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週末人生感悟的隨筆
導語:又到了週末閒暇時刻,聊聊帝國的一下制度,聊聊天人生感悟。
週末聊幾點
一、帝國的制肘
春秋戰國時代,大家輩出,戰國之後,再沒有哪個時代如此大批量、多密集的湧現傑出人才。導致這個原因有很多,其主要的,是制度。
秦以來,我們的中央集權制,讓我們不基本再創造和發明。於是大家抱怨制度,埋怨國家。人們懷念春秋,甚至有人夢想穿越回去,生活在那個時代裡。
其實,用不著抱怨,因為你換一種模式玩,還是會有遺憾。而照樣,你會抱怨新模式。況且,我們的模式,從來就是不錯的。要相信我們民族的先賢和智慧。
為什麼換一種模式你也會抱怨?
打個比方。以前的家庭裡,中西方是不一樣的。中方是家長制家庭,西方是民主制。我們這邊,家長說了算,小孩子再不願意,也要聽老子的。不聽,一耳光過來,“反了你了”。
西方呢,不這樣。他們基本沒有家長,或者說家長的概念遠不一樣,遇到事情需要抉擇,家長說了是不算的。每個人都有想法,每個人都有權利,每個人都要表達,於是,只能在一起討論和辯論,因為誰也不能強迫誰,你打我耳光,我報警,警察就可以因此辦你。討論和博弈過後,大家找到一個方案,達成一種妥協,然後按照這個方案去執行。
顯然,中西家庭執行邏輯完全不一樣。不同的邏輯,導致了中式家庭更加穩定和統一,抉擇更快並執行,而西方家庭更容易出現創新。
這也有各自的弊端,比如中式家庭,孩子們因為沒有抉擇權,很多想法和意見其實是被壓制的,長此以往,中國的孩子就缺乏創造力和主動性,遇到什麼事,要等老爸來拍板。
西方呢,孩子們的個性、表達、想法和權利從小都得到尊重、肯定與保留,因此每個孩子更能更快形成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顯然,作為個體,他們要更強,也更具創造,獨立性。
具體到國家,其實也是這樣。
中西方的模式,執行的邏輯顯然也不一樣。中方注重統一和穩定,“臣聞天下大義,當混於一”,長治久安容易,但創造和競爭因而也被扼殺,整個國家暮靄沉沉,缺乏生氣。因此,你會發現,西方國家,創造力蓬勃,大師輩出,充滿活力。但是,西方的國家之間常年戰亂。你去翻翻歷史,發現歐洲史基本就是一部戰爭史,小國林立,你打我我打你,誰也吃不掉誰。這樣的情況下,統一成為虛幻,百姓生活永無安寧。
孰優孰劣,要中式還是西式?
當然不能一概而論,執行邏輯不同,導致的結果必然不同。
春秋戰國時代,其實更接近西方的狀態,小國林立,每一個國家都是一個整體,都不容易被另一個打敗,國家之間,戰爭、衝突不斷,博弈厲害,但創造和發明層出不窮,偉人批量產生。
你不能因此就說中式不好,西式的好,畢竟我們作為大國,長久的屹立,穩定度極高,而西方雖然活躍度很強,但是戰爭卻是不斷的。
所以其實是兩種執行邏輯,其各種都有優劣和制肘。
作為百姓,能夠生活在穩定而長久的環境裡,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諺語云: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二、歐美的民主為什麼不能持續下去?
商業為什麼能發達起來呢,究其原因,因為商業本質是利己行為。
打個比方,哇哈哈老闆賣水不是因為大家沒水喝,你以為宗慶後是天生的大善人麼?
他買水是因為他想發財。當然,他也會說是為了理想和責任,以及其他云云的。也許是有這樣的人,但是是極少的。絕大多數的老闆,創業當初,一定是為了賺錢。
為了賺更多的錢,他不得不想方設法讓人們買他的水,因此做出很多努力和改良,來討好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商業出於利己的本質,最後卻達成了利他的結果,因而能發達。
所以我想,利己是人的本能,任何符合本能的東西,都會發展壯大起來。
看看當今歐美的民主和白左。仔細想想,它們就不符合人類的本能。最普通的平民通過選票的方式最終達到增加富人稅收、百姓福利等以此搶劫富人。
怎麼可能大家都一樣?怎麼可能最弱的人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怎麼可能富人,有權力的人,有力量的人被屌絲***,從而劫富濟貧?
人類的本質應該還是叢林規則,是弱肉強食。歐美的體制違反了叢林規則,所以必然會衰落。
三、最重要的點
朋友們,週末愉快。這點最重要。
生活很累,人生本苦,但我們學會了堅持與努力,於是也就有了快樂和收穫。
作者: 皮特
公眾號:Peter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