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節氣的傳說以及民族習俗詩句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時節。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穀雨節氣的傳說一:

  民間流傳著“穀雨過三天,園裡看牡丹”和“芍藥打頭,牡丹修腳”的說法,還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隨開無停滯”的諺語,形容這一節氣百花盛開的人間春色。

  民諺之中,有著一個悽婉的傳說:傳說在唐高宗年間,有位叫穀雨的年輕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鄉曹州發大水,他憑藉著這個本領救出了村民,還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一顆牡丹花,並拜託一位花匠師傅好好地栽養。幾年後,穀雨的母親得了重病,穀雨一邊要照顧母親,一邊要做事,很是辛苦,這時有位美麗的女子出現在他的家裡,並每天都來照看他的母親,穀雨與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穀雨想提出與這位姑娘成親的時候,卻得知這位美麗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幾年前他救起來的那顆牡丹。

  牡丹仙女約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門去安家。”後來,牡丹花仙的仇人***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為其釀造花蕊丹酒醫病。牡丹姐妹不願取自己身上的血,釀下丹酒供惡賊飲用,卻被***抓走關押。穀雨歷盡艱險,在自己生日那天,終於闖入魔洞戰勝***,救出了眾花仙。當大家準備回家時,尚未嚥氣的***一支暗劍刺中了穀雨。牡丹修女惱怒萬分,拿起穀雨的板斧,將垂死掙扎的***砍成了肉泥!迴轉身來,抱起穀雨的屍體,泣不成聲。穀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這些花朵們的生命。從此,在穀雨死的那一天,天空就會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會開放,以此來紀念穀雨。

  民族習俗二:

  祭海:穀雨時節海水回暖,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漁民們在穀雨這天要舉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穀雨節也叫作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舊時海邊,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

  走穀雨: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祭祀文祖倉頡:自漢代以來,陝西白水縣穀雨有祭祀文祖倉頡的習俗。傳說中,倉頡創造文字,功蓋天地,黃帝為之感動,以“天降穀子雨”作為其造字的酬勞,從此便有了“穀雨”節。此後每年穀雨節,附近村民都要組織廟會紀念倉頡。

  穀雨相關詩詞三:

  《採茶歌》乾隆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無事迴避出採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穀雨臨明朝;雨前價貴雨後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幼赴時意;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嘗茶次寄越僧靈皎》林和靖

  白雲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穀雨春。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

  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清話幾時搔首後,願與鬆色勸三巡。

  《七言詩》鄭板橋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穀雨》左河水

  雨頻霜斷氣清和,柳綠茶香燕弄梭。

  布穀啼播春暮日,栽插種管事諸多。

  《牡丹圖》唐寅

  穀雨花枝號鼠姑,戲拈彤管畫成圖。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顏色無。

  《送前緱氏韋明府南遊》許渾

  酒闌橫劍歌,日暮望關河。道直去官早,家貧為客多。

  山昏函穀雨,木落洞庭波。莫盡遠遊興,故園荒薜蘿。

  《白牡丹》王貞白

  穀雨洗纖素,裁為白牡丹。異香開玉合,輕粉泥銀盤。

  曉貯露華溼,宵傾月魄寒。家人淡妝罷,無語倚朱欄。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周樸

  旅人遊汲汲,春氣又融融。農事蛙聲裡,歸程草色中。

  獨慚出穀雨,未變暖天風。子玉和予去,應憐恨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