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祕訣持之以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的祕訣在於持之以恆,鍥而不捨,失敗的教訓在於疲疲沓沓,抓而不緊。 只有勇於拼搏,不怕犧牲的人,才有成功的可能。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成功的祕訣在於持之以恆

  小學的時候課本上就有“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水滴石穿”的詩句,但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明白這些講起來淺顯的確又是深奧的道理呢?時間和功夫,寂寞和堅持,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容易讓人迷失方向。過去了近四十年的人生,在不惑的年齡,反而是明白了很多淺顯的道理,沒有什麼可迷惑的了,所在才叫不惑。進而是知天命,也就是古人說的命中註定的,宿命論,你可能已經知道了你這輩子的結局。

  為什麼今天會對成功的祕訣——持之以恆感觸特別深呢?

  最近,走訪了幾個鄉村,是比較有各自特色的地方,他們都是在幾十年前就堅持做一件同樣的事,有的是養魚,有的是種茶,這麼簡單的事,他們堅持做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改變和放棄過,現在成功了,變成了地方特色。想想自己的家鄉,三十年前桑樹成海,鬆村成蔭。可後來卻改成了桔子樹,遍地都是桔子反而是吸引不了人們的注意了。這是講一個地方的經濟,小到一個村,大到一個縣,可能都是同理,不能老是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找到適合自己的東西后,貴在堅持。現在一個地方,老是換一個領導換一個思路,三年五年一折騰,能折騰出什麼呀。一個人的成功也一樣,從林毅夫成長的足跡到巴菲特成功的祕訣,一個人想成功,特別是一些沒有背景的人,唯有持之以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功,但你能做到持之以恆,才有成功的可能。

  名人持之以恆後成功的故事***一***

  戰國時期,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孟軻***小的時候,母親送他到學堂讀書。剛開始孟軻還懂得用功,後來就漸漸學會偷懶、貪玩,不肯用功讀書了。有一天,他竟然逃學回家。 母親此時正在家中織布,一看見他逃學回來,就拿起剪刀把織布機上織了一半的線剪斷了。孟軻很惶恐地跪下,問母親為何要把線剪斷。 母親責備說:“求學跟織布的道理是一樣的,必須一絲絲不斷積累,才能織成有用的布料。如果中途把它剪斷了,那就會前功盡棄,成為一堆廢料。求學更是要不斷地用功,最後才會有所成就。而你現在卻偷懶逃學,不肯用功讀書,這樣自我墮落,如何能成就學業?” 孟軻聽了母親這番話,非常慚愧,立刻向母親認錯,從此發憤向學。經過長年累月的不懈努力,終於成就了自己的道德學問。***《菜根譚典故》***

  名人持之以恆後成功的故事***二***

  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回家交給妻子。 妻子說:“我聽說有志氣的人不飲‘盜泉’之水,不受嗟來之食,何況拾取別人丟失的東西謀求私利而玷汙自己的品德呢?” 樂羊子非常慚愧,把金子扔到野外,到很遠的地方求師學道去了。 過了一年,樂羊子回來了。妻子問他回來的緣故。樂羊子說:“只是出門久了,想家,沒別的事情。” 妻子拿刀走到織機跟前說:“這綢布是蠶兒吐出來的絲,經過織布機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積到一寸那麼長,又一寸一寸不停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現在如果割斷這塊綢布,那就會半途而廢,白白浪費時間。你出外求學,半路上就回來了,那和割斷這綢布有什麼兩樣?” 樂羊子被她的話感動了,回去修完了學業。***[南朝]范曄ye4《後漢書》***

  名人持之以恆後成功的故事***三***

  李白小的時候非常貪玩,不用功讀書。有一天,他到野外遊玩,見到河邊有位白髮蒼蒼的老婆婆,手裡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用力磨著。李白很奇怪,就上前問道:“老婆婆,您這是在幹什麼呀?” 老婆婆一邊磨鐵棒,一邊回答說:“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 李白被老婆婆的行為所感動,向她深深行了個禮,回家發奮讀書去了。***[南宋]祝穆《方輿勝覽》、[明]陳仁錫《潛確類書》***、

  名人持之以恆後成功的故事***四***

  齊白石年輕的時候愛好篆刻。一天,他去向一位老篆刻家求教。那位老篆刻家說:“你挑來一擔石頭,刻了磨,磨了刻,等到這些石頭都變成了泥漿,你的印也就刻好了。” 齊白石真的挑來一擔石頭,夜以繼日地練習篆刻。他一邊刻一邊拿篆刻名家的作品對照、琢磨。他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磨起了泡,仍然專心致志地刻個不停。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石頭越來越少,地上淤積的泥漿越來越厚。最後,統統“化石為泥”了。

  名人持之以恆後成功的故事***五***

  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八歲的時候就跟父親學習書法,他聰明好學,每天都要伏案練字。可是,時間一長,王獻之有點兒沉不住氣了,感到厭煩,想走捷徑,就問父親學書法有什麼祕訣。 王羲之指著家裡的七口大水缸說:“祕訣就在這七口缸裡,你把這七口缸裡的水寫完了,自然就知道其中的祕訣了。” 王獻之從此苦練基本功,真的寫完了七口大缸裡的水,終於成為與父親齊名的大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