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融資培訓心得體會
融資簡單通俗地說就是把別人口袋的錢變成自己口袋的錢,這樣理解,融資涉及的面就非常廣了。接下來小編給你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為進一步拓寬公司投融資管理團隊的運作思路,提升團隊的整體業務水平,也為確保公司融資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專案運作資金的安全與順暢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援,近期公司安排公司相關人員參加了由國家發改委培訓中心舉辦的“十二五”時期重點領域投資專案申報、資金籌措、拓寬融資渠道及風險管控專題培訓班。此次培訓班邀請了眾多國內在專案投融資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重點對地方政府可持續融資問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創新融資案例分析、融資平臺債券融資實務、可行性研究、專案核准及資金申請報告編寫、專案風險管控等相關內容進行了精彩講授。在此過程中,參加培訓的人員著重在公園未來BOT專案的操作流程與風險控制方面得到了一些啟示,也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特許經營權期限的確定特許經營權期限是BOT協議中的關鍵部分,其直接關係到公園與投資方的利益分配,如果期限偏長,則公園的利益受損;如果期限偏短,則影響投資方的利益,進而導致融資方式失敗。因此,在具體確定特許經營權期限的決策中,要具體考慮時間指標和經濟指標,並可以主要從公園和投資方的特許經營期收益現值模型來考慮:投資方的特許經營期收益現值要不低於專案簽訂時各方認可的預期回報率;公園2的特許經營期收益現值應該不小於零。以此原則取得的特許經營期一般是一個範圍區間,具體的期限確定還取決於簽訂專案時雙方的談判博弈。
二、創造良好的專案建設環境BOT模式並不是靈丹妙藥,由於其內在的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如果缺乏必要的支援性條件,此類專案是無法取得成功的。BOT專案的建設需要參與方的積極配合才能取得成功,公園應當研究BOT專案適用的法律檔案,積極為專案建設提供各種條件,幫助專案承辦人完成準備工作,為專案的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三、專案運營管理模式BOT專案完工後,投資方可以直接管理專案,也可採用委託代理方式管理專案。在專案經營和管理上,公園和投資方的目標取向存在差異,容易引發一些矛盾。不論採用哪種管理方式,如何既能使公園享受專案帶來的益處,又能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是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公園在確立實施BOT專案初期,就應該取得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援,並在專案運營全過程中充分運用政府監管的力量,保證專案健康、有序、持續地為公園的整體運營服務。四、規範合同文字BOT專案融資操作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目前國家尚未出臺一部專門針對專案融資的法律法規。實際工作中,目前主要參照《合同法》、《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操作,由於專案雙方操作人員法律意識和專業結構參差不齊,3其操作程式、內容和方式往往差別很大。
這樣一來,使得本身具有很強專業性的BOT專案融資方式,由於缺乏科學規範的操作細則,使合作雙方的隨意性增大,加大了合作雙方溝通交易成本。再加上BOT專案合同期限較長,合同中不但要明確甲乙雙方在專案建設期間的權利和義務,還要明確甲乙雙方在專案完成後使用期間的權利和義務。所以公園要加強同投資方的多方溝通,在專案簽訂期就規範合同。五、收益權、所有權與成本、風險分擔由於公園建設資金緊缺,“求資若渴”的狀況往往造成公園的BOT專案在特許權協議中遵循“成本加分紅價格”的原則,即在一定的條件下,價格將根據成本而調整,並確保投資者的利潤回報。這不僅帶來了高額的固定回報,同時還使投資方面臨的市場風險減到了最小程度,投資方在特許經營期獲利很多。但特許經營期滿如何保證專案設施完好移交,卻沒有現行法律條文可供依據,整個專案呈現收益與風險分擔嚴重不合理狀況。公園BOT專案有穩定的投資回收期及較高的收益率,公園應充分利用此優勢處理好BOT專案的收益權、所有權與成本、風險分擔問題。公園可適度投資,成為BOT專案股東,直接參與專案建設和經營,確保專案設施在特許經營期滿後的完整移交
篇二
一、金融市場
“經濟學只能解決一個經濟實體的問題;博弈論闡述了兩個經濟實體之間的合作或對抗的機制;而金融學則解決三個或多個經濟實體之間利益分配的問題。”可見在金融市場活動中,我們要遵守另一套遊戲規則。
