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孩是怎麼讀經的
私塾是私學的一種,是中國古代社會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它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它是私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們的先賢留下了無數的文化魂寶,這些經典之作,歷久不衰,萬古常新。它延續了中華文化的命脈,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精英,滋潤了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心田,使他們成為愛國、愛民、愛大自然、愛生活的正道直行的人。
正是因為如此,處在社會轉型的今天,人們十分重視少年兒童道德品質的培養,知識能力的拓展。人們也充分認識到國學啟蒙教育,會成為少年兒童終生享用的精神財富。因此,民間出現了不少類似私塾的讀經熱,讀經夜校,有的學校開了國學課,不少家長自行給孩子增補了讀經內容。據有關權威部門統計,而今參加讀經活動的人數已超過八百萬,而且這個隊伍還在不斷擴大,影響之廣泛,之深遠,之巨大,已見端倪。在這種情況下,瞭解一下我國古代的讀經活動,借鑑一些可行有效的方法,還是有必要的。
古代孩童讀經讀的是什麼書?有“四書”、“五經”;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孝經》等啟蒙讀物;還有如唐詩宋詞、《左傳》、《史記》等。
為什麼倡導孩童讀經呢?因為二三歲至十四五歲的孩童,物慾未染,知識未開,記憶力強,所學即印,耳濡目染,先入為主,潛移默化,陶冶心性,開啟智慧,蒙以養生。十四五歲以前的孩童,對知識的吸附力猶如海綿吸水一樣,極為強大。
私塾是古代孩童讀經的聖地。開學的那一天,學生先要叩拜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而後再拜私塾先生,三叩首。禮成,要設宴款待老師。這以後,每日清晨,當學生還睡眼朦朧時就要到校,先得給孔子牌位行叩首禮,然後再回到各自課桌做功課。
私塾先生開講,先前是有的以《論語》開篇,有的以《詩經》開篇,後來以《三字經》開篇,然後再續講其他內容。有的私塾先生只教字的讀音,然後講,學生念、寫、背記。這類私塾先生強調念、寫、記背,他們認為學生不懂不要緊,只要讀的是好書,儘管讀,儘管背,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生活的豐富,知識的增多,原來不懂的,會自然而然“悟”出其理,解出其義的。
私塾先生講經時,先生念一句,學生跟著念一句;唸完一段,再重新念一遍或幾遍。先生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讀,學生們學著先生搖頭晃腦地放聲念。這邊晃邊讀的過程,不僅使學生的身心放鬆,有時也給孩子們帶來樂趣。
私塾的歷史變遷
私塾是私家學塾的簡稱,古代很少把“私”和“塾”兩個字直接連起來使用。私塾成為一個社會常用詞彙是近代以後的事情,以示與官立或公立新式學堂的區別。古人稱私塾為學塾、教館、書房、書屋、鄉塾、家塾,等等,這些字眼都帶有幾分文雅氣或親情味。私塾學生既有兒童,也有成年人。按照施教程度,人們把私塾分成蒙館和經館兩類。蒙館的學生由兒童組成,重在識字;經館的學生以成年人為主,大多忙於舉業。根據私塾的設定情況,清末學部把私塾分為義塾、族塾、家塾和自設館。義塾帶有免費教育的性質,以出身清貧家庭的子弟作為施教物件。族塾依靠族產支撐,屬於宗族內部辦學。族塾往往設在宗祠內,不招收外姓兒童。富家大戶聘請名師宿儒在家專門教授自己的子女,這種私塾稱為家塾。自設館是塾師自行設館招生的私塾,不拘姓氏。過去,私塾多為蒙學程度,以自設館為最多。塾師文化水平懸殊,他們當中既有像蒲松齡、鄭板橋那樣的文化名人,也有不少粗通文墨的腐儒。
作為中國固有的民間辦學形式,私塾有悠久的歷史。人們一般都認為孔子在家鄉曲阜開辦的私學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個有名的大塾師。
