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臉譜課後反思

  教學反思有完善教學設計、改進教學行為、提升教學能力、促進專業發展的基本功能,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因素。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唱臉譜》這篇課文是歌曲,活靈活現地展現了豐富多彩的臉譜文化,熱情洋溢地讚美了這種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樣式。

  這篇課文用近乎白描的語言形式寫出來,通俗易懂,無論是誦還是讀,都朗朗上口。

  教學一開始,我帶領大家欣賞《唱臉譜》,品一品其中的韻味,從而激發學生對京劇的興趣。隨後由課文第一小節外國人對中國京劇的讚美,激起學生自豪感。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學,並提出自學要求:課文講了幾種臉譜?每種臉譜各有什麼代表意義?在學生自學學習的基礎上,又引導學生合作探討,再交流彙報。最後拓展延伸,讓學生交流自己對京劇的瞭解,或交流自己家鄉戲曲特點,從而激發學生對戲曲藝術的興趣,感受戲曲藝術的韻味及魅力。

  本文通過介紹臉譜,但又不能單單停留在圖案要神奇上,而是從臉譜帶出了許多歷史故事,如竇爾敦盜御馬、關公戰長沙等。但在教學中,因為受學生知識面的影響,對這些歷史故事學生知道寥寥無幾,導致本節課留有遺憾。

  篇二

  《唱臉譜》是人音版第15冊第三單元的學唱歌曲。本單元是感受、體驗我國國粹戲曲——京劇藝術。本節課是學唱歌曲《唱臉譜》,近年來,一種創新的音樂體裁頗受關注。這種新的音樂體裁就是“戲歌”。而在戲歌中,《唱臉譜》又是流行最廣、頗有影響的一首佳作。

  在教學匯入部分,我播放瓊劇讓學生感受、體驗海南戲曲的音樂及觀看瓊劇的舞臺表演,從而引出京劇。在簡單的介紹京劇後,進入歌曲教學。學生開始對這種體裁的歌曲不是很樂意接受,我在播放示唱或範唱中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學唱中,讓學生認識到外國人對京劇的稱謂開始,用外國人的眼光來先讚揚我國的京劇藝術:“美極了、妙極了、簡直OK頂呱呱!”然後,從各種人物的臉譜入手,進一步誇獎其生動形象,以讚美京劇藝術之出神入化、引人入勝。全曲用京劇曲調譜寫而成。唱出了我們為傳統藝術品種——京戲而驕傲和自豪的感情。

  在演唱表演中,採用男女生分組的形式進行教學,女生唱第一部分,男生唱第二部分。找些膽子大的男生上臺走一走臺步,其餘學生在臺下演唱。

  雖然在課堂中,學生表演很靦腆。但個別學生表演都很不錯,以後在這方面應多加訓練,相信以後的教學將會事半功倍的。

  篇三

  《唱臉譜》一課,活靈活現地展現了豐富多彩的臉譜文化,巧妙地將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充滿了京腔京韻。品味京劇的韻味,獲得審美體驗,激發學生對京劇這一國粹以及對戲曲音樂的熱愛,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一、課前準備要充分。因為本課內容離學生生活實際比較遠,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因此課前,我首先讓學生收集有關京劇臉譜、課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相關資料,開闊學生的視野,感受豐富的臉譜文化。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另外也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同時,在課前瞭解哪些孩子會唱這首歌詞。

  二、利用課件、圖片教學。教學時,通過課件、圖片介紹京劇臉譜的譜式並讓學生在課文中去對照著找原型,使學生對京劇臉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利用課件、圖片交流京劇的由來,臉譜的顏色所代表的含義等讓學生獲得了一些基本的藝術知識及其各方面的藝術能力。

  三、教學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唱。這首歌詞詞句對仗,富有濃厚的京腔京味,適於朗讀。因此,在教學時,我安排學生採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在朗讀中體會語言特色,體會文章的音韻美。同時,輔助以唱歌詞,因我班有部分學生會唱這首歌,於是我利用這一契機,放出原唱,讓全班學生跟唱,於是,學生在幾天內都特別喜歡唱這首歌,整個教室沐浴在濃濃的京腔京味中,學生在唱中也感受京劇的韻味,受到情感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