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階段如何才能學好語文
語文是和我們聯絡最為緊密的學科,從我們出生就時時刻刻接觸著語言文字,態度決定一切。想要學好語文,就要喜歡甚至熱愛它,否則,語文就變成一門枯燥無味的拉分學科。德國的朋霍費爾說過:“如果數理化學不好,那僅僅是落後。如果母語學不好,缺少人文素養,那就是愚蠢了。”語文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端正態度,培養興趣在我看來是學習語文的第一要物。
一、樹立一箇中心:高三語文,我學習我快樂。
語文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學出來的。“教”的語文是死的,它解讀的是符號程式碼;“學”的語文是活的,它導向的是文字以外的文人品質。前者是“小學”,後者是“大學”;前者是“學我”,後者是“我學”。“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語文學習絕不僅為了考試,為考試而學習,考試未必出成績;為喜愛而學習,考試成績往往出人意料。著名人本主義教育家羅傑斯說:“凡是教師能夠講述的,能夠傳授的知識,多半是死的、凝固的、無用的知識;只有學生自己發現、探究的知識,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識”。恆心無價,信心無敵,樹立起“高三語文,我學習我快樂”這面旗幟吧,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堅持兩項原則:“生活+快樂”原則與“勤學+會用”原則。
先說“生活+快樂”原則。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文學習就是要引來生活的源頭活水。美國教育名家華特?科勒涅斯說,“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試想,如果王勃沒有交趾探父之旅,那麼,“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佳勝景怎會棲息在詩人的筆端。如果魯迅真的“躲進小樓成一統”,那麼“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萬端感慨怎會流淌在鬥士的心間。
高三語文學習切忌單調枯燥,機械重複的知識積累勢必造成學習疲憊,效果可想而知;廣闊生動的語言環境與語言實踐相結合才能激發考生的興趣,真正提高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如結合高三百日動員大會要求,學寫百日誓詞;結合週一主題班會寫出不同主題的開場白與節目轉換的串臺詞;結合學生中浪費現象嚴重、早戀成為時尚現象,學寫委婉勸告等等。考生可以看看近幾年語言表達與運用題,考查的語言材料多來自現實生活。因此與其將精力花在猜題押題上,不如結合自己平日豐富的生活實際進行必要的訓練,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蒐集一些頗有新意的題目,如擬寫廣告語、即景對聯等,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體驗中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這往往更能達到預想的目的。
寫作文讓很多同學頭痛,這是傳統作文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因為它總是以僵硬命題、居高臨下的姿態示人,讓學生漸漸地失去寫作的衝動。考生如能自備一個札記本,記下並感悟身邊發生的件件小事,日積月累,你就會不斷體驗寫作的快樂,作文能力自然提高。例如,當你課堂上想睡覺,那就談談課堂上睡覺的危害吧,這時你肯定會有感而發。想說什麼就寫什麼,在快樂中寫作!當你遲到了,寫檢討書肯定不樂意,那就寫一份說明書吧,詳細說明遲到的原因及遲到帶來的影響,以督促自己下次不再遲到。其實,寫說明書就是在訓練寫作能力,並且是在快樂中寫作,因為這樣分析是為了警示自己下次不再遲到。這樣的作文之路,樂在其中!當你如此快樂的寫作,快樂的生活時,成功離你還會遠嗎?
