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斑羚飛渡

  死亡不是結束,不是消失,死亡是心靈的絕望,只要心中有希望,他就不會死。心有光明,無所謂死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僅供參考!

  篇一

  《斑羚飛渡》這本書是沈石溪寫的。書中包含了好幾個小故事,這其中就有“紅奶羊”、“斑羚飛度”等等,但讓我印象最深是“紅奶羊”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中講的是一隻叫黑球的小狼從小由一隻叫紅奶羊的羊哺育長大,長大後的黑球離開了紅奶羊,有一次黑球和它的妻子一起去覓食的過程中發現了一隻羊,然而當黑球發現這隻羊就是哺育它成長的紅奶羊時,黑球領著它的妻子默默地離開了。

  讀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種情感,那就是感恩。連一隻狼都懂得感恩,那我們呢?

  由此我想到了父母,父母將我們帶到這個世上,用他們的愛哺育著我們,為我們傾其所有;我想到了老師,老師將我們引領進知識的殿堂,循循善誘的教導我門,讓我門茁壯成長。

  我們也要學會感恩,那就是用我們的努力學習和優異成績來回報父母和老師,讓他們感到欣慰,讓他們明白他們的辛勤付出沒有白費。

  篇二

  獵人們去打獵,將一群斑羚圍堵在一段山崖上,山崖與對面山崖之間有約6米的山澗,而這是斑羚無法跳過的,一隻斑羚一般只能跳到4米左右。前進是幾十米的深淵和洶湧的江水,後退是咆哮的獵狗和無情的子彈,這群斑羚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族群滅亡的命運了。看到這裡,我幾乎不想再看下去,雖然在那樣的環境裡,人類為了改善生存條件必須要獵殺各類生物,但是滅絕這樣可愛溫順的一個族群,還是讓人於心不忍。然而再繼續看下去,我迷惑了,驚訝了,感動了。在斑羚頭領的帶領下,斑羚們自覺地分成年輕和年老2組,2組的數目相近,年輕的先向對面山崖跳去,年老的隨後,當年輕的將要墜落時,年老的恰好趕到它的腳下,成為它的續跳踏板,年輕的斑羚跳上了山崖,年老的斑羚墜入了山澗。

  看過許多在沉船事故、火災、地震等災難中發生的報道,有很多人把生的機會讓給別人,“讓婦女兒童先走”讓人禁不住落淚;也有的人只顧自己,還振振有詞“我也有生的權利”……這些都是複雜人性的表現,在生與死的面前,作為高等社會動物的人類,尚且如此,那麼《斑羚飛渡》中斑羚們的做法就更加讓我們無法解釋。身處絕境而能冷靜思考對策,服從安排,勇於犧牲自我,團結協作以拯救同伴,所有這些,即使是人類,也未必能做到。也許它們其實是山林的精靈,是和我們人類一樣的智慧動物,只是它們更善良更愛好和平,不象人類,把自己當成地球的統治者,隨心所欲地傷害其他生物。在這裡,它們的做法令人感動,它們的表現比人類還要高尚。

  合上書,我閉目想象那片叢林,想象斑羚飛渡山崖的壯烈景象,想象那些成功逃脫的斑羚們日後的命運。它們還會在山林中游蕩,覓食,嬉戲,繁衍後代,遭遇狼豺虎豹和獵人,但是,我希望,它們在自己的家園裡,自由地生活,自由地生老病死,飛渡山崖的那一幕,永遠不要再發生。

  篇三

  窗外寒風呼嘯,屋內卻四處散發著溫馨的清香,桌前我坐著,柔和的燈光下,我慢慢的翻著語文書,突然,幾個字如鐵錘剛鍾,又一次狠狠的撞擊了我,我怔怔地望著這鋒利的字,眼珠猶豫地盤旋著,我該不該看呢?我難道還想讓自己的心再“死”一次嗎?我想著,目光卻早已不自覺地落在了下面的文章上,我剎那間又掉進了內心的波瀾中……

  《斑羚飛渡》講的是七八十隻斑羚在面臨種族滅絕的情況下,毅然選擇了犧牲一半來保全另一半的方法,使整個種族免遭滅絕。我的心靈被深深地、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內心正起著巨大的波瀾,我驚疑於它們面對死亡的從容,我折服於它們從懸崖邊跳出那一剎那的勇氣,我驚歎於它們高超的跳躍技巧,我,更感動於它們為保護下一代而心甘情願走向死亡的奉獻精神!無數的場面在我的腦海裡重現:鐮刀頭羊絕望的哀咩聲;兩隻斑羚空中飛渡,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一隻斑羚於流星般筆直墜落的同時,另一隻卻輕捷地落在對面的山崖上,每一隻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另一隻羚羊摔得粉身碎骨。

  我的眼前突然浮現出傷心崖下的萬丈深淵黑黝黝地見不到底,我的頭皮一陣又一陣地發麻,天哪!如果自己一會兒就要就要被這可怕的黑洞所吞噬,永無生存的機會,該是多麼可怕!感動,震撼,壯闊,偉大!斑羚的亡靈在連著無數顆傷心的傷心崖上搭建了一座美麗的橋樑,它載著自己隊伍的另一半走向生命的彼岸,我似乎也隨著他們走了,走向的是豁達,是開朗,我的心靈的暴風雨平息了。

  現在想想,死亡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可怕,而它離我們又是那麼的遙遠,因為我們有一層天然的堅實的屏障,那是用高貴的精神與驚人的勇氣所鑄成的!死亡不是結束,不是消失,死亡是心靈的絕望,只要心中有希望,他就不會死,斑羚如此,我們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