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節策劃的方案是什麼

  中國茶文化美學從哲學的高度,廣泛深刻的影響著茶人,特別是從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藝術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節策劃的方案,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節策劃的方案1

  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活動方案

  1.活動名稱: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

  2.活動主題:中山魂茶道修身?香山根文化傳承

  3.活動時間:2012年11月2—4日***星期五、六、日***

  4.活動地點:中山市華通行茶葉市場文化廣場

  5.組織結構

  支援單位:中山市經信局 中山市農業局 中山市人民政府南區辦事處

  指導單位: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 中山市商業聯合會 中山市茶業協會 中山市沉香研究協會

  主辦單位: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組委會***即中山市華通行茶葉市場發展有限公司***

  合作單位:中山市越秀地產 中山市創世紀汽車集團

  全程報道:茶點西西網

  宣傳媒體:中山日報 中山商報 南方日報 中山電視臺 中山電臺 僑鄉南區網 珠海特區報 茶搜搜 茶葉新資源

  6.活動背景

  6.1香山文化

  香山文化在地緣上是指包括今天的中山、珠海、澳門在內的地域文化,它在本質上集中體現了嶺南文化中粵、閩、客三大民系的文化特徵,是中原文化、土著文化、西洋文化、南洋文化相互碰撞和不斷融合的產物,是相對嶺南文化而言的子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香山文化內容包括方言文化、商業文化、華僑文化、民俗文化、洋務文化、名人文化和思想文化等。在發展和傳承中,香山文化形成了傳承性、包容性、先導性、民生性、創新性和開放性等文化特點;在價值取向上,明顯表現為崇文尚武、順應自然和重商傳統;在文化精神上,主要表現為堅守正統與開放創新、趨利務實與熱情浪漫、剛勇好強與文質彬彬、科學理性與人文精神等對立又統一的精神品格。

  新時期中山人精神“博愛、創新、包容、和諧”,凝練了香山人文歷史豐厚底蘊和建設現代文明不懈追求的雙重意念,是香山文化的一種現代詮釋。香山文化是新時期中山人精神之根,是弘揚中山人精神的血脈所繫。香山文化概念的提出,在傳承香山文化,弘揚中山人精神中將起到極為重要的歷史作用。

  6.2香山文化與香山茶文化關係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香山地區是中國近代史、近代文化的搖籃,為近代史、近代文化培養了大量的重要人物。重點代表人物是孫中山,孫中山是香山文化的旗幟和靈魂,香山人文是孫中山文化的土壤、背景。而其中孫中山提出的“茶為國飲”這一方針也是孫中山文化裡面厚重的一筆。

  6.3香山茶文化的誕生與傳播

  6.3.1“香山茶文化節”源於2007年,是在“文化廣東”、“文化中山”的時代背景下,依託香山文化的底蘊,以茶為載體,孕育而生,並冠予“香山”二字,是遵循中山市立市之前舊稱的歷史文化,更是香山文化的重要表現之一。

  一年一度的香山茶文化節,由中山市華通行茶葉市場創辦、主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精彩而多元素的特別策劃系列茶文化活動,一舉成為業內影響力大、意義深遠的文化品牌,無不承載和傳播著悠遠淳厚的茶文化和香山文化。

  6.3.2 2012年,迎來香山設縣860週年,在市政協主席邱樹巨集牽頭建議“將結合孫中山文化節,組織策劃一系列圍繞香山建縣860週年的慶祝紀念活動,以弘揚香山人文精神…”。中山市華通行茶葉市場將積極響應號召,抓住產業轉型升級大好時機,以實際行動,成功開發第四期茶葉商鋪,斥資仿古改造市場外立面,改造茶文化標誌性景觀“壺觀石色”,改良完善市場各項硬體配套設施等…策劃於2012年香山文化節前後舉辦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以傳承香山茶文化精髓和弘揚香山人文精神。

  7.活動目的

  7.1以“香山建縣860年”為大背景,積極響應打造好一年一度的孫中山文化節號召,以發展茶經濟、提升茶品牌、傳承茶文化為活動元素特別策劃本屆香山茶文化節,旨在為第二屆孫中山文化節舉辦增磚添瓦。

  7.2在前五屆香山茶文化節成功舉辦的基礎上,華通行茶葉市場***主辦方***將致力打造好自主創辦的“香山茶文化節”茶文化品牌,塑造真正屬於中山的茶文化品牌。

  7.3通過舉辦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進一步宣傳中山茶文化,起到推動中山茶行業、茶經濟健康發展,擴大香山茶文化節在珠三角的品牌效應。

