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籃球大前鋒的介紹

  在籃球場上,每一個球員都有自己的職責,也有自己的位置,例如大前鋒。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打籃球大前鋒,希望能幫到您。

  大前鋒基本簡介

  一個典型的大前鋒是球場上體格較壯,而仍具備一定速度的球員。傳統上,大前鋒被要求利用他們壯碩的體型,在籃下積極強攻並爭奪進攻籃板球;而在禁區防守和防守籃板球的保護方面,則被認為是中鋒的主要任務。但在現今的籃球趨勢中,由於中鋒球員的靈活度,以及前鋒球員的高度均有普遍提升,導致兩者之間的區別日益模糊。

  現今世界籃壇的一般水平,大前鋒通常身高在2米01***6英尺7英寸***到2米13***7英尺***之間,體重在230到260磅之間。然而,同時以兩名具備中鋒高度的選手上場的「雙塔」陣容,或者在一些缺乏高個球員的隊伍中,以大前鋒擔當中鋒角色的情形,均甚常見。

  大前鋒相關職責

  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在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他又常要幫隊友擋人,然後在隊友出手後設法擠進去抓進攻籃板,做第二波的進攻。通常僅有少數的時間,會要求大前鋒沉底單打,這時候他便在禁區附近來個翻身、小勾射之類的,做些近距離的進攻。應21世紀NBA潮流趨勢,大前鋒中出現了新兩種型別--投射型和策應型。其中典型代表即為德克·諾維茨基。中國球員易建聯,義大利球員巴格納尼和西班牙球員大加索爾也是其中典型。因為大前鋒一般都具有身高優勢,所以固守3秒區的前鋒們對這一類大前鋒的防守比較困難。但投射型大前鋒存在防守與進攻不硬朗,太靠外圍從而導致得分手段過於單一的一系列問題。而策應型大前鋒一般擁有良好的傳球意識,並且依靠其身高優勢,常常在高位送出妙傳。但策應型大前鋒的劣勢在於一般不夠強硬,內線攻擊能力較差,但也有例外,如已退役的克里斯·韋伯,大鳥伯德。

  既然大前鋒一般較少出手,而其投籃的位置又經常很靠近籃框,那麼對其投籃的命中率自然要求也較高了。以隊上五個位置來說,大前鋒應該要是命中率最高的一位了,不錯的大前鋒應該要達到50%以上。不過由於得分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的得分可以不多,但是籃板就一定要抓得多。此外,防守時的火鍋能力自然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要鞏固禁區,防守當然重要。無論如何,大前鋒就是要做好兩件事—籃板和防守。

  大前鋒代表人物

  凱文·加內特***1976年5月19日—***美國著名籃球運動員,NBA籃網隊隊隊員。曾獲得一次NBA總冠軍、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奧運會男籃冠軍等榮譽。作為新時代大前鋒的革命者,場上特點極為全能,傳球甚至比控衛更出眾、防守極具威懾力,貴為NBA四屆籃板王。

  蒂姆·鄧肯***1976年4月25日—***出生於美屬維爾京群島聖克羅伊島***St.Croix,U.S.VirginIslands***,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大前鋒,效力於NBA聖安東尼奧馬刺隊。蒂姆·鄧肯是1997年NBA選秀狀元,並先後五次獲得NBA總冠軍,三次次獲得NBA總決賽MVP。二次常規賽MVP,一次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他還是1998年NBA年度最佳新秀,奧運會男籃季軍等榮譽。

  阿馬雷·斯塔德邁爾***1982年11月16日—***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萊克威爾斯***LakeWales,Florida***,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大前鋒與中鋒,效力於NBA紐約尼克斯隊。

  當代NBA***美職籃***籃球比賽中,大前鋒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無論是防守,進攻,策應,以及換位補防,錯位盯防等等,大前鋒在NBA***美職籃***的作用和戰術低位正在不斷提高。例如,路易斯·斯科拉在步行者中,不僅僅是進攻,他還要司職策應的職能。另外,湖人隊的保羅·加索爾更是把策應這一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動不動一場45次的助攻,比很多後衛都多。防守方面,凱文·加內特在籃網隊的核心地位至今無法撼動,無論是單兵防守***季後賽錯位防守詹姆斯***輪轉補防方面,他都做到最好。進攻方面,阿馬雷·斯塔德邁爾可以說是當代NBA進攻型大前鋒中數一數二的進攻高手,場均25.3分,命中率53.2%三分球命中率43.5%都是寫照。最後,大前鋒的本職工作,籃板球,籃板球是每一個大前鋒最重要的本職工作,這一點,森林狼隊的凱文·樂福KevinLove***名字都充滿愛***是上個賽季的驚喜,31分31個籃板的極限資料,場均15個的籃板讓人回想起各種上古神獸們。

  中國國內最好的大前鋒當屬易建聯。良好的身體素質使他在大前鋒位置上擁有小前鋒的速度,中鋒的身高,無論打什麼位置總給人一種錯位的感覺。但是易建聯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敢身體對抗。更喜歡在外線飄投,更喜歡轉身後仰。這也是中國國內籃球打法和風格所造成的***中國國內,很多教練,尤其是南方教練都不注重身體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