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人類的生存危機

  土地荒漠化、水資源枯竭、能源危機、溫室效應、白色汙染----五大危機,正在喚起人們的驚醒!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幾十萬年前,當人類還只是森林古猿的時候,地球上鬱鬱蔥蔥,生機勃勃,鳥兒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花兒競相開放,樹木繁茂,筆直地向上豎起。

  終於,人類從森林裡走了出來,一步步地進化:伐木造屋,鑽木取火,大地上出現了人類的足跡。於是,樹一顆顆地倒下,樓房一座座地建起,河流一條條地乾涸,水壩一座座地造起……人類,醒悟吧!我們的家園就快消失了!

  近幾十年來,人類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先進,自認為是萬物之主的人類便因此驕傲自大起來,高喊著“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口號,可誰知道,大自然比人類還要有智慧,大自然創造了人類,並給予食物和養料,可人類還要這樣對待它,好像就是子女虐待父母一般不孝。

  人類總是認為錢是萬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但是實際上卻不是這樣,想必大家一定看過《魯濱遜漂流記》吧,當魯濱遜孤身一人在荒島上時,錢則只是一堆廢銅爛鐵一般,毫無價值,那時的魯濱遜毫無生存機會,但也是大自然賦予了他力量,他才可以在孤島上生存三十幾年。人類,醒悟吧!錢財如糞土!

  地球的心臟是什麼?是森林,森林是有什麼構成的?是綠色植物,正是如此,綠色植物將二氧化碳轉換為氧氣,給人類提供生存空間,而人類將要怎樣對待這些幫助我們的生命?殘害他們嗎?還是利用它們呢?也許,人類的口號該變一變了!

  近幾年來,人類的大範圍活動不正常,嚴重影響了地球的運轉,並對我們人類造成極大的危害,比如席捲整個地球的溫室效應,不正是由於人類大面積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嗎?南極冰山正在一步步地融化,人類在數年之後將被大海所淹沒。還有各地頻頻發生的大地震、海嘯,危及人們的生命,這不是大自然的示威嗎?人類,醒悟吧!大自然發怒了!

  可想而知,沒有了大自然,我們的生活將抱有一切幻想,人類的口號應是“敬畏自然”了,只要我們不亂砍亂伐,不濫殺動物,有節制地開採礦藏,反對戰爭,我相信,地球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人類的生存危機一定會消失。

  我也堅信,我們的子孫後代一定也會過得十分幸福。

  篇2

  無知貪婪的人類啊!不要再只顧自己享受,不要再無度的浪費、無度地開採、無度地狩獵,多少礦產、多少珍奇都毀在了人類之手!誰敢說下一個消失的不會是我們人類自己!

  現在人們只顧眼前的利益,有誰想過人類的未來?誰能夠斷言那些被人類破壞了的環境不會是人類自掘的墳墓呢?

  聽啊!羅布泊的痛哭,青海湖的呼救,不要再浪費水資源了!青海湖正以每年12。1釐米的速度急劇下降,平均每年減少4。36億立方米水,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正在不停地告誡人們:你們很快就沒有水喝了!4月22日—第40個世界地球日,有這樣一組畫面發人深省:6個大學生組成水資源雕塑,中間的藍色人代表“水之女神”,膚色各異代表五大洲的眾人或坐或臥或跪,向中間手捧半杯水的“水神”伸出手臂,作出渴求的姿態,令人驚愕的是水呈現的不是無色,而是紅色!它預示著世界上最後一滴水可能是人類的血液,難道這不是一種嘲諷嗎?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我們的家園在漸漸變暖--冬天越來越暖和,夏天越來越炎熱,如果我們不能善待地球,“溫室效應”將一天天加劇,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氣溫會升到50℃以上。

  由於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目前已經極大地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世界自然基金會倡議希望個人、社群、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援。這項活動被稱為“地球一小時”,目的是讓人們意識到一個小小的動作將會給他們所居住的環境帶來怎樣巨大的影響。

  無知貪婪的人類啊!不要再只顧自己享受,不要再無度的浪費、無度地開採、無度地狩獵,多少礦產、多少珍奇都毀在了人類之手!誰敢說下一個消失的不會是我們人類自己!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個家是全球人共同的家!善待地球,從我做起。

  篇3

  一望無際的海洋,廣闊無邊的森林,大自然把這個美麗而神奇的星球交給了我們人類。可是,人類有沒有善待這個星球呢?

  或許,只有當天不再藍,水不再綠時人類才會悔悟。可到了那時,再多的語言已成空話,人類已深受其害。

  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地球上的最後一抹綠色在電鋸聲中消失,隨之而來的將是全球性沙暴。我們不希望未來有這一天,我們希望永遠沒有這一天。但我們得仔細反省一下,人類究竟幹了什麼。

  的確,核能發電使更多的地方告別了黑暗,先進的工業生產使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可是,你是否看見受諾貝利核洩漏危害的人們臉上痛苦而迷茫的表情?你是否看到兩級的冰山迅速溶化崩塌?當你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場景時,你還在為人類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嗎?我想不會,只會為人類的未來而擔憂。

  據統計,地球上的石油只夠維持30年,煤和天然氣也只夠維持50年左右。一旦這些資源耗盡,我們該怎麼辦?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人類卻用***去 招待 它們。旅鴿、渡渡鳥、巴釐虎 一個個觸目驚心的名字,它們滅絕了,不會再出現了,可我們不希望在這份滅絕名單上添上 人類 二字。

  當春天來臨時,再也聽不到回家的候鳥為我們報信,早晨是一片陌生的寂靜。 這段話出自美國作家卡森的作品 《寂靜的春天》。難道人類希望這一切變為現實嗎?

  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由於海平面上升,科學家預計在50年內這個國家就會消失在浩渺的太平洋中。目前全國已有一半人口懷著沉痛的心情逃往異國他鄉。

  50年後,吐瓦魯消失了,100年後、1000年後,人類將何去何從呢?

  我希望,人類的生存危機將永遠停留在紙上,因為地球,就目前來說是惟一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我希望人類不要幹破壞地球生態環境這種慢性自殺的蠢事。

  
看過的人都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