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觀後感

  《西柏坡》以兒童團員和革命後代挫敗敵人偷襲西柏坡的行動為情節主線,講述了發生在這一革命聖地的動人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西柏坡是革命的搖籃、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那裡是一直被人們敬仰的地方。

  西柏坡的電影開始,就有幾個小朋友在院子裡玩。棗花妹妹在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在地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媽”字,一個男孩走過來說:“又想媽媽了?”棗花說:“不,這是老師今天新交的字啊!”看!他們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裡學習的啊!是他們小小的年紀就參加了革命,在槍林彈雨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他們不惜流血,獻出寶貴的生命。學們我們只有好好學習,才不辜負黨和人名的期望。

  今天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九十個風雨春秋。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站在世界各領域的前沿啦!我衷心的祝福我們的祖國年輕、漂亮;我們中國共產黨蓬勃、健康。

  篇2

  學校組織我們去一部名叫《西柏坡》的電影,我們都興奮不已。

  該片以兒童團員和革命後代挫敗敵人偷襲西柏坡的行動為情節主線,講述了發生在這一革命聖地的動人故事。

  兒童團團長核桃帶著小妹妹棗花和小夥伴大金瓜,瞞著大人們偷偷上前線參軍。途中意外遇見正在山裡尋找西柏坡村的敵人奸細,得知了敵人打算裡應外合轟炸西柏坡黨中央指揮所的陰謀。核桃決定立刻返回村子報信。在核桃的帶領下,孩子們穿過銀河洞,翻越柏坡嶺、神龍山,一路與追蹤而來的敵人周旋。最終,核桃冒著生命危險,在掩護夥伴們逃脫的同時完成了報信任務,並和西柏坡兒童團一起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在回來的路上,我不斷地對自己說:“這就是我們中國兒童的風範,我們是多麼勇敢,多麼機智!”

  從清末的被蹂躪到現在的發展蒸蒸日上,是無數的核桃、棗花、大金瓜們用不懈的努力和對祖國的熱愛換來的,不易啊。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也正是由於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和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勝利。核桃隊長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來和敵人周旋,最後保證了西柏坡和黨組織的安全,也最終實現了中國的解放。

  他們多麼偉大啊,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這些孩子是領略不到這種苦難和溫馨的。但如果我們生在了那個年代,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是逃避?是面對?是堅定,還是背叛?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裡的孩子們那樣勇敢地保衛西柏坡吧。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裡的孩子們那樣堅定地守護西柏坡吧。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裡的孩子們那樣機智地防守西柏坡吧。

  我也相信,我的猜測是對的:

  看看現在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再看看那先保衛祖國的孩子們,我怎能不發出這樣的感慨呀!

  那些小皇帝和小公主們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怎能體會到父母的不易?怎能理解大人的心哪!

  現在的孩子已經離不開父母的保護和關愛,他們也將永遠依賴著父母生存。

  我們要學習影片裡的孩子們,他們是那樣的勇敢,那樣的機智,那樣的堅定,這才是中國兒童應有的風範!

  篇3

  在學校的安排下全體師生在階梯教室觀電影《西柏坡》,這是一部有關抗日戰爭的影片。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兒童團核桃帶著妹妹棗花和夥伴大金瓜,瞞著大人們偷偷上前線參軍。途中意外遇見正在山裡尋找西柏坡村的敵人奸細,得知了敵人打算裡應外合轟炸西柏坡黨中央指揮所的陰謀。核桃決定立刻返回村子報信。在核桃的帶領下,孩子們翻山越嶺,與一路追蹤而來的敵人周旋。最終,核桃冒著生命危險,在掩護夥伴們逃脫的同時完成了報信任務。

  這部電影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感受到了當時兒童的勇敢、堅強。那時的人,有危險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人,最後想到的才是自己,這種捨己為人,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作風,怎能不令人敬佩?有危險的時候都爭著要當掩護,讓他人撤離,這種先人後己,把危險留給自己的性格,怎能不令人仰慕?

