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面積最大的區

  上海是一座繁華的城市,它的面積範圍很廣,你知道上海最大面積的區是哪裡嗎?下面小編為你介紹浦東新區,希望能幫助你。

  浦東新區是上海市的一個市轄區,浦東南面與奉賢區、閔行區兩區接壤,西面與徐彙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五區隔黃浦江相望,北與崇明島隔長江相望。

  全區面積1429.67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518.72萬人,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2009年5月,原南匯區併入浦東新區,使得浦東新區成為上海市第一大的行政區。

  行政區劃

  2009年5月,國務院批覆上海市《關於撤銷南匯區建制將原南匯區行政區域劃入浦東新區的請示》,同意撤銷上海市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上海市浦東新區。截止2012年8月底,上海市浦東新區共轄12個街道、24個鎮。區政府駐花木街道世紀大道2001號。12個街道分別為:濰坊新村街道、陸家嘴街道、周家渡街道、塘橋街道、上鋼新村街道、南碼頭路街道、滬東新村街道、金楊新村街道、洋涇街道、浦興路街道、東明路街道、花木街道。24個鎮分別為:川沙新鎮、高橋鎮、北蔡鎮、合慶鎮、唐鎮、曹路鎮、金橋鎮、高行鎮、高東鎮、張江鎮、三林鎮、惠南鎮、周浦鎮、新場鎮、大團鎮、康橋鎮、航頭鎮、祝橋鎮、泥城鎮、宣橋鎮、書院鎮、萬祥鎮、老港鎮、南匯新城鎮。浦東新區現轄13個街道、25個鎮及1個自然保護區:濰坊新村街道、陸家嘴街道、周家渡街道、塘橋街道、上鋼新村街道、南碼頭路街道、滬東新村街道、金楊新村街道、洋涇街道、浦興路街道、東明路街道、花木街道、申港街道、川沙新鎮、高橋鎮、北蔡鎮、合慶鎮、唐鎮、曹路鎮、金橋鎮、高行鎮、高東鎮、張江鎮、三林鎮、惠南鎮、康橋鎮、周浦鎮、航頭鎮、新場鎮、宣橋鎮、六灶鎮、祝橋鎮、大團鎮、老港鎮、書院鎮、萬祥鎮、泥城鎮、蘆潮港鎮和九段沙自然保護區。

  經濟概況

  浦東自開發開放以來,經濟始終年均增長保持兩位數,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990年的60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4001.39億元,佔全市的比重由不足1/10上升到26.9%。1990年工業總產值177億元,2009年總產值達7038.19億元;1993年地方財政收入5.53億元,2009年地方財政收入達到380億元;外貿出口由1993年的12億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576.5億美元;浦東新區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經濟實力的增強,為上海國民經濟保持兩位數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對上海建設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發揮了重要作用。

  旅遊景區

  在原陸家嘴輪渡站的東南面,曾有一座明朝陸深及其子楫的墓,1969年在挖防空洞時發現。陸深是明弘治年間的進士,歷任大常卿兼侍讀、翰林院學士,是浦東的歷史名人。在陸家嘴綠地旁,有一幢灰牆黑瓦、具有歷史文物價值的陳桂春住宅,現已成為陸家嘴開發陳列館。在川沙古鎮的東南面,有著明嘉靖年間築的城牆,後經多次拆毀和重建,到“***”期間,城牆僅存50米。在城牆上還建有魁星閣和嶽碑亭。據說此碑鐫刻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所書的七言律詩:“學士高僧醉似泥,玉山頹倒甕頭低,酒杯不是功名具,入手緣何只自迷”。這是岳飛贈予商丘李夢龍的。李曾在五臺山出家,後此詩幾經轉手,墨跡最終流落到了川沙,碑是清道光十二年間所刻。在川沙鎮及周邊地區,還有著黃炎培故居、宋慶齡故居、張聞天故居、吳昌碩紀念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