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常見的作偽方法有哪些

  瓷器的仿製作偽,自古以來就有。不僅有私家的作偽,還有官方的仿製。近代隨著科學技術日益發達,將古代瓷器的制瓷原料、胎釉配方、燒造技術進行標準分析,更使得仿造品魚目混珠,真偽難辨。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瓷器的作偽方法,以供辨別參考。

  常見的瓷器的作偽:缺損修補

  瓷器易碎,古瓷缺損就大大降低了其價值。於是便出現了古瓷的修復。其手法常見有以下幾種:

  一是粘接。用雞蛋清均勻摻以石灰,再用青竹燒取竹瀝,將兩者調和熬成膏粘在破損外,用繩縛緊。放水中煮沸一到兩次,置陰涼處三五日去繩索。這樣處理後粘接處不但十分牢固,而且沒有破痕。

  二是補釉。瓷器如果有不太明顯的破紋,先將破紋清洗乾淨,再磨去一些原來的釉,重新加釉吹燒。

  三是化學劑粘合。現在瓷器的修復多以化學合成環氧樹脂作粘合劑,以硝基漆、天拿水、並烯顏料為瓷釉上釉罩光。如果花紋處有破損,則需作色重繪花紋再上釉罩光。修復過的瓷器放入***的鹼水中,就會原形畢露。最簡單的方法是從聲音上鑑別,修復過的瓷器敲擊起來聲音沉悶,沙沙作響,而未修復過的瓷器敲擊起來清脆悠揚,二者形成鮮明對比。

  四是鑲口。宋代瓷器中有口鑲銅圈的,後世作偽便將後代瓷器口有傷外磨平,以銅圈鑲上,以充古器。許多口被損傷的名器都用此法處理。

  五是磨口。如瓷器中瓶頸長者,高瓶頸處損壞,就把其磨平,改為短頸。可瓶口吹釉就用吹釉,不行的就打成毛邊狀,使人誤以為此瓶原來有蓋。這類器物看上去不倫不類,極易鑑別。

  常見的瓷器的作偽:陶瓷作舊手段

  辨別瓷器的新舊,首先看有無年深日久形成的一層柔和光暈(俗稱“蛤蜊光”),如果為刺眼的浮光而無此光暈者一般即為新瓷。因此,新仿瓷器的作偽須從消“火光”開始,主要有幾種常見方法。

  一是酸浸法:瓷器的釉為一種矽酸鹽,由正矽酸的二價酸與鹼金屬或鹼土金屬化合,形成光澤美麗的透明玻璃感釉面。用醋酸、氫氟酸、硝酸、草酸等能與矽酸鹽起反應的酸液浸泡瓷器就能造成釉面腐蝕,使釉面黯淡,出現混濁感,從而消去“火光”。有的不浸泡,直接用沾酸的抹布反覆擦釉面,也能達到效果。此種手法弊病在於酸對釉面腐蝕過於強烈,使釉色失透,光澤過於黯淡,甚至呈乳濁狀,比之那種歲月積累自然形成的“蛤蜊光”有天壤之別。

  二是手磨法:瓷器出窯後,以汗手盤磨數月,直到消去刺眼“火光”。但此種手法耗時費工,且須仔細周到,現採用的已不多見。

  三是水磨法:將器物放在不斷流動的水下,用水的流動來柔和摩擦釉面,從而消去“火光”。

  四是油磨法:先用漿砣輕輕擦磨,複用牛皮膠砣沾油磨之消除細痕,使釉面平滑潤澤。

  五是混合浸法:將幾種溶液混合在一起使用,例如茶葉水與菸灰水,醋酸浸後再用茶葉水、草木灰水等。這樣不僅能消去“火光”,還能作出各種各樣的汙漬,讓人誤以為是年代久遠使用所致。

  六是土埋法:將新瓷埋入細泥,歷數天取出用乾布擦去,如此往復數次後可見釉面有發黃的老色。

  七是氧化法:用強氧化劑高錳酸鉀使釉面氧化,除表面呈微微紅色外,其餘特徵與酸浸法處理後一致。

  八是作假底,將有款名瓷的底換裝在新瓷上,再在底足之外做鐵鏽,將鐵鏽烤乾後敷一層川白蠟,掩蓋所接痕跡。現所見只限瓶罐之類。

  以上無論哪種方法都無法仿好古瓷經歲月滄桑留下的使用痕跡。偽品一般沒有這種痕跡,即使刻意為之,也顯得極不自然,破綻百出。另外古瓷釉色失亮之中仍有透亮之處,較以上方法處理後截然不同。

  常見的瓷器的作偽:古陶瓷土鏽作偽

  一是土埋法:將仿製的陶器埋入地下水豐富的黃土中,埋數月後,取出晾乾,反覆數次,便可以生成土繡,埋在古陶燒製舊址或古墓中,則效果更佳。這種手法的弊病在於土繡生成時日尚淺,與陶器結合不緊密,用指甲或刀刃輕刮就會脫落,而真土鏽決不會有如此的現象。

  二是加熱法:將陶器烤熱,再將取自古陶舊址或古墓的土摻以白礬趁熱反覆塗抹,如此往復,直到顏色與出土無異為止。此種手法的弊病也存在結合不緊密,另外若以加鹼開水沖洗,土繡會全部脫落。

  三是膠泥法:先將陶器完全浸溼後用洋灰漿浸泡,再用黃膠泥塗滿,用布壓上,放入窯中。約過半月取出,再用古陶舊址或古墓的土製成的黃泥漿浸泡數日,晾乾後用刷子刷去浮土即可。經過這種處理的土繡與出土土繡極為相似,且與陶器緊密結合,即使用利刃刮削,也不易脫落。此種手法弊病在於真正出土的陶器,其陶質已變為粉質,而偽制的陶器其陶質仍為泥質。觀察脫離土鏽若帶粉質應為真器,反之則為假。

  四是上色法:在陶器表面先塗刷兩遍蟲膠漆,然後以蟲膠漆調礦物顏料浸泡陶器作成底色,最後表面施白芨汁作土鏽。此種手法作出的陶器一進熱水,作偽痕跡便一覽無遺。至於補修器、拼按器,其按縫處土繡不會與原物凝結為一,細加辨別,不難看穿。

  常見的瓷器的作偽:換款和磨款

  有的瓷器精美但款識年代卻較近,往往有作偽者將其底款和釉一齊磨去,換以年代久遠的款識,然後改裝燒釉。完成後以汗手盤磨數月,方可使新舊釉色澤和諧統一。明代瓷器多無款,底部無釉,常見將清代同色瓷磨去款識底釉,以充明代瓷器。

  常見的瓷器的作偽:添彩

  清雍正前,以素瓷居多。將素瓷新增彩繪,再入窯燒製,能提高其價值。但用彩料繪製不是彩料過濃便是粉質過厚,而且與質地光澤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