首先看看金融市場有何與眾不同吧。在實物交易的商品市場上,一物品最後的價格是由雙方的供求關係所決定。而在金融市場上,資產的價值卻是由投資人對資產的預期所決定的;實物交易市場上傳遞的是買賣雙方關於商品的供求訊息,這能幫助人們更好的滿足自身的需求,而金融市場上傳遞的是關於資產自身價值的資訊,這能幫助人們對資產進行更準確的預期。
由此看來,預期在金融市場中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它決定了金融市場上所有的資產的價格。這裡就引入了一個重要的概念“有效金融市場”,因為它能直接影響人們的預期。這是一個理想的概念,在這種市場上,關於某項金融資產的相關確切資訊,能夠“有效地”、“及時地”、“普遍地”傳遞給每一個投資人,幫助投資人建立或修正原先的預期,而這些變化最終會體現到資產的價格上去。在這種市場上是無套利均衡的,可是之前就說過這是一個理想但不現實的概念。換而言之,就是現實的金融市場是不均衡的,有利可圖的。當然這也正是如此多的人在金融市場上奮鬥的原因。
金融市場上的這套遊戲規則影響了金融市場上的各個方面。比如資產資本定價,人們加入了預期收益和風險,這都反映了人們對資產的預期;投資人的理性被認為與投資收益無關,這是因為預期並不是由理性決定的;M&M定理認為公司價值是由資產的盈利能力決定,而不是股本結構和融資方式決定,因為真正影響人們對公司定價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金融工程學》書中,還有這麼一句話我認為也是金融市場規則的一部分“兩項具有相同的無法消除的風險的資產應該給投資人帶來相同的收益,也因此應該具有相同的價格”。在這個規則下,無風險套利被避免了。人們對收益和風險的預期對資產價格的影響便統一了起來。
金融市場有貨幣資金融通功能、優化資源配置功能、風險分散功能、經濟調節功能、綜合反映功能。都是通過金融市場那一套機制和規則來實現的。
二、資本資產定價
“市場上不存在無風險套利的機會”,可見風險和收益是始終聯絡在一起的。我們引入一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來描述風險和期望收益之間的關係。毫無疑問,一種資產的期望收益與其風險之間應該是正相關關係。往往只有當風險資產的收益可以補償其風險的時候,投資者才會持有該風險資產。
金融學家引入貝塔係數來描述CAPM:E***R***=Rf+β*[E***Rm***-Rf]***某種證券的期望收益=無風險利率+證券貝塔係數*市場期望收益率與無風險利率的差***。我們可以用證券市場線***SML***來通過圖形描述CAPM。直觀的看CAPM模型中的證券市場線是具有線性特徵的。我們可以通過投資組合和某投資項在證券市場線上的分佈來證明。
假設某證券S的β係數為0.8,,由於定價偏高,而位於證券市場線的下面。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一個投資組合,該組合由20%的無風險資產和80%的β係數為1的某種證券組成,從而複製與S完全相同的β係數。然而這個投資組合落在證券市場線上,即在相同的β係數下,該投資組合具有較高的期望收益,所以它優於證券S。這種情況下,人們不會願意持有證券S,這會使這種債券價格下降。這樣的價格調整會使得證券S的期望收益上升,直到位於證券市場線上為止。如果定價偏低的證券同樣會由於同樣的原理,而變動。如果證券市場線本身是一條曲線的話,那麼很多證券將被錯誤的定價。在處於均衡狀態下,只有當證券的價格變化是證券市場線成為一條直線的時候,所有的證券才會被合理的定價。換而言之,CAPM模型中的證券市場線是一條具有線性特徵的線。
正是因為SML具有線性特徵,所以各投資組合之間的風險和回報的比例始終存線上性關係。由此CAPM定理認為在有效金融市場上,任何投資組合都是位於資本市場線***CML***上的不同組合。
CAPM模型是我們研究風險與期望收益的一種廣泛的模型。但它是有很多約束條件和侷限性的,比如CAPM模型中的β係數有可能時時刻刻在發生變化,因此通過一個固定的β係數測算出的預期收益時,我們可能喪失了在未來接受新資訊,並對β做出調整的機會;對於未來現金流或者預期收益的估計的正確性完全取決於決策者的主觀判斷;淨現值法本身有嚴重缺陷的,我們應該用“對衝法”來決定專案的取捨。
三、企業戰略
對於企業戰略,我感覺比起金融市場,資產定價更實際點,畢竟後者一個是虛擬市場,一個是理論模型。企業戰略思考的是如何創造價值,這是每個企業必須解決的實際問題。
決策最大的敵人是什麼?是不確定。在面臨諸多未知因素下,要做出最優決策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能做的只有努力尋找更優決策。“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克服不確定性的方法之一,就是獲得更多的新資訊。”書中給我們指了這麼一條路,並提出了兩個具體的方法“研究探索或者觀望等待”。我個人認為研究探索是較為積極的方法,企業可以抓住主動權,來創造新的價值。而觀望等待,相對就比較保守了,只能等市場對不確定性給出合理定價的時候,才能對其他事物和資產進行定價。另外還有一種我在其他書上看到的叫“蒙特卡羅模擬法”的分析方法,它試圖更進一步地對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建立數學模型,這種方法來自於歐洲著名的卡西諾***,該方法在分析投資專案時採用的是人們分析賭博策略的技術,而這種方法一般是由計算機模擬進行的。