再說“勤學+會用”原則。
這裡有兩個古人關於書的小故事。
一個是借書。《宋詩別裁集》記載,歐陽修幼年家貧無資,母親鄭氏用蘆葦在沙地上教他寫字、畫畫。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鄰居一富紳家藏難得一見的宋刻本《史通》。少有美名的歐陽修借來後,一直未還。富紳催要,歐陽修說沒借呀!後來富紳將官司打到縣衙。縣官審案質問歐陽修為甚借書不還。歐陽修說,《史通》我家確有此書,但那是我的,不信我可以當堂背誦,他若說出書裡的子醜寅卯那書便是他的。富紳藏書只是附庸風雅、裝點門面,哪裡說得出所以然來,官司自然落敗。後來歐陽修還了書,順帶捎上兩句:“兀自搶公愛,只因讀書痴。”這個故事諷刺那些有書不勤讀卻故作高雅的人。
還有一個背書。出自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說是一位屢試不中的秀才遇事總要翻看隨身帶著的書本。一次外出,遇到一個半步多寬的水渠。那秀才放下行囊取出書來檢視如何過去,翻書半日不見書上交代的法子。著急之時來了一位耕種的農夫。農夫問秀才為何著急,秀才道出原委。農夫樂了,說,“你跳過去不就得了?”秀才於是雙腳起跳,“噗通”落入不深的水中。農夫示範,一隻腳跨步一躍,輕鬆地就過去了。那秀才不願意了,大嚷:你怎騙人?書上寫的“雙腳起跳曰跳、單腳起跳曰躍”,你應該告訴我“躍過去”而不是“跳過去”!可把農夫鼻子氣歪了。這個故事諷刺那些只知死讀書、不會用、不知變通的人。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內容龐雜,考查的知識面廣闊而系統,而且考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就決定了我們要勤奮,勤學,勤練。做到眼勤、口勤、手勤。多年來,我總會要求全班同學每人準備一本摘抄本,隨聽隨看隨記。尤其是堅持多年的“課前五分鐘演講”。高一、高二以海闊天空的時事演講為主,採擷社會熱點焦點,捕捉生活時尚風尚,目的就是引入源頭活水,讓學生在“天光雲影”中流連徘徊。諸如綠色奧運、e世界、T舞臺、範跑跑、樓歪歪、最美媽媽、最牛官話等等,話題無所不包,我們稱之為“時尚速食”。具體要求:熱點+剖析。高三則及時地切入考試知識點,諸如別字大觀、成語辨析、詩詞鑑賞、讀書要訣這一類知識,讓高考知識熱點、重點、難點、易錯點在不斷的反覆中鞏固深化。
勤學之後就是會用。經常有同學發出這樣疑問:以前我的語文成績還不錯,為什麼到高中突然感覺語文很難學?為什麼其他學科學起來得心應手,語文用功也不少,可收效甚微?到底怎樣才能儘快提高語文成績?學生拼命用功,拼命想考出好的語文成績,但越是發急就越難以湊效。這就是陷入了雖勤學卻不會用的怪圈。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很有道理的,我們不但要閱讀,還要和寫作聯絡起來,因為寫作能加強記憶、整理思維、提高認識。閱讀也不能僅僅瀏覽,你需廣泛摘抄詞語、警句、俗語、名人名言、精彩語段,還需錘鍊概括、評析、鑑賞等能力。常堅持,你的閱讀量上去了,寫作能力也自然提高了。
再如,現代文大閱讀是很多考生失分的“強項”,從人物形象到寫作手法、從細節刻畫到主題把握等等的考查,主觀性非常強。考生自己給出的答案與標準答案相去甚遠,因此致使很多考生望而生畏。其實一些考生在做題時總是習慣用自己的認識去代替考題文字的陳述,這是答題總與答案有較大距離的重要原因。我們要明確,考試考的是對作品的“分析”“理解”,“分析”“理解”不是寫“讀後感”,你不能離開文字獨自闡發,你得忠實於原文,很多答案常常從文中的關鍵語段摘取。你要通過比較自己的語言與參考答案的語言,找出差異所在,“以文解文”,你要把它當作解讀文字的原則加以遵循。
三、掌握三種方法: 建好“錯題本”;編好“規律口訣”;做好“知識保溫”。
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曾經說過:“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我們的古人也說過類似的話:“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愛因斯坦有一個著名的公式,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確***+Z***不說空話***。都是強調方法的重要。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發展委員會編著的《學會生存》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科學的方法並非高不可攀的,下面就結合高三學生學習語文的實際介紹三種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1、建好“錯題本”。
我們學生在學習中都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同樣的一道題,前面做過,可隔了沒多久再考,錯的還會再錯,包括一些學習尖子。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建立錯題本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錯題本是對學生自身各類知識錯誤的系統彙總。翻開它,你學習上各種知識型別的錯誤就直觀的呈現在面前。這樣你就可以更有針對性的改正錯誤,解決問題。
