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拳膝蓋痛疾病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大家都知道,膝蓋在太極拳運動中非常重要,但是有的人因為練習太極拳產生膝蓋疼痛的現象。但是打太極拳膝蓋痛也是有一定的解決方法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打太極拳膝蓋痛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希望你們喜歡。
打太極拳膝蓋痛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太極拳是一種健康養生的運動方式,打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的特點,是一項全身運動。
打太極拳時要求渾身上下、內外做到一動無有不動,顯然練太極拳對平時鍛鍊不充分或不很平衡的各個關節和肌肉群均有很好的鍛鍊。但是打太極拳時腿是半蹲彎曲的,這對膝蓋等下肢各個關節的壓力就比平時要大的多。特別是鍛鍊初期,有些人有時會出現膝蓋疼痛的現象。
膝部疼痛原因很多,一是上面提到的原因,還有膝部本身過去可能受過傷,突然加大運動量後不適應,一遇陰天下雨也可能犯病,另外,鍛鍊前未做好熱身準備活動、架式***長時間***太低膝部長時間經受較大的扭力,跳躍和震腳不當等也是誘因。
我們觀察打太極拳的人發現,在練習中,整個身體多處於半蹲狀態,膝蓋要承受整個身體重量,如果身法不正確就會導致膝蓋損傷。
解決的辦法是
1、走架之前充分做好各個關節的準備活動。
2、練拳之後對各個部位進行放鬆恢復。
3、注意腳尖和膝蓋的方向儘量保持一致。動作應符合人體關節的運動規率。
練習太極拳前,應該做好熱身工作,多活動筋骨,這樣此才能避免膝蓋損傷,還有助於提高太極境界。
4、初期腿部力量較弱,架式不要過低,其實架式太低對呼吸、渾身血脈氣流通暢並不利。
5、震腳時不要機械的用力跺腳。跳躍落地時要腳尖先著地有一個緩衝動作。
6、鍛鍊強度要循序漸進,初期不要長時間大運動量鍛鍊。
7、已經受傷或出現膝部不適情況的,應根據具體情況注意休息,鍛鍊時可採用高架、原地、甚至坐姿練拳。必要時暫停練拳及時就醫。
8、老年人注意補充鈣質,預防骨質疏鬆。老年人應避免動作過低,動作過低使膝關節受力過大。
9、太極拳鍛鍊最好在“明師”指導下,規範的練習。
太極拳鍛鍊需要有正確鍛鍊方式。相信多數拳友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鍛鍊強度和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能夠消除或大大緩解膝部疼痛的現象。
練太極拳膝蓋放鬆的三種狀態
一是馬步狀態
比如起式,要求膝蓋有一個微微的外撐,雖然有外撐的意思,但還要兼顧鬆的要求,注意把握好度。
第二種後座狀態
當由其他動作到後座的定式時,由於要求頭頂、腰部、腳跟是上下一條線,其實是為了重心放到腳跟上,只有重心上下一條線,才能使得腰胯及以上的身體最大的放鬆,那麼在後座時,大腦想著屁股往後腳跟上坐下。
練太極拳時間長了,腿部的支撐勁就會增強,就能感覺屁股能慢慢的做到腳跟上下,形成一條線的支撐骨。
由於是放鬆後坐的,這時就要求膝蓋順著身體的後坐而彎曲運動,不能左右扭曲,也不能為了動作低一些而扭曲,一坐到後腳跟為重心點停住,也就是後坐的動作以腳跟為定式點,到達定式後,大腦檢查一下身體的動作是否符合太極的要求即可。
感覺膝蓋吃力不放鬆,是由於站樁不行造成的,也就是膝蓋彎曲後,腿部沒勁造成的不能放鬆,站樁是增加腿部前部的肌肉,使得腿部後部的肌肉放鬆,練太極拳的腿部與其他部位有一點不一樣。
對於腿部來說,有勁才能不使勁,或者說少使勁,腿部有勁了,才能使得跨及以上的部位放鬆不使勁,那麼以上的部位才能練出沉來,腿部從而起到支撐的作用。
