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抬頭的習俗有哪些

  在廣西中北部壯族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八月二龍收尾”的說法。此外,關於龍抬頭的習俗還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解答。

  龍抬頭的習俗

  恭祭華胥氏過“龍頭節”,充滿了崇拜龍的思想觀念,以為龍治水行雨,決定莊稼豐歉,萬萬得罪不可。舊時這天早晨,人們要敬奉碾子,傳說碾子是青龍的化身。有的還把磙子支起來,表示“龍抬頭”,以顯尊貴、圖吉利。婦女忌做針線怕“扎瞎了龍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怕“砸斷了龍腰、龍尾”。

  二月二這天大多數農家都吃“鼓撅”***手搓麵條***,俗稱“頂門棍”。為什麼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說,過春節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幹活過日子了。也有在二月二這天吃攪團的,說是給龍糊鱗整甲,使龍抖擻精神昇天降雨。有幾句諷刺懶婆娘的民謠說:“過了正月二十三,懶婆娘愁得沒處鑽。又想上了天,沒鞋穿;又想鑽了地,沒鏵尖;又想上了吊,丟不下二月二那頓油攪團。”當地還有在這天炒豆子的習俗,民謠曰:“二月二,龍抬頭,家家鍋裡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雲降雨保豐收。”有人還在附近的藥王廟裡燒香叩頭,祈保平安。

  地方風俗:滕州 青島 臨沂地區吃棋子和炒豆,象徵著“金豆開花”。

  炒玉米:傳說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剃龍頭:指二月初二理髮,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開筆寫字: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抬頭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硃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願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啟蒙教育形式。

  滿族龍抬頭的習俗

  二月二印脾

  這天天剛亮婦女們就起來,她們在院子裡和大門外的平地上,用硝灰畫上各種不同的圓圈,圈內畫個十字,在八點來鍾,她們把孩子前襟和兜肚解開,讓孩子們趴在十字中間,肚子帖地印脾,孩子媽媽則在圓圈旁邊禱告著:“印脾十字中,龍盤圈裡形,帶走腹中病,肚子永不疼”。這段禱語並不是人人都會的。一般婦女的禱詞是:“龍王爺、蛇仙,你們保佑我的孩子,不得大肚子食水病。請龍王、蛇仙順著硝龍畫的圓圈行走,多走幾遍就把孩子的食積帶走消除了”。

  這種“印脾”的舉動,是提醒婦女養育孩子,飲食有節,不知己吃生冷零食,以免孩子們得上“食積”,亦稱“食水”,即腹中有硬塊等症狀,醫生亦稱此病為“痞疾”,是消化系統病症。

  二月二薰香

  二月二這天,滿族旗人起大早,在倉房的糧囤子裡上香,一個糧囤中插十二根金錠香或綠香。因為把香插在糧食中,燒到香根就自消自滅不能出現意外火災。

  婦女們到處上香,房山牆垛的牆縫中插香,有縫就插,因地而宜,把過年時所剩的香頭或是半截香,插在牆縫中,就連房子基礎石縫中也插上香。她們也很注意安全,插地牆縫、石縫中的香可以不去管它,而插在窗臺上、抱柱的柱縫中的香頭,一會兒一察看,直到香火燒盡只剩香灰才放心。

  二月二薰香,從院子各處一直點到室內,有縫就插,這一天被稱為薰蟲日。因為大部分蟲子從二月二開始動彈了,這些糧食蟲、蛀蟲均屬害蟲,各家在春頭子還沒等興揚就薰起來看,婦女們認為這一薰,一年家中屋裡不遭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