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是怎樣的

  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對於整個體育的教育機制上促使很大的進步,使得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更加的頻繁,多樣化。但你知道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嗎?具體改革些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高校體育課程改革

  一、舉辦關於“體育與健康"的大型公益講座引導剛進校大學生對體育的熱情。

  ***1***展現大學生身體素質和對健康的認識

  2006年9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公佈了《第二次國民體質監測報告》,本次監測結果顯示:學生的耐力、速度、爆發力、力量素質呈下降趨勢,超肥胖學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與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學生的視力不良率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二,大學生的視力不良率高達83%。自1985年以來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呈持續下降趨勢,青少年學生體質的“硬體”水平即體能素質、心肺功能下降,近視率居高不下,肥胖兒童大幅增加。由於應試教育的壓力使學生在大學之前的運動時間縮短,甚至到了不重視體育運動的狀況。以致產生了青少年體質下降的現狀。這就是大一體育教學所面對的困境和尷尬。給大一體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從而大一體育教學更突顯了氣重要性。還好這種需求改善的心理不是學校單方面的。隨著步入大學校園以及孤身遠離家鄉到更開闊的地方求學,使他們獲得了更多的資訊。接受了更多的觀念。對健康的認識從以前的由家長“包辦”到現在的自己維護。剛步入大學的第一學年,是大學生大學生涯中最輕鬆的一段時光。閒暇時間大增,使得他們想著去如何充實自己的課餘生活,這成了他們運動和追求健康的有利因素。所以從開學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健康和運動觀尤為重要。

  ***2***大學公益講座的可利用性

  大學裡的講座很頻繁,也都是公益性的。各種演講一般是學校各個組織自行開展的,所以對講座本身的開展沒有什麼困難,只要內容積極向上,滿足廣大同學的需求即可。體育老師可以自己請也可以委派學生組織請專業的大學老師做體育運動與身心健康的講座。通過這種便利、面向度廣的方式增強學生對健康的認識,從而燃起他們對運動的熱情,達到一種主動運動主動參與的需求。保證了體育課開展的情緒需求。

  二、將體育課從單一的戶外搬到室內。讓體育課教學也能享受到先進裝置帶來的便利。

  大一體育課戶外開展前,先在教室裡開展幾節理論課,通過聲光影的形式對各種體育專案做一次完備詳細的介紹。使學生對各種體育的體能、技術需求有一個初步的理解。從而為戶外體育學生憑興趣選擇體育專案提供了一定的依據。讓每個學生在選擇前做了一個充足的準備,更有利於他們將自己的體育專案堅持下去。對技術是長期掌握和鞏固達到可能。使學校體育課培育優秀的體育特長人才成為可能。

  三、利用社團資源豐富大學生體育課堂,使體育關懷從粗枝大葉到旁枝細節,並且延伸到課餘,達到學有所用,遍地開花,活躍校園文化氣氛的作用。

  ***1***大學社團資源的可利用性

大學生在校表現可以反映,大學生普片有一種願意為各種學生組織服務的熱情,很多學生都希望在大學校園裡除了學習還能收穫到一些其他的東西,使自己的素質能得到一個全方位的發展。以期適應今後要全面面對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儼然成為了自願者的代名詞。所以充分給予他們機會是一個互利共贏的好事。社團以其特殊的興趣組織與體育中按興趣分組的教學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適合兩者的結合和共同發展。但是要如何結合呢,社團骨幹可以通過助教或陪練的身份出現在體育課堂。一方面可以使社團骨幹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身技術上有個很大的提高,有助於社團自身的一個團體的發展壯大。體育老師以指導老師的形象出現在社團中,有助於對活動技術的支援和與廣大會員的交流,從而為自身的教學尋找創新的源泉。也有助於將自身所教通過社團舉辦賽事的形式表現出來,同時也是對自身教學效果的測試。活動的舉辦也可使學生對體育的熱情越來越高,對技術的要求也會更加急切,上課時會更加認真的聽課實踐。從上面的分析可以展現出一個老師——社團骨幹——學生的牢固的三角關係。

  ***2***社團資源在各方面服務體育課堂。

  1、課堂教學的幫助。當前大學生普遍的體育運動還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娛樂上,競技上技術不成熟,難以在各類賽事中脫穎而出。有必要繼續延續當前老師講解示範的技術教學模式,但助教的參與,使這一過程變得輕鬆細緻。有老師講解,助教做示範,達到一個同步的配合,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用來使體育課堂活動的豐富。助教老師可以一個一個同學進行當面指導,***學生間的交流效率更高些***,可以糾正每一個同學的技術錯誤和技術掌握情況。體育教學的落實更加全面、徹底。現階段,我國大學體育依然呈現教師緊張的局面。這個不僅是體育老師的情況,差不多各科任課老師的是純在短缺的現象,現在擴招的現象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種現象尤為突出。邀請社團骨幹參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這一矛盾,使體育課堂開展的有聲有色。學校各社團品種繁多,基本文體類的社團組織能把所有的體育專案覆蓋,同時社團骨幹自身也有一個比較紮實的技術基礎。很適合擔當體育教學的助教一職。有了助教的幫助,教師會豐富自己的教學,使大部分遊離的時間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學生在作息的運動中得到充分的鍛鍊。老師可一節課安排多個助教協助教學,有助於將班級分成一組一組的形式,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常態化的訓練到達一個更高的層次,有助於突破學生的身體極限,使身體素質得到大步的提升。

  2、使靈活全面的評價標準成為可能教學辛苦,評價繁瑣,是大學體育老師共同的感受。助教的參與使評價成為輕鬆愉悅的事情。每日測評,每週測評,每月測評成為現實。助教的評價,因為更貼近學生,其評價更加詳細真實。有助於評價體系和因材施教教學模式的全面完善。如測評體系中的每日測評專案就可以有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克服自身困難積極學習的能力,學生掌握技術的水平,學生與老師以及其他同學的合作和交流情況,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學生的技能是否有提升等等。通過這種方式不是最終的技能測試而是一個素質教育素質測評體系的實現。另外期末考核是將周評月評彙總後再進行最終的考核。如果在各大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可以另設一項加分製作為今後特長髮展的依據。

  3、體育課從課上到課下的延伸由於體育課與社團的掛鉤,而社團又有其相應的專屬的開展賽事的權利,對學生的學有所用起到了推動作用,是學生的從單純娛樂到競技的轉變,體會到了體育的刺激,激情。這種心理更有利於他們對自身體育專案的不洩追求,在技術上不斷完善自己,達到了競技的高度,使自身成為體育優秀者成為可能,有助於大學體育事業的發展推廣。同時學生在賽事中的表現又可以用來成為老師教學質量的一個回饋,而不是單純的老師教學老師出題老師自測的教學全部過程。使體育評價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綜上所訴,通過大學校園其他資源既緩解了當前體育教學師資力量不足的困難,也達到了不過多佔用其它資源的前提下達到了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在培養體育人才的同時達到了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和校園氣氛活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