腿部的勁不管在什麼狀態下,都要大於或者承受住上身的力量,不斷放鬆後的沉重勁,在承受上身沉重的同時,腿部還要做到自身放鬆。
需要強調的是,後坐腿膝蓋過不過腳尖不用管,只要注意重心在腳跟即可,這才是關鍵,並且上身中正就行了,膝蓋不過腳尖指的是前弓步說的,不是指後坐腿說的。
練站樁,平時稍微練一練即可,比如看電視時站一站,比如做飯時膝蓋彎曲著做飯等等,不必正經的練,主要是為了增加腿部力量即可。
第三種是前弓步
往前弓時,用膝蓋管住身體的到位,也就是膝蓋到位了,其他地方必須都要停住即可,到位就是膝蓋最多不能超過腳趾根部,一般情況下,前弓步不容易出毛病,膝蓋出毛病都在後坐腿上。
關於膝蓋放鬆,在練拳時,大腦就想著不使勁、不用力即可,這個放鬆是大腦有意控制的放鬆。
比如你往椅子上下坐時,如果是真的放鬆,就會咣噹一下坐下去,這不是鬆,而是軟,過程是身體不受大腦控制的。那麼太極拳的鬆要求大腦控制身體、尤其是從腰到腳整體的慢慢的鬆下來,而達到坐下去,這才是鬆。
膝蓋鬆的過程其實就是彎曲的過程,主要點是腰胯,膝蓋和腳屬於從屬地位,後座時大腦想著腰胯一鬆即可,至於膝蓋的彎曲程度不用管,彎曲程度是由腰胯鬆的程度決定的。
再有,比如後座時,不能單純的想著膝蓋,而要想著腰胯、膝蓋、腳跟,也就是一條腿整體的鬆回來達到後座,也就是一鬆俱鬆,注意整體性。
那麼在做動作時,大腦想著腰胯鬆的同時,順著腰胯往下用大腦一掃膝蓋和腳也放鬆即可。
把全身的重量洩到後腳跟是不完全對的,鬆跟懈的意思相近,但有不同,懈有軟的意思,但要注意,太極拳是鬆不是軟,區別就是鬆受大腦控制,而軟不受大腦控制,比如說手往前鬆過去是對的,但不能說軟過去、洩過去。
至於後坐到腳跟也就是從前往後坐開始時的一刻起,全身就要放鬆的、不使勁的、不用力的慢慢的後坐到後腳跟上,如同後腳跟上有一個柱子,慢慢的屁股後坐到位時,正好坐在這個柱子上,時間長了,腿部力量增加了,同時身體也就慢慢的鬆下來了。
練太極拳有刻苦的精神和毅力是對的,但在練時要注意方式方法,鬆要注意整體鬆,要有意的鬆,但不能刻意的求鬆,更不能找鬆。
練太極拳不傷膝蓋的方法
一、靜態定式的技術要求
在練拳時,不管是什麼定式步型,膝關節不宜左右內外側扭動,否則就會造成膝關節內側和外側的損傷。同時,根據膝關節只能前後上下運動的生理機能,前後上下的方向一定要一致。
比如在半馬步、虛步的外形技術要求中,不但要求後實腿的膝蓋與足尖同一方向,還要求髖骨尖、膝蓋、足尖同向與要求膝蓋不能超過足尖,這樣的髖骨尖、膝蓋、足尖上下相對應,前輩稱為“三尖相對”。
在弓步的外形修成中,要求腿部和膝關節中部等處直垂直於地面,不能用足尖,否則會傷到膝關節。
二、動態拳勢的技術要求
在行拳走架的時候,人體重量的三分之二是由腰胯承受、轉化後作用於大腿,並通過膝關節的連線與小腿、腳跟、腳掌融匯一體。在做膝關節轉向動作時,應當由腰胯來控制和帶動下肢,前輩稱為“開胯碾腳”的練法。
什麼是太極拳運動的碾腳?由楊氏太極拳的碾步而得名,外形相似於擺腳、扣腳,所不同的是要以腳跟為軸,腳掌、腳趾輕貼地面碾轉***或以腳掌為軸碾轉腳跟***,如同碾砣在碾盤上轉動一樣。
整個腳底都要貼地,以腳跟為實,腳掌和腳趾為虛,腳跟為中心的貼地轉動。還要明白以下功理意想前面實腿之胯是轉動的軸心,通過鬆腰和鬆開實腿之胯而帶動實腳外碾。實腿之胯是主動,實腿之腳是被動,要一邊鬆沉一邊轉動,緩慢又均勻的運轉。
練拳中有許多轉腰動作,在轉腰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下身穩固,然後慢慢轉動,這樣才能保證膝關節不受損傷。
三、必要的基本功是練拳避免膝痛的保障
知道了正確規範的練法,倘若身上沒有必要的基本功,沒有較好的下盤功夫和虛實轉換功夫,較好的傳統練法也成為空話一句,沒有多少功效。就好比先進技術的發動機得有與之佳配的機器材料才行。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練好太極拳的基本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