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開啟心靈之門作文

> >

  1:用愛開啟心靈之門

  多年來為人師表,在三尺講臺上演繹著自己的教育故事,雖然沒有驚天動地壯舉事件,但也有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

  今年我擔任七年級二班的班主任,我們班最差的學生叫王磊,成績差,上課愛說話,下課愛打鬧,據他媽媽說他還愛逃學。於是我就特別注意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他性格外向,活潑好動,由於沒有學習壓力,所以課堂上不太愛動腦思考,從不主動舉手發言對於班級利益更是漠然。我想:任何一個學生,只要用真心、愛心去開啟他的心靈之門,它就一定會向你敞開的。

  為了樹立他的自信心,我經常找他談心,上課的時候也特別關照他。

  在一次班會上,當我講到“我相信我們班每個同學將來都一定會幹一番大事業”時,一名學生竟然脫口而出:“不會吧?”我聽了這聲發問,心裡感到一顫,循聲而去,哦,原來是王磊同學。這時他的眼神充滿疑惑,臉上露出慚愧。望著他一臉的無奈,我馬上說:“王磊同學,怎麼不會呢?你熱愛勞動,尊敬老師,樂於幫助同學,還有誠信的可貴品質,我相信你前途是一片光明的。”不少同學馬上舉手反對,紛紛指責他不遵守紀律、不關心集體,還列舉了事例說明。

  但我依然為他據理力爭,我給學生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我們班的自行車區,又一次由於沒打掃乾淨被政教處付老師查到,並扣了分,我非常惱火也很無奈,一次次強調就是沒效果。這時王磊說:“老師,我知道怎樣才能打掃好自行車區,你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從那以後,咱們班的自行車區還被扣分嗎?

  同學們搖了搖頭,我提高嗓門叫王磊:“你告訴同學們你有什麼妙招?”王磊紅著臉有點不好意思,在我的再次鼓勵下終於講到:“每天早晨和中午,要在同學們到校之前到校,提前打掃好自行車區,然後再等同學到校時隨時擺好自行車……”我故意強調:“每天早晨和中午……”同學們也為他的行為所感動,我又繼續說道:“可見,他守時、守信、有責任心,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是一個有誠信的孩子。”學生們被我的話打動了,沒有同學再站起來反駁了,這時的王磊低下頭,似乎在為同學所講的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感到慚悔。

  下課回到辦公室,我也在反思,王磊是一個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各門學科一貫不及格,我知道他經常受到同學的嘲笑,他很自卑。我應該保護他的自信心。在後來的課堂上,我便更加關注這個孩子,給他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及時的表揚所做的工作,如他和王成幫同學們收發《學習規範化手冊》並整理的井井有條,他不再欺負前桌了,他幫同學擺放桌椅,他主動澆花,他交作業及時等等。我欣喜地發現他在改變:關心集體了,團結同學了,不想逃學了,敢於舉手發言了,積極主動的做作業了。望著跳躍在我眼前活潑開朗、不斷進步的他,我心中總充滿著快樂,感覺到自己也擁有了一份小小的偉大。我告訴自己:幫助孩子成長,靠的不是力氣,而是發自包容的心,用愛去開啟心靈之門。

  2:開啟你的心靈之門

  記得小時候,有一回不知怎麼樣的,竟將自己反鎖進了屋內,想盡辦法都不得出去。因為焦急而坐立不安,但總是束手無策,最後只知道絕望地大聲哭喊。終於引來了幾個街坊鄰居。由於家裡裝了防盜窗,只有從門口才能進入屋內。大夥七手八腳弄了半天,也沒把門開啟。有人提議:“砸門吧。”“不行,門砸壞了,萬一哪天來了小偷怎麼辦呀?”“報警吧。”“不行,警察來了也要砸門的。”……時間過了好久,突然有一個人問我:“你有鑰匙嗎?”我一拍大腿,對呀,怎麼就忘了這呢!我找出備用鑰匙,從視窗遞出去,門立即就打開了。鄰居們都笑我痴,我也嘲笑自己愚笨。

