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堂觀後感

  《海洋天堂》講的是一個身患絕症的父親與患有自閉症兒子相依為命,他父親得知自己身患絕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這部電影很低調,你都看不到幾處演員飆淚的地方。如果跑神,可能會錯過哭點。搜狐高清在時間軸上註明了幾個淚點,我一一錯過。我看得好冷靜,有許多畫面感覺太真實。而真實就是,你內心再怎麼面對,都會選擇平靜下來。

  那個孤獨的笑,讓我很入戲。可能大家看到一個女孩仰望星空,微笑著,幸福地甩著手中的冰淇凌,會躲開。而我有過一次,沒有同學同行的一次,一起在旁邊笑。並不是所有精神病都是神經病。如果現實拯救不了一個有缺陷的精神或腦體,那麼精神病是一個多麼好的解脫。

  你能在連續倒黴兩三個禮拜後,覺得自己很幸福嗎?太多人會罵“神經病”,所以,你,理解不了一個人是怎麼自動獲得幸福的。

  工作原因,接觸過類似病例。請放下自己自認為正常人的心,你把他當同類,他才有可能對你放開孤獨。

  然而大福卻是先天的孤獨症***自閉症***。我感覺整片沉重在此,我流不出淚,這不是為了煽情的片。並不是所有人都因為抱有希望才活著,更不是絕望之時,就一定要去死。我們太平凡,沒有足夠的能量去變化這個生活,所以看到別人時,是否也輕輕打算,能扛多久?

  我微笑的地方可能更多。人各有各的不幸,只是陪伴,比什麼都重要。現實上的陪伴,亦或精神上的陪伴。如果連這都沒有了,任何不幸,一旦失去堅強來自持,馬上崩潰。

  我的哭點,在王心誠死後,大福獨自面牆而坐的時候。我想,很多人能體會孤單面牆的心情。

  孤獨症的人,在所有天然的障礙之外,只會建立極少的聯絡的通道。我整個人淪陷在,大福後來接受了大烏龜,他重新笑了,那是幸福。

  我們之所以是凡夫俗子,就是我們常常沒能明白。

  我們把情緒當作一個人的性格。不把吵架、生氣和抱怨視為在乎,而視為囉嗦有毛病無理取鬧。不把冷淡壞話和催促視為期待,而視為感情危急的訊號。當然,懷有不良目的人,任何情緒都像演戲,看客自行去

  篇二

  《海洋天堂》講的是一個身患絕症的父親與患有自閉症兒子相依為命,他父親得知自己身患絕症,時日不多的時候,他苦苦的想要為自己那可憐的兒子找一個家,卻歷盡波折。最後他將兒子留在了兒子“最愛”的海洋館裡,他告訴兒子,大海龜就是他,兒子看到大海龜就是看到了他,大海龜會代替他陪伴著兒子,最後他笑著離開了人世。

  讚頌母親的文章太多,歌頌母親的詩句太多,父親總是常常被人遺忘在角落裡,但父親從不會介意,因為父親有著寬廣的胸懷。我們常常為母親的柔情打動,為母親的體貼落淚,而父親那嚴厲面孔下的慈祥常常被我們忽視。我們常常哭著抱怨父親的鐵面,父親的凶狠,父親的鐵面無私,但誰又想過父親打我們時他的心又何嘗不是在滴血?

  父親的鐵面中夾帶的柔情,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冰天雪地時接我放學,父親不會像母親一樣拉著我們的手,總是走在前面,為我們遮風擋雪;炎熱酷暑時,父親將我背在背上送我去醫院,豆大的汗水滴落下來,滴在了我的心間;在過年過節時,父親從不多言,只是默默地為大家準備好豐富的宴席,往來在人群中,樂此不疲。

  父親,您有著堅韌的性格,在我意氣用事時澆滅了我的衝動;您有著堅強的意志,在我遇到困難退縮時激勵我堅持下去;您有著高瞻的視野,您喜歡帶著我周遊各地,開拓了我的視野,您豐富的閱歷讓我目瞪口呆,我暗自在心裡更加對您佩服不已。這一切的一切,加深了讓我對您的敬愛,您對我的愛,賜予了我無窮的動力。

  藍藍的天下面小小的我,用心大聲的唱你最愛的歌,縱然世界不同你曾給我的夢境,

  相信最美好的一起在下一刻降落,親愛的父親,我想大聲的對您說:我愛你!

  篇三

  “穿過河流是海洋,穿過海洋是遠方,站在心的方向,張開愛的翅膀......”

  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海洋天堂》,想到那如海洋般深闊的父愛。影片《海洋天堂》主要是講述一個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大福,他的母親早逝,於是他和他的父親相依為命。可是在他21歲的那一年,他的父親查出自己肝癌晚期,於是父親便開始努力地讓自己的孩子學會生活自理,還不斷地幫他找一個自己死後可以有人照顧的地方。

  大福他並不孤獨,他的身邊有很多有愛心的人在幫助他。一個馬戲團的小丑給了大福快樂,並教他接電話。福利院的老師義務給他居住的地方。他的鄰居時常給與他們父子倆幫助。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他的父親,他怕自己死後兒子會更加孤獨,於是自己做了一個海龜殼,揹著和兒子游泳,讓兒子以為自己是一隻海龜,不會因為自己離開他而更加傷心孤獨。

  我和媽媽一邊看一邊哭,為大福的不幸更為他爸爸的那份濃濃的愛而感動,爸爸那種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時時刻刻保護兒子,分分秒秒為兒子著想,給孩子一個精神上的依託。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社會,有多少人真正的為殘疾兒童著想?有多少人在實施“我為人人”的高尚行為?片中父親把孩子託給孤兒院,孤兒院嫌他大,送到敬老院,又嫌他小。沒有一個地方能接受他這樣的病人。父親不得不自己照顧孩子,直至自己患病死去。

  想到這裡,我又一次被那濃濃的父愛打動,我們一定要珍惜和父母所處的時光,還要學會獨立不要讓父母擔心。長大後為社會貢獻力量,尤其是對殘疾人要多關心,讓整個社會都變成愛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