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將俞大猷和少林棍法

  自古以來,少林武功冠蓋天下。可是在明代中葉,河南嵩山少林寺著名的少林棍卻曾一度失去真傳,後來多虧了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把少林棍回傳給少林寺僧人宗擎,才使少林棍法真訣復歸嵩山少林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少林派擅長棍法。在明代甚至清代的時候,其槍術和拳術還備受批評。說明那個時候,少林寺的武術體系還不是很完備。

  少林棍法的正源,記載在明代武術家程衝斗的“少林棍術闡宗”一書之中。另外一個來源就是我這裡要談的俞家棍。

  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武功卓著,尤其擅長棍術。他曾經和很多師傅學藝,受其師李良欣的荊楚棍法的深遠影響。後來又向很多高手學習,算是集南北棍法之大全,在當時就威震一方。今天,俞家棍仍然被武林人士譽為天下第一名棍。

  俞大猷奉命從山西前往江浙抗倭前線,俞大猷聽說少林寺有神傳“緊那羅王”棍術,非常的厲害,就順道訪問了少林寺。緊那羅王是佛教裡的一護法菩提,法力強大,因此少林寺的絕技棍術就以此命名。按照“少林棍術闡宗”的說法,緊那羅王棍術就是少林名棍“夜叉棍”。今天這種棍術在少林寺已經失傳,後人已經難窺真容。

  根據俞大猷的文字記錄可以看出,當時的少林寺和今天的少林寺還是有點類似的,那就是很懂得人海戰術所營造的氣勢。主持派出了幾百個和尚,舞槍弄棒,非常震撼。可惜,這種陣勢對外行可能很有效,對俞大猷這樣的內行和經歷了千軍萬馬的拼殺的將軍來講,那是沒有一點用處的。

  俞大猷看了以後,沒有一聲稱讚,反倒連連搖頭,說此棍術“已失古人真訣”。少林寺就要俞大猷給予指點。他回答“此非一日之功,非長年累月不可得也”。少林寺乃選出兩名年輕力壯的高手,一個叫宗欽,一個叫普從,隨俞大猷前往抗倭前線,並抽空學習俞家棍術。

  三年藝成,俞大猷稱讚他們“十步一殺,可行千里”,意思就是在當時的武林已經罕有對手了。回到少林寺後他倆當上了正副武術教頭,教了2千多個和尚學習俞家棍術,其中達到真訣的有一百多個。後來俞大猷又把他的武術專著“劍經”給了少林寺,從而催生了俞派少林這一主流少林武術。

  俞大猷的劍經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剛柔相濟。清朝的著名文人和武術家吳殳師從少林槍術大師洪轉學習槍法。在他的“手臂錄”中講到他在少林寺學習槍術的一些情景,他看到了很多少林和尚在練俞家棍的絕技五虎攔。按照他的描述,俞家棍,或者至少可以說,以俞家棍為代表的打揭棍派在當時的少林寺已經非常流行了。吳殳稱讚少林槍法剛柔相濟,同時也指出少林槍法中參雜了太多的棍術內容,不夠精純。他也尖銳的批評了明朝武術家程衝鬥將軍的少林棍術只知有剛,不知有柔。兩相比較,就能很明顯的得出結論:那就是至少在吳殳的時代,俞大猷的剛柔相濟的理論對少林武術比如槍術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在俞大猷傳藝後,少林寺經過長時間的消化吸收,用劍經的理論和俞大猷傳的棍法,對少林原有和後來傳入的各種武術器械進行了改造,經過幾十代人的努力,終於把劍經的理論和技法融合到少林拳術和器械中,形成了俞派少林。由此奠定了俞大猷在中國武術發展史上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

  關於俞家棍的傳承問題,雖然當今的很多武術家自稱會俞家棍,尤其是南派更是秉承俞大猷祖籍的優勢,宣稱自己的棍法理所當然的的是俞家棍,我本人對他們的俞家棍的傳承是持懷疑態度的。首先,俞大猷出名後主要在北方活動,在家鄉傳承武術沒有證據。其次,明代早期的棍術是沒有套路的,俞家棍也不例外。所以俞家棍至今應該說沒有了完整的傳承體系。俞派少林的四路棍法的第一路也只能算是保留比較多的俞家棍的技法內容。雖然俞大猷批評了當時的少林棍法,少林棍術包括其他武術流派的發展主流,任然是消化吸收融匯貫通當時其他武術流派也包括俞家棍的一個過程。俞家棍沒有徹底取代少林的原有棍法,相反,卻被徹底消化吸收融入到少林功夫的體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