  7.4以圍繞茶、茶文化為題材,以倡導健康飲茶為理念,架起與廣大市民之間的交流、溝通的橋樑,加深廣大市民對茶、茶文化的瞭解。

  8.活動內容

  8.1開幕式

  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以紀念“香山建縣860年”為背景,以“中山為魂,香山是根?茗德以念,茶道追尋”為主題。開幕式當天到場領導嘉賓寫下對中山的祝福、對新時期中山人的期望,及對中山茶業的祝願,放在五彩的氣球內。開幕式主禮嘉賓將放飛承載這些希望的氣球,意求追尋夢想,放飛希望,將為本屆香山茶文化節拉開帷幕,全面展開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的系列活動。

  8.2標誌性景觀“壺光石色”遷址揭幕儀式

  “壺光石色”是華通行茶葉市場標誌性景觀,壺光石色總寬8米,總高7.5米,重量約10噸,由紫砂大茶壺、紫砂杯、假山,以及周邊綠化圈組成,並裝置源源不息的流水系統,象徵意義意蘊深長,也彰顯了華夏茶文化源遠流長的精髓與偉人故里香山茶韻的歷史情懷。

  壺光石色作為中山市第一個以茶元素為主題的大型戶外景觀,從2011年1月1日落成以來,吸引了大批來中山、珠海、江門、澳門乃及海外朋友慕名前來合影留戀。

  2012年,華通行茶葉市場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除對市場外立面進行仿古的改造,並對壺觀石色進行重新整理修飾,目的將市場商圈與中山市茶文化交流中心、茶葉展示廳等打造成集“購物、休閒、旅遊”於一體的場所,並與專案周邊詹園、良都公園、五桂山、文筆上大風車等知名旅遊景點進行對接、整合,從而促進、推動旅遊文化與茶產業文化協調發展。

  8.3香山建縣860週年系列活動及文化展覽

  香山文化是新時期中山人精神之根,是弘揚中山人精神的血脈所繫。香山文化概念的提出,在傳承香山文化,弘揚中山人精神中將起到極為重要的歷史作用。中山在迎來香山建縣860週年之際,香山茶文化節組委會為更好的傳承及發揚香山文化的深厚底蘊及香山文化的價值與意義,特舉辦《收集860個香山祝福》、《香山尋寶記》、《香山文化論壇品茗會》、《歌唱美好中山,尋找好美香山》等系列活動和文化展來紀念香山建縣860週年慶典。充分展示新時期中山人、中山企業對於香山文化的全新理解及詮釋。

  8.4茶藝技能大賽——中山市南區首屆茶藝技能大賽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國悠久茶文化傳統,推崇中山市“全民修身”,提升茶行業執業水準,延續香山茶文化節的傳統特色活動,在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計劃同期舉辦“中山市南區首屆茶藝技能大賽”,參賽的茶藝師通過現場茶藝比拼,由行業專家、行業評委進行考核,最後由勞動保障部門進行理論考試,通過者將獲得國家級資格認證——高、中級技能資格證。獲得前三甲選手或將有機會成為華通行茶葉市場形象代言人。

  8.5民間鬥茶大會

  鬥茶,又叫“鬥茗”、“茗戰”,它是古時休閒文化的一種“雅玩”。鬥茶是中國傳統民間風俗之一,始於唐代,每年春秋季是新茶製成後,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良次劣排名順序的一種比賽活動。

  民間鬥茶大會屬香山茶文化節傳統特色專案,是最能表現出濃厚的、專業的香山茶文化元素活動之一。秉承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鬥茶大會將邀請行業專業人士、專家等單位對參與單位選送的名優鐵觀音、普洱茶進行科學的、專業的評選,並結合民間鬥茶的俗性等多種形式進行評選,注重提高“茶王”的含金量,榮獲“茶王”的選送單位,可獲得香山茶文化節組委會授權的自行推廣以及大會合作媒體的追蹤報道、採訪推廣。精彩的鬥茶賽制體系充分體現了在香山這個地域特徵的地理環境和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中,不斷地與中西方文化、其他領域文化衝擊交融而形成的一種文化樣式。向廣大市民展示了不一樣的香山茶文化。

  8.6茶王競猜活動

  為了提高群眾對鬥茶大會的參與性,拔高鬥茶大會現場的娛樂趣味性,更廣泛的推廣健康飲茶、選好茶。特舉行茶王競猜活動。在鬥茶現場,茶友可通過現場試飲判斷,競猜金獎茶王、銀獎茶王、銅獎茶王,如競猜結果與評定結果完全一致,則可獲得現金或茶禮大獎。

