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隨筆呢?你知道嗎?隨筆這類文章,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隨筆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隨筆是什麼

  隨筆這類文章,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寫法上,它們往往旁徵博引,而不作理論性太強的闡釋,行文縝密而不失活潑,結構自由而不失謹嚴,因此,富有“理趣”是它們的突出特色。

  閱讀這類文章,要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和風格,提煉作者的主要觀點品位妙語佳句,還要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寫隨筆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沒有任何的負擔,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筆的形式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也可以對同類事進行綜合議論。隨筆也不受字數的限制,短的幾十字,長的幾百字,篇幅長短皆由內容而定。

  寫隨筆最重要的是要表達出寫作的意圖:或者是一種快樂的心情,或者是一點小感悟,或者是一個新觀點……總之,如同鄰家大嬸般親切與平易近人。

  生活隨筆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觀點、新發現……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寬廣,時時處處事事都可以寫成文章。

  “五四”新文學時代,現代隨筆的創作繁榮一時,但“隨筆”的命名與內涵尚未及統一,隨筆這一文體便被左翼文學排斥至文學邊緣。這給當代隨筆的文體研究帶來了一定困難。從現代隨筆的濫觴、朱自清的“散文觀”、周作人和魯迅的“隨筆觀”等角度入手,在現代散文眾多的命名中尋找隨筆的源頭,以期為當代隨筆的發展提供可資借鑑的依據。

  隨筆的分類

  記敘性隨筆

  記敘性隨筆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的片斷或作者的偶然經歷,基本內容是敘事寫人。隨筆的主旨是寫情見性,它的抒寫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觀感受,有時直截了當說出,有時是隱藏在文字背後;它描寫的往往是人人類似經歷的平凡小事,但經過你仔細體味後,會使你察覺世俗風情、感悟人生道理。

  議論性隨筆

  這類隨筆又叫“隨感”或“雜感”。所謂“隨”,有隨手記下而非刻意為文之義;所謂“雜”,是指內容廣泛,包羅永珍,大至社會問題、人生哲理,小至身邊瑣事,風花雪月,鳥蟲寵物,校園風情,學習心得,書籍品評,親人友人,無可不寫。但隨筆的重點還是個“感”字,作者要有感而發,哪怕是一點思考、一點感受、一點閃光的意念都可帶到文章中去,不擺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種隨意漫談的風格。

  說明性隨筆

  黎先耀寫人和自然關係的隨筆《天之驕子》,著筆於形態各異的自然景觀,表達自己熱愛大自然的情趣,著力加強人們的生態意識。因此,說明性隨筆不同於純粹的說明文,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帶有鑑賞的性質,有時則借物抒懷,另有寄託。模山範水,往往以片斷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態準確形象地描繪出來。練習這類隨筆,要以精細而敏銳的觀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筆調輕靈,不刻意為文。正如王國維所說的那樣:“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怎麼寫隨筆

  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除了定期的大作文訓練之外,平時寫“隨筆”無疑是記錄生活感悟、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下面就結合高一學生的寫作實際,用同學們的習作例項來談談如何寫隨筆,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裨益。

  一、什麼是隨筆 隨筆是隨意而談、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一種文學樣式。它的題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廣泛,生活的見聞、往事的漫憶、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評,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學習、旅遊見聞、史話傳說、掌故軼聞等等,無不能作為隨筆的材料。在寫法上,隨筆往往旁徵博引,不作理論性太強的闡釋,行文縝密而不失活潑,結構自由而不失謹嚴。簡言之,隨筆就是在看似信手拈來的材料中談自己的一得之悟。當然,這些材料也必須是有一定意義、能給人以教育和啟迪的。

  二、高一新生應該寫哪種隨筆 上面對隨筆的界定似乎太駁雜,作為一名高一新生,我們應該或者說適合寫些什麼內容的隨筆呢?筆者以為,適合我們的隨筆大概有兩類:

  一、生活隨筆。 生活中,總有一些令我們感觸很深的事情或者相對重要的事件,我們就試著把它們記錄下來,這就是生活隨筆。寫這種隨筆,一來可以作為我們心路歷程的一個實錄,作為回首往事時的一份珍貴資料;二來可以讓我們養成注意觀察生活的好習慣,為高考寫作奠定基礎。

  二、讀書隨筆***或稱之為“讀書筆記”***。 一個人,不可能什麼事情都直接經歷,所以通過讀書獲得間接經驗就成為豐富人生閱歷的重要途徑。高中生讀書的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看書不能走馬觀花,而要認真解讀他人的優秀作品。閱讀優秀作品的,我們要有意識地透過文字的表面,看人家是怎樣組織語言、行文、表述思想的。閱讀過後,掩卷深思,肯定有很多想法——或者是被文字傳遞的情感打動,或者對書中人物的經歷、道路產生共鳴,或者被文章的敘述方式所吸引,或者被優美或深沉或華麗的語言所震驚。這時,就需要用你的文字記錄下這些感受,開始可以是零星、邏輯不通的,但只要有思想的火花就好,可以記錄或描述下來。

  如果你沒有上面所說的各種體驗和感受,那也沒有關係,就把你看過的文字用自己的話概括、轉述出來。這樣做一則可以鍛鍊你的文字表達能力,二則可以把推敲過的語段在考試規定的時間內移植到作文中,從而省去了很多考試中的時間,文章質量也自然提了上去。

  三、寫隨筆的態度——“隨意而不隨便”

  對於寫隨筆,同學中有兩種看法:一是不當回事。“不就是隨便寫寫嗎?”順手塗幾筆,交差了事。二是太當回事。既然隨筆是散文的一種,散文要求形散神聚,從選材、構思到表達,都得刻意求工,中學生活貧乏,底子又薄,怎麼寫得好?還未下筆就憂心忡忡,自然寫不出好作品。

  據筆者看,兩種態度都有所偏頗。隨筆者,隨手筆錄,隨意而寫。記事抒情,夾敘夾議,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完全不需要太“絞腦子”。只要認真對待,一定能寫好。但隨意不等於隨便,不把心思放在上面,不認真觀察生活、思考問題、磨礪文筆,也是寫不好的。隨意而不隨便,這是我們對待隨筆的正確態度。

  四、寫好隨筆的一個方法——修改 寫好隨筆的方法有很多,這裡只談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善於修改。隨筆不應是簡單地記錄或描述***這樣的隨筆只能是未經雕琢的璞玉***,需要我們進行打磨。我們寫隨筆的目的,就是用書面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寫文章是給別人看的,與別人進行書面交流。而文章,都不是一寫就行,而是反覆琢磨,反覆修改才成的。如果不認真修改,作文中有許多毛病,就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也許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的作文寫得不錯了,不需要修改,還有的同學懶得改,這都是不對的,修改文章是為了從原來的好到現在的更好,多改幾次,會越來越好。古人就有“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的詩句,說明不論寫文章的水平高低,寫完後都有不十分令人滿意的地方。好文章的標準是沒有止境的,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重視文章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