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心間隨筆

  愛在心間,用心去感受愛,用愛去關心人,讓每一個人的心間,都溢滿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當十四年的光陰悄悄地與我們擦肩而過,當快樂天真的我們不再稚嫩,當我們多了一份對未來的憧憬與展望時,可曾想過這14年裡,有一份亙古不變的母愛。

  媽媽的愛,溢滿了我的心間。

  每次,當我的棒棒糖被搶,當我不小心摔倒在地,當我餓了、困了、乏了,我那小腦袋裡本能的反應便是喊上兩聲“媽媽!”。也是每次,當我喊完兩聲媽媽之後,她就像仙女般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就會一下衝進她的懷抱,在這世上最溫暖的港灣中,吐露我的心聲。

  甜甜的棒棒糖被搶走了,媽媽會安慰我,再去幫我拿一根,並告誡我:“那兩個小朋友並不是故意的,你可不能記他們的仇,要學會寬容,還和他們做好朋友。”於是,我便學會了寬容。

  瘦瘦的我摔倒在地,媽媽會微笑著擦***的眼角的淚水,用慈祥親切的口吻說道:“不哭了,媽媽知道你是最堅強的,自己把灰塵拍拍乾淨,勇敢地站起來!”於是,我便學會了堅強。

  當讒嘴的我總喊著餓時,媽媽就會像變戲法般變出許多好吃的,讓我美美的吃上一頓;當愛撒嬌的我說困了時,媽媽總會哼著小調把我帶入夢鄉。於是在那悠揚的小調裡,我也漸漸學會了像媽媽這般去照顧別人。

  這一聲聲的媽媽,勾起了我太多的美好回憶,是她讓我擁有了這快樂幸福的時光,讓我在懵懵懂懂的童年,就在腦海中深深地印下了寬容、堅強與關愛。

  愛是從心底煥發出來的,它博大、無私,它能育人,它更能喚起我們心底的那一份愛。母愛便是它最好的寫照。

  愛在心間,用心去感受愛,用愛去關心人,讓每一個人的心間,都溢滿愛。

  篇二

  愛記得有人說過,母愛很細膩,可是,自從那一天起我感受到的只有嚴厲。

  從小生長在一個書香家庭,我熱愛閱讀。喜歡暢遊書海的感覺,喜歡獲得知識的喜悅,從書本里,我學會了很多,也因此認識了一種叫做古箏的樂器。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開心的日子從此結束了。

  練習是乏味的,練精更是困難。古人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來的確如此,練好一支曲子,需要很長時間。我漸漸鬆懈了,可媽媽卻一如既往的督促我,剛開始我十分聽話,後來便疏懶了,媽媽見我無動於衷,就大發雷霆,一邊說著“學習不是為他人學的,知識是長在自己身上的”,一邊手腳並用的站立在門框邊,身體隨著聲音的不斷增高而顫抖,似乎一陣風就能將她吹走,我見她動了真脾氣,這才緩慢的走到琴邊,一邊想著她的種種劣跡,一邊心不在焉地摸琴。在我印象中,從彈上古箏起,媽媽與我的談話從沒有脫離過它,總是語重心長地說一些有關於古箏家的事,誰不明白她想刺激我,可我就裝作不懂,把她的話當作耳旁風,一隻耳朵進,另一隻耳朵出,從不經大腦思考。

  直到有一天,媽媽在古箏老師家的一席話被我偷聽後,我才真正明白媽媽那深沉的愛。

  老師大概是這樣說的:“這孩子悟性較好,可練的總是不熟,嗯,應該督促她。”媽媽頓了一下,有點欲言又止的樣子,輕輕地說道:“我會盡力的……”

  我偷偷的跑了,回到家我就開始用心地彈著,彈了不知多久,媽媽回到了家,我從她那驚訝的眼神中讀懂她已經知道我偷聽了談話,她近似於自言自語道:“明白就好。”

  事隔已近一年了,我仍然會不時地懶一下,媽媽也會偶爾回一句,但是我徹底改變了我的態度,從心中敬佩媽媽。

  愛在心間,就讓它在心窩中熟睡,永遠不要遠離它的故鄉。

  篇三

  當我讀完《愛如茉莉》這篇課文時,我被映子父母間那如茉莉般平淡無奇卻又芳香怡人的愛深深地感染、震撼了。

  這篇課文記敘的是“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院照顧”這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但是,他們之間每一個眼神,每一句問候,每一聲叮嚀,每一絲牽掛都滲透著濃濃的愛,展現給我們一幅溫暖而又美好的畫面。

  真愛無痕,當陽光灑在映子父母的身上,一切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美好;至愛無言,毫不計較個人得失,有時公眾獻愛的表現卻是貪圖並不真實的讚揚。真愛是什麼?是映子母親為不打擾丈夫而對痠痛的忍耐;是映子父親徹夜守護妻子的耐心;是指間流過的點點歲月;是生命之泉中跳動的滴滴泉水;是火散發的絲絲溫暖;是清風送來的陣陣涼爽;是茉莉話散發的縷縷幽香;是彼此之間心靈的相通……

  生活處處皆有愛,一聲貼心的叮嚀是愛,一次友好的幫助是愛,一絲深深的牽掛是愛……你為殘疾、貧困兒童一次默默的幫助更是愛。

  愛就在每一個人的心間。在這次5·12大地震時,這種隱藏的愛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四川同胞遇到困難、遭受厄運時,所有的中華兒女甚至外國人,都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為自己的同胞撐起一片藍天。如用有力雙臂護住學生的譚千秋老師,三次衝進教室的荀曉超老師,還有用為受難同胞開通生命通道的人民子弟兵……

  愛在心間,世界因愛而美麗,生活因愛而令人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