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金週旅遊出行的陷阱警示

  快到十一黃金週了,近年來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日趨成熟,然而新的旅遊消費陷阱、旅行社“霸王條款”經常讓人防不勝防。對於以下消費陷阱,遊客們一定要警惕:

  1.“AA制自助遊”藏玄機

  陷阱:“全體成員AA制,只收取食宿成本價”,這是一些非旅行社的俱樂部在黃金週到來之前喊出的宣傳口號

  提醒:這種旅遊方式的組織者是否涉嫌營利呢?參加此類方式旅行者請記住一條祕訣:主辦方和組織者必須公示消費賬簿。

  2.“低價出境遊”宰客不斷

  陷阱:低價“新馬泰7日遊”,旅行社往往以誘人的團價吸引遊客,卻在途中擅自增加多個旅遊景點,並強行加收上千元“自費專案費”。

  提醒:遊客不能只認“低價出境遊”的宣傳,可在出境遊格式合同的附表中特別標註“自己只認可的自費專案”。如果導遊超範圍強迫消費,遊客一定要向消費專案索要有效票據,最好利用攝像機、照相機將過程拍攝下來,以便投訴舉證。

  3.非法組團丟擲低價誘餌

  陷阱:“只需269元,並提前預付50元定金,就能享受3日遊。”一些促銷員登門攬客這樣宣傳。有關部門提醒,這大部分屬於非法組團。

  提醒:低價誘惑加***是非法組團的最大特點。杜絕非法組團有三條:不要輕信找上門的“推銷員”;要求與組團方簽訂正式旅遊合同;每一筆支出都必須索要發票。

  4.路邊中巴不可隨便坐

  陷阱:自助遊客往往會遭遇這樣的旅遊***:“黑導遊”指著路邊的一輛中巴告訴遊客:“乘車到周圍轉一圈,省錢又方便。”他們隱瞞車輛資質拉遊客上路,以“價廉物美”吸引客源。

  提醒:正規的旅遊車輛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硬體達到國家旅遊車資質標準,駕駛人員要經過旅遊資質培訓,要出具由交通部門和旅遊主管部門共同簽發的“旅遊車經營許可證”等。

  5.新奇菜名多是噱頭

  陷阱:有些餐廳為了吸引顧客的眼球、激發食客的興趣,在菜名上大做文章佈下圈套。比如,“陽春白雪”其實只是“青椒炒土豆絲”,“翠柳啼紅”則是“紅椒炒油菜”……諸如此類,不勝列舉。

  提醒:不要看著新鮮的菜名就認為是當地特產,最好問一下服務員菜品的主料是什麼。

  6.食宿標準大幅“縮水”

  陷阱:與旅行社簽訂的合約裡寫明“可以享受四星級住宿標準和25元每餐***正餐***的標準”,但到了旅遊目的地,遊客卻發現所謂四星級賓館馬桶漏水,半夜起來鼓搗馬桶,結果還是臭氣沖天。吃飯的時候,一般8個人一桌的標準,導遊硬是讓三桌人併成兩桌,導致很多遊客吃不飽。

  提醒:消費者在和旅行社簽訂合約時,最好明確吃、住、行、遊、購、娛的標準,如果有縮水,消費者有權索賠。

  7.交通工具“炮換鳥槍”

  陷阱:旅遊合同簽訂遊客回程時乘坐飛機,但導遊卻以“買不到飛機票”為由,安排遊客乘坐一輛破中巴一路顛簸回程。

  提醒:擅自改變交通工具,導致消費者時間、金錢受損,旅行社除了應該退還換交通工具後的差價外,還應該賠償消費者因時間誤差造成的損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