正確的決策是為了讓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企業價值的創造是為了提高企業自身的價值,而為企業定價的是誰呢?在金融市場上,是投資者在為企業定價。又回到上面金融市場所說的,投資者為資產定價是由投資者對資產的預期決定的。所以企業要創造更多的價值,就必須讓投資者對自身有更好的預期。在這裡企業用的方面就有很多比如收購兼併。
在收購兼併一節,書上有兩個結論“增強企業運營能力,會降低公司股票的波動率”,“增強公司在市場上風險暴露的水平,會提升公司股票的波動率”。這是圍繞波動率來討論的。但在我看來對於企業價值的創造,我們應該考慮經營能力和市場不確定性。只有在企業有高的運營能力和高的不確定性的時候,企業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資源優勢。高的運營能力,低的不確定性,無法充分發揮企業能力;而低的運營能力,高的不確定性,則會增加企業的虧損概率。投資者對於企業定價主要還是通過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的預期決定的。收購兼併的最終目的,還是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從而提高投資者的預期,從而提高企業價值。當然,收購兼併只是一種手段,能否創造價值還是要看效果的。而且,很不幸的是在所有收購兼併的案例中,失敗的比例遠遠高於成功的。成功還是失敗,最終還是取決於收購兼併是否合適。
對於資產來說,有風險定價,對於企業而言,要做的就是風險管理。企業風險管理的基礎性前提是每一個主體的存在都是為它的利益相關者提供價值。所有的主體都面臨不確定性,管理當局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在為增加利益相關者價值而奮鬥的同時,要確定承受多大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可能會破壞或增加價值,因而它既代表風險,也代表機會。企業風險管理使管理當局能夠有效地應對不確定性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和機會,增進創造價值的能力。書中對於企業的風險管理主要是分為主營業務收入的風險和非主營業務的不確定性這種概括我感覺是籠統的。我認為企業面臨的風險主要有投資風險、經濟合同風險、產品市場風險、存貨風險、債務風險、擔保風險、匯率風險。這些風險都是由於某種不確定性導致的。
總結:金融市場的活動是圍繞著預期收益和風險展開的。關於金融的學科所教授的也必然是關於預期收益和風險的知識。所以初次讀完這本書,我的學習收穫主要是圍繞預期收益和風險來寫的。這本書上還有很多案例值得我多看多學習。
篇三
房地產是一個對資金十分依賴的行業,其發展好壞與其資金擁有量有著密切的關係。企業單靠自有資金的發展是很難做大、做強的,因此,融資成了房地產行業的重大課題。上週五在一個難得的機會下,參加了一個主題為“融資36計”的培訓,主講人是“全球金融類10強華人講師”——朱耿洲博士/律師,在他生動、概括地講解下,我受益匪淺,下面結合我們公司的情況,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過去許多人包括我自己也這麼認為融資就是借錢,其實這是對融資非常狹義的理解。融資簡單通俗地說就是把別人口袋的錢變成自己口袋的錢,這樣理解,融資涉及的面就非常廣了,哪怕我們經過洗手間,把水龍頭關緊,也是一種融資行為了,因為我們阻止了公司的錢流向自來水公司,也就是把他們口袋的錢掏回了自己的口袋。
我們都知道向別人借錢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向外借錢之前,我們必須先向內部管理融資。這主要有五點:第一,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所謂應收賬款就是我們實現了收入,應該收到但還沒收到的款項。結合我們公司的情況,應收賬款主要有:已經辦了銀行按揭,但銀行還沒放款的款項;客戶分期付的首期款;還有物業應收的管理費,據我們這兩個月的統計,物業每月應收的管理費大概有20多萬,但實際收到的只有一半左右,以上這些款項都是我們內部管理融資的重點。第二,銷售是破解融資困境最重要的手段。我們把手上的產品都銷售出去,把庫存商品轉化為貨幣資金,這是最直接、有效的。運用速銷手段,哪怕降低利潤,讓資金得到迅速回籠,速度破解資金總量。第三,盤活資產。我們在三角有大面積的商鋪沒有銷售出去,充分利用好這些閒置的商鋪,這也是一個融資的渠道。第四,節稅策劃融資,合理避稅。在稅法允許或者沒有明確禁止的範圍內,在經營的全部過程中匯入節稅策劃。第五,員工內部集資融資。這雖然是一個很少的資金來源,但體現了人力資本向貨幣資本的轉換,員工向企業投入少量的資金獲得股權,併發揮主人翁的精神,齊心協力發展企業,創造利潤,最後獲得分紅,實現人力資本和貨幣資本的和諧發展。
