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名詞的異同淺議

    論文關鍵詞:派生詞 數 語法特徵
    論文摘要:本文從構成、功能、用法上比較了英漢名詞的異同。
    雖然英語和漢語的名詞的概念基本相同,但是在其構成,功能和用法上仍存在許多差異
    1.名詞的構成
    1.1英語名詞的分類
    名詞根據其構成也可以分為簡單詞、派生詞和複合詞。漢語的名詞有單純詞和合成詞之分,根據詞根以及詞根和詞綴的結合情況不同,合成詞分為複合式、附加式和重疊式。
    英語的簡單詞又叫單詞素詞,是由單一的自由詞素構成,大多是些短小的詞,如:hand, foot, joke, man, sky, earth等等。漢語的單純詞是由一個自由語素構成的詞,它又可根據音節分為單音節單純詞***如:天、地、人、書***、雙音節單純詞,即由兩個音節的自由語素構成的名詞***如:鞦韆、橄欖、蟋蟀、蟈蟈***,和多音節單純詞***如:巧克力、尼古丁、烏魯木齊***。
    1.2名詞的派生詞
    英語派生詞是由詞根主要是自由詞根加派生詞綴構成。詞根是派生詞的基礎,同一詞根加不同詞綴可表示不同的意義。多數派生名詞都是通過加字尾的方式構成。常用的名詞詞綴有-ation***如:exploration, simplification***, -ment***如:arrangement, movement***, -al***如:refusal, proposal***, -ee***如:trainee, employee***, -er***如:worker, teacher***, -age***如:drainage, coverage***,-ness***如:happiness, meanness***, -ity***如:diversity, acceptability***,- ism***如:nationalism, communism*** -ist***如:loyalist, racialist***。在漢語中,我們也可以通過加詞綴的方式構成名詞。漢語構詞法中的附加式就是一個詞根粘附一個詞綴構成,根據詞綴粘附的不同位置,分為前附型***加字首***和後附型***加字尾***。不同於英語中派生名詞的是,漢語中的名詞既可以通過加字首的方式構成,也可以通過加字尾的方式構成。在數量上後附型的名詞比前附型的名詞要多得多。常用的幾個名詞字首有“老,阿,初”等幾個。如:老師,老虎,阿姨,阿婆,初五。常用的名詞字尾有“子,頭,家,者,員,性,巴”等。如:桌子,剪子,胖子,木頭,盼頭,甜頭,作家,宣傳家,讀者,強者,會員,演員,歌手,妙手,粘性,感性,嘴巴。由此可見英語和漢語中的名詞都可以用加詞綴的方式構成,不同的是,英語中沒有名詞字首,主要是通過加字尾的方式構成;漢語中的名詞可以通過加字首和加字尾的方式構成,但加字尾的方式更常見。
    英語的複合詞通常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自由詞素構成。複合名詞的構成方式主要有:
    1***名詞+名詞 如:hatchback, boy-friend
    2***動詞+名詞 如:kill-joy***這裡名詞是動詞的直接賓語*** dreadnought
    3***名詞+動詞 如:sunshine, nosebleed
    4***動詞+動詞 如:make-believe
    5***形容詞+名詞 如:fast-food hard-stuff software
    6***介詞+名詞 如:afterheat in-crowd
    7***動詞+介詞 如:cop-out put-down
    8***由片語轉化由來的名詞 如:lady-in-waiting, son-in-law
    英語中的這種構詞法跟漢語的複合式構詞法很相似,都是通過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由詞素相結合而成。漢語的名詞也可以通過將名詞與名詞結合構成新的名詞,如:語言、眉目、筆墨、火車、女兒等,稱之為聯合型或偏正型。也可以通過名詞和動詞結合構成新的名詞,如: 地震、海嘯、霜降、化石、理事、司機,稱之為支配型或是陳述型。漢語複合名詞還有一類補充型,這類複合名詞中前一個詞根表示意義為主,後一個詞根補充說明前一個詞根。如:治安、車輛、人口、花朵。
    1.3名詞的數
    英語名詞和漢語名詞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表現數的範疇,很多英語名詞有數的曲折變化,這個特點是漢語名詞沒有的。英語名詞的數分為單數和複數,單數指一個,複數指一個以上。英語的複數形式變化比較複雜,通常是在單數形式後加詞尾“-s”構成。如:a book-two books 。在以s,x,xh 結尾的詞加“-es”如:a class-three classes。子音字母+y結尾的詞變“y”為“i”再加“-es”,如:city-cities 以“o”結尾的多數加“-es”如:hero-heroes。以“f”或“-fe”結尾的多數變“f”為“v”再加“-es”如:wife-wives。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規則變化。 
