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是怎麼死的
伏爾泰是法國著名的啟蒙運動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史學家,被人們稱為是歐洲的良心,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伏爾泰在晚年的時候,自己感覺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也許是本著葉落歸根的想法,他在1778年2月回到了法國巴黎,當時他已經是84歲高齡了,同樣也是他離開了故鄉28年之後最後一次返回故鄉。由於年邁的緣故,他再也不能四處漂泊了。
不久,伏爾泰尿毒症發作,只能在家臥床,在臥床期間,他完成了人生最後一部戲劇著作《伊雷娜》。當然,此時的伏爾泰已經不能親自執筆,只能由他口述,請人代筆了。這部戲劇在巴黎和凡爾納先後上演,得到了法國人民的一致好評,甚至連法國王后也出席觀演出。伏爾泰本人也帶病來到劇場,享受了他最後的榮譽。
5月12日,伏爾泰的病情愈發顯得嚴重了,經常咳嗽出血,體溫也急劇上升。他的好友黎塞留公爵不忍見他受苦,因此給他送了阿片酊。這是一種藥效十分顯著的鎮靜劑,伏爾泰稀裡糊塗地將一整瓶阿片酊全部吃了下去,因此他很快陷入了昏迷之中。
由於伏爾泰畢生都在和教會作鬥爭,因此不少教會人士想在他彌留之際,得到他的懺悔,以藉此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某一天,幾個神甫偷偷溜進了他的病房,問他是否承認基督的神聖。迷迷糊糊中的伏爾泰忽然從病床上坐起,對神甫呵斥道“讓我安靜地死去吧!”
1778年5月30日晚上11時,伏爾泰因病情加重而去世。由於教會對他恨之入骨,因此派人將他的屍體拋棄的荒野之中。直到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他才被移葬到偉人公墓。因此,要問伏爾泰怎麼死的,他的死因則是一直纏繞著他的病魔尿毒症。
伏爾泰的性格
伏爾泰給人們樹立的是一位學者的形象,他不僅對文學有深刻的見解,而且對史學也有著一番深刻的認識。通過對伏爾泰性格的瞭解,會讓人們認識到他學者之外的另一面。
伏爾泰的性格是十分幽默風趣的,他不會整天拘泥於古板的生活,總會給周邊人留下他歡快的一面。在平時和好友交往,他那幽默的話語總會驚到他的夥伴。伏爾泰為了捍衛人本身就具備的自由以及權利,曾多次和教會貴族發生衝突,不僅被關過監獄還被流放過,這些無疑都是沉重的打擊,不僅會影響到身心健康,還有產生極大的負面情緒。可是伏爾泰天性就帶著一種樂觀,幽默的性格,他即便面對重重困難,也不會十分苦惱,反而會盡全力找各種解決的辦法並自我安慰。伏爾泰這種幽默樂觀的性格對他的一生都產生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伏爾泰的文學作品中也可以體現出來他幽默的性格,他以文字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機智的諷刺來打擊敵人,本來很沉悶的一件事情在伏爾泰的筆下就會充滿喜樂怒罵。除此之外,伏爾泰還有很善於結交好友的一面,這也是他的性格獨特之處,伏爾泰可以和身邊的人一直保持著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可以和朋友很好的溝通交流,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既可以向朋友發洩也可以表達內心的喜悅。伏爾泰性格造就了他的一生,即便遭遇坎坷但仍然可以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伏爾泰與巴士底獄的故事
關於伏爾泰與巴士底獄的聯絡,其實他也和法國巴黎很著名的巴士底獄有著“不解之緣”。伏爾泰曾經兩次被關在了巴士底獄。第一次是因為伏爾泰在文章中寫到貴族生活的十分***,因為這嚴重觸犯到了貴族,伏爾泰便被關進了巴士底獄。伏爾泰第一次被關押了11個月,在巴士底獄,伏爾泰還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部劇本。
伏爾泰之所以第二次被關在巴士底獄是因為和一位貴族之間產生了一個很小的矛盾。伏爾泰和這位年輕的貴族在有了糾紛後,這位貴族為了報復,便給伏爾泰設下了一個埋伏,結果就是伏爾泰中了埋伏被狠狠地打了一頓,伏爾泰當時也是年輕氣盛,他被人打了心裡自然也很不痛快。在回到家中後,伏爾泰天天吵著要去找這位貴族報仇,可是因為當時伏爾泰已經在社會中享有一定的名聲了。名人惹事自然是不好的,於是皇室為了避免伏爾泰製造更多的麻煩便準備把他關起來,最後索性就關在了法國的巴士底獄。
等到伏爾泰激動的情緒緩解了就從巴士底獄被放了出來。於是伏爾泰又在巴士底獄待了一年。由此可以知道,即便是伏爾泰被關進監獄,可這也並不是因為他犯了很嚴重的錯誤,而是因為伏爾泰遭到了那位年輕貴族的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