在這次培訓中,朱教授還重點地講解了融資的絕招,所謂的絕招就是在融資過程中必須解決好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解決好了,融資就水到渠成了。這兩個問題,第一是風險控制,第二就是回報。意思是說,我們要想成功融資,必須給投資者信心,消除對風險的顧慮,給予合理的回報。
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當天一個很精彩的案例。那是90年代的時候,海南的房地產比較低迷,出現了很多爛尾樓,廣州的一家公司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跑到海口,想跟當地的發展商買下一棟爛尾的酒店,廣州那邊開出的條件是以高出當時市場價幾百塊一平方米的價格買下來,但條件是首付整個專案所需的20%給對方,餘下的款項要分5年支付,在這5年期間,海口占專案股份的60%,廣州佔40%,但海口那邊不享有經營權和決策權,5年後廣州把尾款全數付給海口那邊後,對方以一元一股的價格把股份轉讓給廣州那邊。就這樣,廣州的公司把爛尾樓的經營權買下來了,然後他們跟銀行那邊聯絡好,把酒店的房間產權全部獨立出來辦房產證,在銀行做按揭,並對外做廣告宣傳:“只要6萬元,給你一個酒店”,當時,他們開出的條件是相當吸引的,酒店房間的產權是屬於業主的,每年有一個月免費居住的權利,其他時間委託酒店的管理公司向外出租,收到的租金不僅足夠支付按揭款,還有盈餘,接著,奇蹟出現了,在房地產低迷的大環境下,他們3個星期就把所有房間都銷售出去,資金迅速回籠。我覺得這個案例非常精彩,他的精彩在於整個融資方案體現了一種創新精神,把酒店房間當作商品房銷售,這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他的精彩在於整個融資方案,照顧到所有人的利益,專案的前期很好地消除了投資者的風險顧慮,專案的後期,投資各方都得到了很好的回報,所以,一個好的投資方案,應該是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最後,我們是房地產企業,屬於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尤其是現在,國家打壓房地產,限購,限價的形勢下,我們應該樹立全員融資意識,把融資工作貫穿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這樣我們才能生存下去,開創未來。
篇四
《金融工程學》這門課把我以前所學的金融學知識,以一種新的紐帶聯絡了起來。讓我有了很多新的認識。以下三個部分闡述了我的一些學習收穫:
“經濟學只能解決一個經濟實體的問題;博弈論闡述了兩個經濟實體之間的合作或對抗的機制;而金融學則解決三個或多個經濟實體之間利益分配的問題。”可見在金融市場活動中,我們要遵守另一套遊戲規則。
首先看看金融市場有何與眾不同吧。在實物交易的商品市場上,一物品最後的價格是由雙方的供求關係所決定。而在金融市場上,資產的價值卻是由投資人對資產的預期所決定的;實物交易市場上傳遞的是買賣雙方關於商品的供求訊息,這能幫助人們更好的滿足自身的需求,而金融市場上傳遞的是關於資產自身價值的資訊,這能幫助人們對資產進行更準確的預期。
由此看來,預期在金融市場中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它決定了金融市場上所有的資產的價格。這裡就引入了一個重要的概念“有效金融市場”,因為它能直接影響人們的預期。這是一個理想的概念,在這種市場上,關於某項金融資產的相關確切資訊,能夠“有效地”、“及時地”、“普遍地”傳遞給每一個投資人,幫助投資人建立或修正原先的預期,而這些變化最終會體現到資產的價格上去。在這種市場上是無套利均衡的,可是之前就說過這是一個理想但不現實的概念。換而言之,就是現實的金融市場是不均衡的,有利可圖的。當然這也正是如此多的人在金融市場上奮鬥的原因。
金融市場上的這套遊戲規則影響了金融市場上的各個方面。比如資產資本定價,人們加入了預期收益和風險,這都反映了人們對資產的預期;投資人的理性被認為與投資收益無關,這是因為預期並不是由理性決定的;M&M定理認為公司價值是由資產的盈利能力決定,而不是股本結構和融資方式決定,因為真正影響人們對公司定價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金融工程學》書中,還有這麼一句話我認為也是金融市場規則的一部分“兩項具有相同的無法消除的風險的資產應該給投資人帶來相同的收益,也因此應該具有相同的價格”。在這個規則下,無風險套利被避免了。人們對收益和風險的預期對資產價格的影響便統一了起來。
金融市場有貨幣資金融通功能、優化資源配置功能、風險分散功能、經濟調節功能、綜合反映功能。都是通過金融市場那一套機制和規則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