  電影中最令我感動的部分就是那一幕:核桃讓棗花和大金瓜回村報信,把最安全的任務交給他們,自己引開敵人,把最危險的任務留給自己,況且他的腿上還有傷。敵人的轟炸機要扔***的時候,他又讓動物們逃走,只留下他自己。他用自己的智慧與敵人作鬥爭,為同伴爭取了時間,報信的任務完成了,人們都以為核桃犧牲了。幾天後,核桃頭上、胳膊上綁著繃帶回來了,夥伴們都很高興。不久後,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在西柏坡紀念館裡,還留著那支被炸變形的鋼筆。電影結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的腦海裡還回想著那一幕……

  作為教師我們要關心熱愛每一位學生,從“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孩子,始終把全面關心孩子的成長看作自己的職責,努力放下師長的架子,蹲下身子與學生說話,以寬廣的胸襟熱愛每一個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用尊重、理解、真情善待每一個學生,與他們建立朋友般的友情。無論孩子學習優劣、家境貧富都一樣地教育、關愛。家訪、談心,讓單親家庭的孩子鼓起生活的信心。在生活上,要噓寒問暖,從細節上去關愛學生。公正無私地愛孩子,真誠樸實地與家長溝通,贏得了家長的信任、理解,贏得了孩子的認同。

  篇4

  “最後的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的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後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後的親骨肉,送去上戰場。”歌聲久久迴盪在我耳旁……

  今天,我們觀一部紅色動畫電影,名叫《西柏坡》。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一群成長在西柏坡的孩子們——核桃、棗花、二蛋、長生、柏坡小子以及大金瓜,他們也想為革命作出貢獻。雖然由於年紀小沒有被批准參軍,但是,滿腔熱血的孩子們沒有放棄,並定下了任務口號“滴滴”,代表著電報聲,更是勝利的象徵。棗花的媽媽是共產黨員,在前線,棗花想去前線找媽媽。於是,藉此機會,兒童團團長核桃領著棗花就準備上前線了。可是,在路上,一隻小動物冒了出來——她是棗花多年來的好朋友,一個“功夫高手”——小雞一鳳。結果,又有兩隻小動物冒了出來,一隻是擅長挖地道的狗獾阿歡,一隻是“神氣”十足的順毛驢。一行人也開始了他們的革命道路,途中意外遇見正在山裡尋找西柏坡村的敵人奸細,在得知了敵人打算裡外合轟炸西柏坡黨中央指揮所的陰謀。核桃決定立刻返回村子報信。在核桃的帶領下,孩子們穿過銀河洞,翻越柏坡嶺、神龍山,一路勇敢地與追蹤而來的敵人周旋。最後,核桃冒著生命危險為了吸引敵機注意,成了敵人轟炸的目標。

  後來,棗花回到核桃原先站的地方,拼命挖土,想找到核桃,卻只找到首長伯伯送核桃的鋼筆。幾天後,核桃還是生死未卜。就在這時,一聲熟悉的“滴滴”聲從遠處傳來,核桃凱旋歸來了!原來,是阿歡挖地道救了他。就如歌詞所唱:“西柏坡的孩子不怕苦、西柏坡的孩子不屈服、西柏坡的孩子最忠誠、西柏坡的孩子成大樹”……

  90分鐘的影片,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當核桃受傷,奮力爬山,順毛驢、一鳳、阿歡跟在後面,就在核桃即將摔下去時,原先聽了核桃他們說話被打動的小動物們,帶來更多小動物撐住了核桃,保護了核桃。於是,一條“火龍”——小動物們個個也都舉著小火把,核桃也舉著火把——浩浩蕩蕩地上山。小動物們能來幫助核桃,不因為什麼,只因為核桃那種堅韌、不怕苦、不屈服的精神感動了小動物們。

  在生活中不怕苦,在困難中不屈服!西柏坡的孩子們演繹著這樣一種精神。我要向他們學習,做風吹不倒、雷打不動的大樹!

  四年級:冬日雪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