  以後的許多日子裡,這件事都使我長久地深思。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是不是也常常無意中將自己鎖進了生活的小屋裡,不得出去呢?當我被反鎖在屋子裡,就把自己與外界隔絕開來,無論怎樣掙扎都只能是困獸之鬥。而鄰居們,由於被拒之門外,即使想幫我也只能是心餘力絀。而我,恰恰沒有及時遞出開門的鑰匙。是誰鎖住了我?世人常說心有囚室,我想這也只不過是自己關住了自己吧。偏偏自己又無法突破,只能痛苦地嘆息、哭泣。囚室外的人雖想幫你,卻往往缺少了一把開啟這扇心門的鑰匙。

  人都有一種自保的特質。這種特質不知不覺的會在人與人之間形成了道隔膜的牆,於是,心與心之間產生了距離,人與人之間產生了隔閡。往往在需要溝通的時候,這種隔膜就顯現了出來。很多時候,人會被困於世事的“牢籠”之中,正如我被反鎖在屋內一樣。這時,人們由於自保的心理,往往不願把自己的內心完全暴露給他人,或者是沒有找到與他人溝通的方法,也正如我沒有及時遞出開門的鑰匙.這樣,人就在自己為自己築好的牆後面越陷越深。

  其實,人不是孤立的動物。人與人需要交流,心與心需要溝通。防盜之門需要緊鎖,而心靈之門需要常開。青春無意設防,心靈之門需要經常開啟。所以,別忘了,必要的時候,給別人一把開啟心鎖的鑰匙喲。開啟你的心門吧,朋友!

  3:叩響心靈之窗

  人的心靈就像一扇窗戶。有的人窗戶大開,迎接著明媚陽光和清新空氣;有的人卻終年緊閉,生活在自己狹小黑暗的空間裡。

  人的情感就像是窗臺上的一盆花朵,它需要溫暖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如果窗戶總是關著,花朵便會慢慢凋零。面對那些封閉自己的人,有人寬容,有人擯棄。有多少人願做個有心人去叩響他們的心靈之窗呢?有多少人願意將陽光引入他們的心房呢?

  只有用愛去關懷別人,感化別人,他們才會向你開啟心靈的窗戶。你每一點愛的釋放都可能對他人起著莫大的作用。

  當米里埃主教面對偷了他燭臺的冉•阿讓,他沒有讓警察抓走他,而是將燭臺贈予他。正是主教的寬容與博愛,開啟了冉•阿讓封閉了近二十年的心,發掘出了他內心的善良,他從此走向一條從善的道路。

  年輕的女教師蘇利文用她的耐心與關懷,將陽光引入了海倫的內心,使這個性格孤僻怪異的小女孩成了一個大教育家,用她自己的經歷來幫助更多的人。

  如果主教將冉•阿讓交給警察;蘇利文因為受不了海倫的脾氣而一走了之,結果會怎麼樣呢?冉•阿讓可能將在監獄內過下半輩子,內心充滿了對世界的仇恨;海倫可能自暴自棄,成為一個可憐的廢人。可見,用愛可以改變一個人,這種改變不是暫時的,而是永久的,因為它改變的是一個人的人生觀,一旦這種積極的人生觀形成,就會產生向上的力量。而那種感化人心的“愛”是接力式的,一個人受了他人的關愛,他也會去幫助別人,由此一個個傳遞下去,將使世界充滿著愛的陽光。因此,不要忽視這份送出的愛。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善良、向上的一面,有的人可能做了許多惡行,那只是因為他封閉了自己的內心,不讓善良顯現,而人們又往往只看到表象,對他們產生了偏見,所以他們便失去了從善的機會。所以,我們都應作一個有心人,多去關愛他人,貼近他人的心,幫助他們釋放出內心深處對生活、對生命的愛。

  有些人整天叫嚷著要幹一番大事。什麼叫大事?對於人類來說,“人”就是大事,沒有人做基礎,任何事都是白費。因此,把目光放長遠,幫助他人健康發展是最重要的事。

  從此以後,不要再有漠視,更不要有偏見,伸出你的手,去叩響他人的心窗。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