追根溯源,私塾是從更早的塾發展過來的。西周時期,塾只是鄉學中的一種形式。《學記》追述西周的學制說:“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當時,學在官府,官師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歸的官員,負責在地方推行教化。
最早關於塾的記載不是出自《尚書》,而是出自商代甲骨文。據裘錫圭先生考證,在殷墟出土的卜辭中,有多處提到了塾。塾在卜辭中作“孰”,兩個字旁為上下結構。不過,商代的塾不是教育兒童的場所,而是宮門側之堂。塾是怎麼得名的?清人顧震福的解釋是:“臣朝君至門外,當就舍更詳熟所應對之事。塾之言熟也,是塾本以熟思得名。”***《隸經雜箸》甲編卷下***
先秦時期,孔子只是諸子中的一子,儒家思想沒有被作為治國的工具使用。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儒家思想被封建帝王定為一尊,變成了重要的社會統治資源。以傳遞儒家文化為己任的私塾從此在社會上站住了腳跟,雖歷經戰亂而綿延不絕。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出現推動了私塾的發展。當時,科舉考試主要是圍繞儒家經典“五經”展開的。明清科舉考試的重心向“四書”傾斜,而“四書”同樣屬於儒家經典的範圍。此外,宋明理學家注重對兒童進行倫理教育,並制訂鄉規民約,推行社會教化活動。宋明理學的興起,促成了族塾義學的興盛。歷代帝王都把教育兒童看成是家長自己的責任,對蒙學只是略加提倡、引導而已。官府從不干預私塾辦學,任憑私塾在民間自由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沒有中斷,長期扮演強勢文化的角色,兼之私塾教育的政治、經濟基礎在古代少有變動,多種因素決定了古代私塾辦學的面貌變化不大。《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成書於不同朝代***南宋、五代、南朝***,它們在流傳的過程中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成為明清兩代最常見的兒童識字用書。《論語》、《孟子》屬於經典讀物,這時,也變成蒙學教材的一部分。私塾歷來實行個別教學,塾師根據不同人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安排課業,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私塾對學生背書的要求特別高,讀書是私塾學生的主要活動。清代,杭州城內著名的宗文義塾在條規中要求學生:“每日讀生書,朗讀百遍。”
對於文化的傳遞、人才的培養,私塾在古代曾經做出過貢獻,它適應了古代社會的需要。但是,到了近代,私塾與社會發展的要求出現了距離,因此,私塾受到社會的質疑。提倡新教育的人指責私塾不開設算術、歷史、地理、格致,知識覆蓋面過窄;教材長期不變,知識老化問題嚴重。顯然,中國要想擺脫被動挨打的局面,不能不發展近代新教育。
1901年,清廷下興學詔,鼓勵地方興學。1903年,“癸卯學制”頒佈推行。1905年,科舉制度被廢除,為興學讓路。教育發展離不開經濟基礎。中國近代工商業非常稚嫩,小農經濟無力為普及近代初等教育提供充足的經費,經濟滯後制約了近代小學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前,兒童在小學的就讀率大致為20%。另一方面,社會上還有大量私塾存在。把私塾與小學問題結合起來考慮,有人發現,轉化私塾可以作為發展近代初等教育的生長點。1906年,學部向各省轉發了江蘇士紳提供的《私塾改良會章程》,支援民間組織私塾改良會。1910年,學部頒佈《改良私塾章程》,鼓勵勸學所對私塾進行改良,調整私塾的課程、教材、教法,促使私塾向近代小學靠攏。20世紀前半期,受政府更迭的影響,近代私塾改良活動時斷時續。從全國範圍看,大致出現了三次私塾改良高潮:1905~1911年,1915~1920年,1930~1937年。在這幾段時間裡,地方教育行政機構加強對私塾的管理,勸導或者逼迫塾師調整辦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