   漢語中的名詞雖然沒有形式變化,但是同樣可以體現數的概念。首先,可以通過在名詞前冠以數量詞來表示數量。如:十匹馬。這一點和英語相似。另外,表人的名詞可以加“們”來表示多數,如:家長們,同學們,工人們。不過這些名詞片語不能用數詞來修飾,不能說*三個家長們。但是對於其他不是表人的名詞,或是名詞前沒有數量結構的情況下,其單複數大致可以從其所處句法結構的相關組成成分,語段或語篇上下文和外部語境等幾個方面來表現***張黎,2005***如:就拿咱們左右的鄰居來說,這麼多人家裡就只有程瘋子一個閒人。這裡雖然名詞前沒有數量結構,但是其限定成分中包含著一些描寫數量的成分,這些成分起到了數量結構的作用,暗示了其所修飾的名詞的數量。再比如說,楊金麗撇撇嘴。這裡主語名詞和賓語之間是領屬關係,前者是人名,所以這裡的“嘴”只能是單數。所以,漢語中名詞數的範疇可以通過上下文的語境來反映的。
    2.名詞的語法特徵
    1***漢語名詞經常做主語、定語和賓語,例如:
    牛吃草***“牛”作主語,“草”作賓語***
    柳樹梢頭***“柳樹”作定語修飾另一名詞“梢頭”***
    英語名詞的主要功能是充當名詞片語的中心詞,通過名詞片語也可以作句子的主語、賓語和定語,這一點與漢語基本相同,如:
    A student helped us***主語***
    They elected a student***賓語***
    a united states warship***定語***
    2***英語名詞和漢語名詞有時都可以做狀語
    漢語中可以直接修飾動詞詞作狀語的名詞不多,能夠被名詞修飾的動詞數量也很少,名詞修飾動詞的結構很多都是表示動作方式、手段和狀態的,例如:“集體購票、電話購票、笑臉迎人、公費出國留學、現金支付、現場直播、批判繼承”等。另外,漢語中表示時間、處所的名詞也可作狀語,如“我們北京見”***“北京”表示地點的名詞作狀語***,“他昨天走的”***“昨天”表示時間的名詞作狀語***。除此之外,漢語名詞中表示方向或關係位置的方位詞也可以做狀語。
    英語名詞一般不能單獨做狀語,常常是和其他的修飾語一起構成名詞片語作句子的狀語,如: He entered the room, his nose red with cold***his nose red with cold作狀語***, Wait a moment*** a moment為狀語***,I shall stay another five months*** another five months 作狀語***。但是也有例外,如: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yesterday”作狀語***
    3***漢語名詞可以作謂語,英語名詞沒有這種功能,英語中的謂語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動詞充當。
    名詞作謂語的句子在漢語中稱作名詞謂語句。名詞性詞語充當謂語要受一定條件限制,即限於口語裡的肯定句,同時限於說明時間、天氣、籍貫、年齡、容貌等等的短句。例如:今天星期六***名詞作謂語表時間***,昨天國慶節***名詞作謂語表節日***,昨天晴天***名詞作謂語表天氣***, 二妹子,紹興人***名詞作謂語表籍貫 ***。潘老太太五十七歲了***名詞作謂語表年齡***,米飯一碗,飲料兩瓶。***名詞作謂語表數量***。她大眼睛,紅臉蛋***名詞作謂語表容貌***。名詞單獨做謂語很少見,用名詞性短語的情況比較多。
    名詞性短語作了謂語,就有可能受副詞修飾,例如“現在已經九月了/人家都工程師了/山上淨石頭”。用了副詞就加進了說話人的認識和態度。
    漢語的名詞謂語句一般都可以加“是”,很像英語中的系表結構。如:今天星期三/Today is Wednesday.“今天星期三”可以加上是構成一個動詞謂語句,句子依然成立。而“Today is Wednesday”不能省略掉“is”,否則就不成其為句子了,因為在英語句子中沒有動詞的句子極少。
    參考文獻:
    ***1***黃伯榮***1991***《現代漢語》***增訂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唐朝闊,王群勝***2000***《現代漢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章振邦***1999***,《新編英語語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4***張黎,《漢語名詞數範疇的表現方式》漢語學習,2003年05期

   ***5***Huddleston, Rodney***1984*** Introduction to the Grammar of Englis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