  8.7香山茶友慈善拍賣會

  華通行集團熱衷於社會公益事業,“香山茶友慈善拍賣會”環節是香山茶文化節的重頭戲,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茶莊茶行捐贈的茶品、紫砂、茶具、書畫作品、民間民族藝術品等公開拍賣,並對香山茶文化節鬥茶大會獲獎茶王的產品的現場拍賣,拍賣所得經由有權威機構的現場監督與公正,由權威機構與公眾性人物在媒體記者的見證下捐贈給當事人。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的香山茶友慈善拍賣會將以“中山感人事件”為方向,在香山建縣860年之際,以實際行動充分展示新時期中山人精神“博愛、創新、包容、和諧”, 更好的傳承香山文化,弘揚中山人精神。

  8.8房地產、汽車、茶文化聯展——“茗”“車”“家”年華

  南區是香山文明發展的發源地之一,作為中山重點僑鄉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近年來,南區積極實施“工業強區、三產興區、文化盛區”的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執行質量;深入挖掘華僑文化資源,積極打造僑鄉南區的文化品牌。同屬南區重點企業的越秀星匯雲錦、創世紀集團、華通行集團旗下華通行茶葉市場產業格局及對外推廣都不謀而合的與南區突出了創新發展產業文化,以文化搶佔產業‘制高點’,以文化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策略相吻合。同時,政府相關領導人指出,“一方面引導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注入文化內涵,提升產品附加值,一方面完善文化產業發展保障措施,彰顯“休閒商旅”的城區個性,增強南區文化外向的滲透力。”這都是歷屆香山茶文化節最為基本的出發點。

  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為了更好的迎合南區突出了創新發展產業文化,以文化搶佔產業‘制高點’,以文化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策略,為了更加全面的表現香山文化,突出香山文化的傳承性、包容性。將引入南區區域內品牌汽車商家、知名房地產樓盤地產公司參與聯展。以“香山茶文化節”為契機,延續前五屆香山茶文化節積累的文化底蘊、社會熱點效應及市民關注話題;以家文化主打親情溫馨路線;以服務品質主推汽車新文化;通過實物展示、文字圖片影像展展示、舞臺互動活動、家庭趣味遊戲,融合茶元素,將新產業汽車文化以及千百年就有的家文化與茶文化巧妙相融,達到相互映應作用。從資源共享,到文化為主線的推廣宣傳,幾家企業聯手將打造新型南區企業合作模式新概念、新範本。

  8.9賞傳統漢服?品香山香茗

  博大精深、體系完備、悠久美麗的漢服,是中國不可多得的一大財富,是非常值得每一個炎黃子孫引以為自豪的。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

  茶文化與漢服同樣屬於中國傳統文化,也同樣需要更多的人去傳承發揚。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的舞臺即將邀請中山漢服團隊為茶友奉獻一場美輪美奐的漢服演繹。現場由茶藝師為觀眾沖泡香山茗茶,品茶賞風,分享茶韻茶意,交流茶文化、漢服文化,營造一個千人共品香山香茗的巨集大場面;將愛國情香山緣及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呈現於世人。

  8.10品牌/主題推廣活動

  香山茶文化節,是廣大商家展現企業實力、產品品牌、新品上市的絕佳機會。文化節主舞臺為廣大商家提供企業文化、產品品牌、新茶釋出、茶藝表演等交流平臺,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為商家提供了充足的時間進行主題推廣活動。

  10.推廣宣傳

  10.1預熱投放

  通過企業網站、行業網站、合作公司網站,不間斷髮布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籌備情況。

  通過公司自有戶外大型廣告牌、合作媒體雜誌、報紙前提投放新聞。

  10.2區域投放

  通過主要交通幹道、交通樞紐、密集社群、繁華百貨周圍戶外廣告牌投放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的舉辦時間、地址、主題活動等主要活動資訊。

  通過公交車尾貼、公交站臺、雜誌畫刊投放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的舉辦時間、地址、主題活動等主要活動資訊。

  10.3集中投放

  通過印刷大會宣傳單張在全市、及珠海、江門周邊城鎮通過人員派發、夾報派發、郵局投遞、小區信箱投遞等方式投放。

  通過中山電視臺、中山廣播電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畫刊、珠海特區報、南方都市報等主流媒體投放廣告。

  11.費用預算***略***

  12.預期效果

  12.1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以香山設縣860週年為背景,保留傳統特色專案,再度將汽車文化、房產文化和茶文化結合,充分體現香山文化,以達到更廣泛的活動人氣造勢效果。

