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賈勵志名言

  1. 萬世不亂,仁義之所治也。

  2. 君子以義相褒,小人以利相欺,愚者以力相亂,賢者以義相治。

  3. 陳力就列,以義建功,師旅行陣,德仁為固,仗義而強,調氣養性,仁者壽長,美才次德,義者行方。

  4. 學之者明,失之者昏,背之者亡。

  5. 仁者道之紀,義者聖之學。

  6. 故在天者可見,在地者可量,在物者可紀,在人者可相。

  7. 天生萬物,以地養之,聖人成之。

  8. 建大功於天下者,必先修於閨門之內。垂大名於萬世者,必先行於纖微之事。

  9. 積德之家,必無災殃。

  10. 君子篤於義而薄於利,敏於事而慎於言。

  11. 書不必起於仲尼之門,藥不必出於扁鵲之方。

  12. 堯舜不易日月而興,桀紂不易星辰而亡。

  13. 國不興無事之功,家不藏無用之器。

  14. 人之短生,猶如石火,炯然以過。

  15. 察察者有所不見,恢恢者有所不容。

  16. 讒夫似賢,美言似信,聽之者惑,觀之者冥。

  17. 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長。

  18. 眾口之譭譽,津石沉術;並亦所抑,以直為曲。

  19. 尊於位而無德者黜,富於財而無義者刑。賤而好德者尊,貧而有義者榮。

  20. 視之不察,以白為黑。

  21. 眾口譭譽,浮石沈木。群邪相抑,以直為曲。

  22. 高山出雲,丘阜生氣,四瀆東流,百川無西行者,小象大而少從多也。

  23. 民不罰而畏,不賞而勸,漸漬於道德,而被服於中和之所致也。

  24. 民畏其威而從其化,懷其德而歸其境,美其治而不敢違其政。

  25. 道莫大於無為,行莫大於謹敬。

  26. 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長。文公種米,曾子駕羊。相士不熟,信邪失方。察察者有所不見,恢恢者何所不容。

  27. 懷剛者久而缺,持柔者久而長,躁疾者為厥速,遲重者為常存,尚勇者為悔近,溫厚者行寬舒,懷急促者必有所虧,柔懦者制剛強。

  28. 居高者自處不可以不安,履危者任杖不可以不固。

  29. 夫進取者不可不顧難,謀事者不可不盡忠;故刑立則德散,佞用則忠亡。

  30. 求遠者不可失於近,治影者不可忘其容,上明而下清,君聖而臣忠。

  31. 故性藏於人,則氣達於天,纖微浩大,下學上達,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道唱而德和,仁立而義興,王者行之於朝廷,疋夫行之於田,治末者調其本,端其影者正其形,養其根者則枝葉茂,志氣調者即道衝。

  32. 故懷道者須世,抱朴者待工,道為智者設,馬為御者良,賢為聖者用,辯為智者通,書為曉者傳,事為見者明。

  33. 有馬而無王良之御,有劍而無砥礪之功,有女而無芳澤之飾,有士而不遭文王,道術蓄積而不舒。

  34. 良馬非獨騏驥,利劍非惟干將,美女非獨西施,忠臣非獨呂望。

  35. 世殊而地絕,法合而度同。

  36. 道近不必出於久遠,取其致要而有成。

  37. 聖人不貴寡,而世人賤眾,五穀養性,而棄之於地,珠玉無用,而寶之於身。

  38. 世俗以為自古而傳之者為重,以今之作者為輕,淡於所見,甘於所聞,惑於外貌,失於中情。

  39. 德可以配日月,行可以合神靈,登高及遠,達幽洞冥,聽之無聲,視之無形。

  40. 善言古者合之於今,能述遠者考之於近。

  41. 天下人民,野居穴處,未有室屋,則與禽獸同域。於是黃帝乃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

  42. 民人食肉飲血,衣皮毛;至於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穀。

  43. 先聖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長幼之序。於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44. 故知天者仰觀天文,知地者俯察地理。

  45. 故地封五嶽,畫四瀆,規洿澤,通水泉,樹物養類,苞植萬根,暴形養精,以立群生,不違天時,不奪物性,不藏其情,不匿其詐。

  46. 夫謀事不併仁義者後必敗,殖不固本而立高基者後必崩。

  47. 德盛者威廣,力盛者驕眾。齊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

  48. 故制事因短,而動益長,以圓制規,以矩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