錯題包括做錯和做題過程中你有點猶豫、拿不準的題目。建立錯題本的確需要花一些精力,尤其在剛開始階段,但它是使你的學習更加有效的最佳法寶。無論是平時練習還是各類考試,及時整理錯題是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錯題一定要當場徹底消化並對錯誤型別分類,比如:讀音錯誤,書寫錯誤,審題錯誤,概念不清,思維混亂等等。把錯誤型別用紅筆寫在這道題的旁邊,讓它非常明晰的呈現在你眼前。千萬別耽擱,一耽擱下來十有八九就會忘了。
錯題本不是把做錯的習題記下來就完了。同學們要經常在空閒時間或準備下一次考試時,拿出錯題本,瀏覽一下,對錯題不妨再做一遍,這樣就使每一道錯題都發揮出最大效果,今後再遇到同類題時,會立刻回想起曾經犯過的錯誤,從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題不能錯兩次,同一類題目不能錯兩次。
2、編好“規律口訣”。
口訣記憶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記憶方法。將一些抽象的概念、知識用簡潔的語言編成口訣,使之形象化。一旦記住,終生難忘。下面是有關語文學習的口訣:
區別形近字戌、戍、戊、戎的口訣:“橫戌Xu點戍shu戊wu中空,十字交叉讀作戎rong”。
《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18個虛詞口訣:“於***與***焉何其若,因為所以則而且,乃之乎者也。”諧音:語嫣何其弱,因為所以則而且,乃之乎者也。聯想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頭號美女王語嫣,何其弱不禁風,為什麼身體會這麼弱呢?解釋一下,因為——所以——則——而且——這叫什麼解釋呢?簡直就是之乎者也一樣的廢話。
虛詞“之”用法速記口訣:“指代一三動,標誌主謂音。”拆解分析就是:“之”可做第一、第三人稱代詞,可做動詞,可以是賓語前置的標誌,可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還可以湊足音節。
虛詞“而”用法速記口訣:“你的修假並因轉承遞”。諧音:你的休假病因專程遞。聯想:你生病要休假,病假要寫明病因,專程遞給你的班主任。
文言文翻譯口訣:古文翻譯,有其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難解句子,則需心細。照顧前文,聯絡後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要求做到,合情合理。 詞不離句,緊密聯絡。跳躍句子,補出隱意。 加上括號,表明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據慣例。 常見虛詞,沒有定意。對待之法,因句而異。全篇譯完,還須仔細。句句流暢,古今統一。
修改病句口訣: 修改病句有訣竅, 方法步驟要記牢:基本成分先找找,主謂賓語是否少; 成分不缺看搭配,主謂動賓可搭好; 搭配恰當看句子,重複之處不能要; 次序不當須重排, 用詞不妥應換掉; 再看邏輯亂不亂, 自相矛盾不可靠;感情色彩別弄反,事情次序別顛倒;對症下藥細推敲,信手亂改不可靠。
寫作的口訣:考場作文不怕難,看清材料細分辨。聯想古今中外事,觀點感情貯筆端。議論文,最佔先:事例多,份量滿;家事國事天下事,和諧社會大自然。散文小說也不錯,精彩動人意深遠。敘描議抒綜合用,愛憎分明有觀點。成長過程感悟多,“我”字文中須體現。要想人事有看點,細節描寫莫嫌煩。閱讀積累靈活用,創新思維可借鑑。首尾呼應不可少,數次點題記心間。
作文“三怕”“四貴”:一怕不新鮮,老生常談惹人煩。二怕平又淡,索然無味催人眠。三怕不精煉,拖泥帶水車軲轆轉。一貴新,讓人長精神。二貴奇,引人入勝著了迷。三貴深,發人深思動人心。四貴精,增減修補不放鬆。
3、做好“知識保溫”。
古人提倡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對高三學生備考,尤其是後期衝刺,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在高考中,我們學過的知識點分為必考點、常考點、輪考點、暫時不考點四類。試題是分層命題的,一般分為基礎題、中檔題、提高題。基礎題主要是送分題,目的是淘汰那些基礎極差的學生;中檔題,主要是概念、方法、技巧性試題,要求多數的考生都能較好地完成;提高題,主要是為那些有潛能、思維靈活的學生準備的,是選拔性考試拉大考生間距離的題。高三學生只要搞定基礎題與中檔題便可拿到一般本科的通行證。然而,目前市場上各類教輔書籍打著“名校名師”的旗號,其實多半是“剪刀+漿糊”,加大了學生學習負擔,干擾了學生的正常學習計劃。奉勸家長和學生們千萬別迷失在這種假象裡。要保持自我,應該多做高考真題,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對知識點進行分類鞏固,在鞏固中提高,做好“知識保溫”。
所謂“知識保溫”就是對以往學過的知識進行再鞏固。經過長時間的緊張複習,考生身心俱疲,一些考生還容易產生知識遺忘現象,對以前有印象的或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又淡忘了。因此,原來複習的東西、考過的試卷不能丟,要妥善儲存,要保持一定的“溫度”。考生在每次考前都要對相關內容進行再複習,把主幹知識梳理清楚,加深印象。當重溫這一切後,就象春晚前的一次次彩排,以確保你閃亮登場時萬無一失。
前輩曾說:苦盡甘來,越是接近成功,道路便越艱難。拿破崙說:“最困難之日,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時。”謹記:人生有一種精神叫亮劍,有一種信念叫執著,有一種經歷叫做拼搏。拼搏,五百年換來一次擦肩過,莫讓青春空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