  12.2著重集中式、轟炸式、地毯式等有效宣傳推廣方式,通過線上、線下宣傳策略,考慮節約成本的基礎上,達到大幅度多層次的宣傳效果,吸引更多專業人士、社會人士參與其中。預計從參展、參觀人流總量將在歷屆基礎上有新的突破。

  12.3在沿續歷屆香山茶文化節基礎上,通過有效執行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將“香山茶文化節”塑造成南珠三角具有更高知名度茶文化品牌。

  12.4為預熱、舉辦第七屆香山茶文化節做好更堅固鋪墊。

  13.組委會***

  ***:0760-8918878

  8861888***辦公室***

  13528286858***張生*** 13590999983***楊生***

  傳真熱線:0760-86110885

  地址:中山市南區長環105國道華通行茶葉市場辦公大樓一樓綜合辦公室

  第六屆香山茶文化節組委會

  2012年9月15日

  14.後語

  茶文化節策劃的方案2

  校園茶文化節活動策劃書

  一、目的和意義:為了使廣大同學更為了解茶、瞭解茶學、瞭解茶文化,拓寬同學們對茶的更深一步的認識

  二、活動物件: 面向全校師生***考慮作為校學術活動***

  三、活動時間:穿插在活動周內進行

  四、活動內容:邀請茶學系老師及本行業內相關知名人士做學術專題報告。

  1、主題:茶粉及茶濃縮汁研究和飲料行業人才需求 主講人:羅龍新研究員***我校82屆茶學專業畢業生、深圳深寶華城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總監*** 時間:11月18日14:00 地點:新實驗大樓212

  2、 主題:當前茶藝館經營現狀及茶藝師素質需求 主講人:杜惠敏茶藝師 時間:11月21日14:00 地點:新實驗大樓212

  3、主題:茶與人體健康 主講人:王登良教授 時間:11月23日16:15 地點:教四 601 五、活動形式:***專家講座及專家與學生座談等***先由專家獨立講,時間控制在60-90分鐘,講完後有一個互動時間段,由學生提問老師回答。

  茶文化節策劃的方案3

  策劃書二:引言:葉是武夷山的明珠,武夷山是紅茶和烏龍茶的發源地,在武夷山我們可以感覺到到處都充滿茶文化的氣息。對於武夷山茶文化,大家雖然耳濡目染,但依然是霧裡看花,知之不詳。而武夷山茶文化的普及直接關係到武夷茶經濟的發展,作為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茶學專業的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推廣武夷山茶文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武夷學院坐落於茶鄉武夷山,現有1xx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師生,匯聚多省份生源,對宣傳和推廣武夷山茶文化事業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是武夷山向外界輻射宣傳的重要視窗,我們應該加大對學生和老師的宣傳力度,讓大家能切身感受武夷山濃郁的茶文化氣息,切身接觸茶文化,通過這次武夷山茶文化展的活動,向全校師生展示武夷山的茶文化,讓大家把武夷山茶文化傳播到全國各地。

  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茶學專業成立於xx年,與武夷山的茶文化氛圍相映成趣,相信不久,此專業必將在中國茶教育界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為全國茶界輸送數量可觀的尖端人才。而現在我們要為推廣武夷山茶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活動主題: 因茶而聚 共享佳茗

  活動目的:弘揚武夷山茶文化 推廣武夷山茶文化

  活動時間:10-27~~10-28

  活動物件:全校師生及愛茶人士

  活動地點:圖書館門口,大致現場佈局如下圖:

  活動流程策劃:

  一、10月26日晚上7:00~9:30

  ***1***茶文化藝術節開幕式***與迎新晚會一起舉辦晚會***

  地點:校報告廳

  活動:1.領導及贊助商致辭發言

  2.主持人宣佈本次活動主要內容安排並現場

  謝贊助商。

  二、10月27日上午9:00~11:00

  主題一

  1***茶與茶點的搭配 ***巖茶、紅茶、綠茶***

  品茗區右邊兩個茶室用於茶點的展示***每一個茶室配一名專業人士***

  2***1、茶葉觀賞平臺***巖茶、紅茶***

  2、茶文化知識競答***有獎競答***

  3***茶席設計展示

  露天進行並用於品茗交流,與茶葉觀賞一起做。

  主題二 無我茶會

  時間:10月27日下午3:30~5:00

  地點:圖書館廣場

  活動物件:武夷學院、桃園校區、武職、贊助商

  三 10月28日

  主題一 鬥茶賽

  時間:10月28日上午9:00~11:00

  下午3:00~4:00

  活動:1.太極表演

  2.鬥茶知識介紹

  3.現場鬥茶

  評委團:陳榮冰、劉勤晉、李遠華、茶葉局、王芳

  獎項:金獎、銀獎、茶葉優質獎

  注:獎項為獎盃 獎牌 證書

  主題二 茶文化知識模組

  時間:10月28日下午4:00~4:30

  地點:圖書館廣場

  活動:1茶葉品種及價格競猜;

