲勒的人生完美地謝幕了。那麼,朋友,你的生活是一年四季,還是一生四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