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蘭養殖方法

  酒瓶蘭又名象腿樹,假葉樹科。酒瓶蘭屬觀葉植物,為常綠小喬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酒瓶蘭如何養護,。

  酒瓶蘭的相關屬性

  酒瓶蘭也叫象腿樹,因其莖幹基部與酒瓶相像而得名,是龍舌蘭科觀葉小喬木植物,同時也是一種樹狀的多漿植物。它一開始生長在墨西哥東南部,可長到10米高,遠高於盆栽的0.5-1.0米。其根肉質,藏在地下,莖幹挺直,基部肥大形似酒瓶,表面有厚厚的白色或褐色的小方塊樹皮層,像龜甲。線形葉子緊密地分佈在莖幹頂端,為軟垂狀,葉緣一般有細齒。酒瓶蘭不僅具有很好的美化作用,還可吸收室內的苯、甲醛等有害物質,淨化家居。

  其地下根肉質,莖幹直立,下部肥大,狀似酒瓶;膨大莖幹具有厚木栓層的樹皮,呈灰白色或褐色。葉著生於莖於頂端,細長線狀,革質而下垂,葉緣具細鋸齒。老株表皮會龜裂,狀似龜甲,頗具特色。葉線形,全緣或細齒緣,軟垂狀,開花白色。

  酒瓶蘭的養殖方法

  土壤:酒瓶蘭耐貧瘠,耐乾旱,土質排水性要好,適宜生長在含腐殖質的沙土中,基質可以用園土、腐葉土、河沙按照1:2:1的比例混合,再加上少許草木灰,也可以用肥沃的園土和煤渣按3:1的比例混合,然後加少許雞糞或豆餅。

  溫度:喜溫暖,溫度以20-28℃為佳,可在33℃的高溫存活,不耐寒,13℃以下就不長了,冬季溫度不要在10℃以下,以免基部腐爛致死。

  光照:酒瓶蘭喜光,也耐一定的陰。光照不夠,會使植株葉片細弱,不利於植株的生長。春、冬、秋季需要接受足夠的光照,夏季需遮一半以上的陰,以免葉子變黃,出現枯焦現象。為了均勻光照方便塑形,最好隔4-6星期定期翻轉180°盆。

  水分:喜溼,周圍空氣溼度應控制在70-80%,以免過低導致葉子發黃、脫落,暗淡無光影響整體可觀度。因粗壯的莖幹方便存水,所以耐旱,在6個月不澆水的情況下也能生長。澆水要掌握好溼度,可以稍幹,不可積水,以免根莖腐爛。秋末和冬季要減少澆水。

  施肥:一般施複合肥或液肥,加速莖幹基部的膨大。除冬季外,其他三季可隔2-3個星期施一次肥,需要加入磷、鉀肥,氮、磷、鉀比例控制在5:10:5。此外,在盆土內埋3穴每穴7至10粒熟黃豆,分佈均勻,遠離根部,也能促生長。

  病蟲害:酒瓶蘭偶爾會有葉斑病,可隔15天噴灑1次1:1:100的波爾多液改善。蟲害主要有粉蝨、盲蝽、介殼蟲,通過40%氧化樂果乳劑1500倍液噴殺。

  酒瓶蘭的換盆方法

  酒瓶蘭宜在每年春季或秋後換盆換土,基質配製用腐葉土2份、園土1份和河沙1份及少量草木灰。選擇比以前大一些的花盆,倒盆時要保持花卉根部的完整。

  如果根鬚太多,要去除一些老根和死根,對於根部的土團,去除土團的2/3,在新花盆內鋪一些土,然後將處理好的花的根部放入新花盆內,添入培養土,澆水,遮蔭一週後再澆水促進新根生長。

  脫盆方法: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後,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餘的土壤脫落。

  無論上盆或換盆,宜將基部膨大部位露出土外,供人觀賞。花盆以方形或六角形為好,大小深淺要適度,沙盆或釉盆、塑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