  2贈茶、遊戲交流活動;

  3茶產品創新產品展示 品茗區有邊兩個茶室用於展示上一次的產品***配相關人士***並激發新生的興趣。

  系列活動

  1、 茶文化交流講座***10月27到11月10日期間1~2次***

  2、 可邀請專家來校進行講座交流 ***地點:報告廳 ***

  商家派代表在學校進行講座交流

  2、茶藝大賽

  報名時間:10月27到11月10日

  報名物件:本校、桃園、武職、贊助商

  比賽時間:11月4到11月10日

  3比賽內容:

  茶專業知識、禮儀、才藝、茶藝***烏龍茶、綠茶***

  4獎項:一等獎***500 禮品***、二等獎***200 禮品***、三等獎***100 禮品***最佳人氣獎***禮品***、最佳茶藝獎***禮品***、最佳禮儀獎***禮品***、最佳氣質獎***禮品***、最佳優秀獎***禮品***

  閉幕式

  1、茶藝大賽總決賽

  時間:11月10日19:00~21:30

  地點:校報告廳

  活動:1.系領導及贊助商致辭發言

  2頒獎環節***茶藝大賽,鬥茶賽***

  3. 主持人宣佈茶營銷大賽開始報名

  4.主持人宣佈本次活動結束並現場鳴謝贊助商

  2、營銷大賽***茶營銷大賽是茶文化藝術節最後的活動專案***

  一、 活動物件:全校學生

  二、 活動時間:10下旬至xx年六月初

  三、 活動地點:武夷學院圖書館門口

  贊助理由:

  當今,國際茶葉市場強勁,我們中國的茶葉經濟也在飛快發展,武夷山的紅茶和巖茶銷量也在逐年遞增,武夷茶歷史悠久,擁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在此環境下,茶學***茶文化經濟方向***本科專業xx年12月經教育部批准設立。該專業由中國茶學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陳宗懋教授為學術指導,茶學泰斗、百歲茶人張天福先生為顧問,著名茶學專家宛曉春、劉仲華、屠幼英教授等為特聘教授,擁有一支包括我國著名茶文化經濟專家楊江帆和茶葉生物化學、食品安全檢驗、茶文化等方向的學科帶頭人李遠華、馬森、周聖弘在內的8名教授、10名副教授組成的32人的專兼職師資隊伍。茶學專業以其獨特的視覺受

  到社會人士的關注。楊江帆校長又是茶學方面的專家,我院的李遠華主任申請到了國家級的自然科學基金,而且我院茶葉工程中心建設獲得國家專項資金四百萬支援,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我校的茶

  學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武夷山擁有茶葉加工、茶具生產、茶文化傳播、茶葉休閒旅遊等眾多涉茶企業。每個企業都會在宣傳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從而擴大企業知名度,增加產品銷售量,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開拓新的平臺。然而,不管是平面媒體或者電子媒體,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資金投入。而支援學生活動是一個最簡單、收效最明顯的途徑。武夷學院擁有1xx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師生,是一個龐大的資源庫。無論是著眼於現在或者是展望於未來,事先搶佔這方面的資源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此次,由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主辦、茶學專業承辦的第二屆武夷學院茶文化藝術節,是一次與武夷山各種茶事相接軌的活動。備受校領導,校團委,系領導,系團委的高度重視。

  此次活動,我們需要用到許多相關的圖片版面來展示武夷山茶文化,圖畫板的製作,活動的宣傳,以及和同學們互動時用到的小獎品。這些物品的採購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援,所以我們需要有熱愛武夷山茶文化並願意為推廣武夷山茶文化做出貢獻的商家的傾情贊助。願你們與我們攜同共進,辦好武夷學院茶文化藝術節。在推廣武夷山茶文化的同時我們可以為贊助商家做一定的商業宣傳,提高商家的知名度。為商家開拓一個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此市場消費群體範圍集中,針對性強,消費量大。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消費易引導,產品品

  牌容易深入人心。容易形成潮流,而且迅速向周邊地區輻射。接受能力強,尤其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

  主辦方: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

  承辦方:茶與食品學院團總支學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