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面記載的故事

  史記是一部偉大的歷史畫卷,在這部畫卷中可以看到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明史。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外戚之禍

  厲公原本可以成就一番豐功偉業,但是他並沒有沿著正確的道路繼續走下去,昏庸葬送了他的前程與性命。厲公喜好女色,後宮蓄養著大量的妻妾。得勝回國以後,厲公非常自傲,想把所有的大臣免職,任用妻妾們的兄弟為官。有個寵妾的哥哥名叫胥童,他與郤至有仇。為了報仇,胥童便暗地裡向楚王謝罪,並與他勾結,企圖共同努力除掉郤至。經過一番密謀之後,楚國便派使者前往晉國,欺騙厲公說:“大王,鄢陵一戰,實際上是貴國郤至把楚軍召來的。他企圖藉著國內空虛的時機作亂,迎接公子週迴國即位。恰好他的盟國沒有如期到達,所以事情沒有成功。”厲公對此事半信半疑,便將情況告訴給欒書,詢問他的看法。欒書對郤至也心存抱怨,因為鄢陵之戰前夕,郤至沒有采納他的計謀,出人意料地擊敗了楚軍,立下了大功。於是欒書就回答厲公說:“大概有這個事情吧!希望您派人到周京去暗中調查一下。”厲公聽從了他的建議,便派郤至前往周京,想要觀察他的言行。而欒書卻有意安排公子周與郤至見面,毫不知情的郤至掉入了他的圈套。結果厲公對謠言信以為真,便開始對郤至心生怨恨,想要殺死他。

  :悼公之治

  晉悼公周的祖父捷是晉襄公的小兒子,儘管襄公平時很寵愛他,但是他最終沒能繼承王位,號稱桓叔。桓叔生下了惠伯談,談生下了悼公周。悼公即位時只有十四歲,但是他卻顯示出了與自己的年齡不符的成熟與智慧。不久,悼公就下令全國說:“我的祖父、父親都沒能即位為君,他們避難到周京,客死在那裡。我深知自己與先君的血緣關係疏遠,沒有希望即位。可是如今諸位大臣沒有忘記文公、襄公的恩德,擁立桓叔的後代。我承蒙列祖列宗以及大臣們的愛護,得以主持晉國的宗廟祭祀,怎敢不兢兢業業的治理國家呢?諸位大臣應該全力輔佐我才是啊。”接著,悼公便開始清理門戶,驅逐了七個不盡臣職的大臣,重修祖宗的舊業,施德惠於百姓,撫卹、重用文公時期功臣的後代。這年秋天,晉國攻打鄭國,取得勝利,並且乘勝進攻到陳國。

  悼公三年,晉國會合諸侯,悼公詢問群臣可以重用的人選。大臣祁奚推舉了解狐,悼公感到很不理解,因為他們是不共戴天的仇人。祁奚就解釋說:“大王只是讓我推薦有才能的人,我沒有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悼公再問其他的人選,祁奚又薦舉自己的兒子祁午。君子得知此事,評論說:“祁奚的為人可以說是不偏不私了!推舉外人不避棄仇敵,薦舉內親不埋沒兒子。”正當會集諸侯的時候,悼公的弟弟楊干擾亂了軍陣,大臣魏絳便依法處死了為楊幹駕車的從者。楊幹向悼公哭訴,悼公發怒,但是經過臣下的解說,悼公認識到了魏絳的賢能,任命他主持政務,後來又派他去安撫戎族,結果國家政治清明、戎族大為親附。悼公賞賜給魏絳樂隊,以此昭明他的功勳。

  後來,秦晉之間再次爆發戰爭。悼公派遣六卿率領各路諸侯大舉攻打秦國。晉國的大軍渡過了涇水,大敗秦軍,深入秦境很遠才班師回朝。一年以後,悼公向賢者師曠詢問治國的道理,在師曠的建議下,悼公樹立了以仁義為根本的治國方法,晉國的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正當悼公打算大展才華、富強晉國的時候,悼公卻意外地英年早逝了。晉國的復興之路也就因此中斷了。

  :計安劉氏

  王陵被免除丞相職務後,呂太后就調任陳平為右丞相,任命闢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審食其也是沛縣人。劉邦在彭城西邊被項羽擊敗時,楚軍抓走劉邦的父親和呂后作為人質,審食其以家臣身份侍奉呂后,照顧左右。他後來跟隨漢軍打敗項羽被封為侯,受到呂太后的寵幸。他做了左丞相之後,一直住在宮中,掌握了朝中大權,文武百官都得通過他才能決斷事情。

  呂嬃因從前陳平為高帝出謀劃策捉拿了樊噲,對他不滿,多次進讒言說:“陳平當丞相以後不理政務,每天飲美酒,玩弄女子。”陳平聽到後,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放縱。呂太后聽說了這件事,心裡暗自高興。她當著呂嬃的面對陳平說:“俗語說‘小孩和婦女的話不可信’,就看你對我怎麼樣了。不要怕呂嬃說你的壞話。”

  呂太后立呂氏宗族的人為王,陳平知道無法阻攔,便忍氣吞聲,假裝順從。等到呂太后去世以後,陳平跟太尉周勃合謀,終於誅滅了呂氏宗族,擁立孝文皇帝即位。漢初這些宮廷要事陳平都是主要策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