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如何釣黃尾魚的技巧

  喜歡垂釣的釣友應該都知道,垂釣有許多的釣魚技巧,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目標魚,相應的釣魚技巧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大家知道初夏季節怎樣釣黃尾魚嗎?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初夏釣黃尾魚技巧

  一、生長特性

  我們想要垂釣黃尾魚,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黃尾魚相關的生活習性,黃尾屬底棲魚類,以水底腐殖質、高等植物碎屑和水生昆蟲為主食,屬高氧魚類,群聚性極強,喜渾水逐食,春秋遊淺水,夏冬入深潭。

  二、溫度要求

  一般以20℃——25℃,天氣晴朗不悶熱,水中微風氧分足的天氣為宜。

  三、釣位選擇

  根據黃尾生長特性,釣位應選擇在水庫黃泥坡、嘴、陡巖、深淺交匯、庫內大彎處。初夏、秋季、陰天釣淺***1.5——2.5米***,仲夏、晴天釣深水***2.5——4米***。

  四、釣組調配

  竿

  一般採用手竿,以3.6——6.3米為適。串鉤,爆炸鉤不宜。

  漂

  以抗風性強的1——3號立體漂為宜。

  線

  主線1.5——2.5號,腦線1——1.5號,調四目釣二目。

  鉤

  伊豆2——4號、丸世7——9號,兩鉤上下距離約3釐米。

  五、誘餌與釣餌

  1***誘餌分基礎餌和精品餌兩大類

  A.基礎餌

  根據黃尾喜渾水逐食的特性,採用渾水做窩誘聚魚較快,且留魚時間長。麥麩、黃豆粉***也可用玉米粉或米糠***、菜餅各1份,麝香米1袋到水域後加入黃土3份用水調成糊狀,一次投足做窩。

  B.精品餌

  又稱補餌,宜量少。方法:麵粉、菜餅***或芝麻粉***各1份,鯽魚商品餌一袋拌均調和捏成丸子大,一天分兩次補窩,每次4——5丸即可。

  2***釣餌分葷餌和素葷兩大類

  A.葷餌

  用蚯蚓或紅蟲。黃尾攝食較刁,蚯蚓不宜整條上鉤,斷掉頭部從此入鉤,留尾部約4毫米左右讓其在水中擺動。紅蟲4——5條捆在一起,切忌露尖在外。

  B.素餌

  用市場上出售鯽魚商品餌,加入拉絲粉,搓、拉均可。

  六、附件

  1***小鐵鏟

  用於開闢釣位。

  2***抄網

  黃尾嘴小、力大特別是素餌垂釣,便於操作,以免跑魚。

  3***魚護

  要求長、大。黃尾易死,須投入深水之中,且不要經常拉動魚護,特別是夏天更要注意。

  夏季釣魚保護措施

  眼睛的保健和防護

  騎摩托車或自行車外出垂釣,要戴太陽鏡,這樣既可以防止蚊蟲、灰塵進入眼內,又可防止陽光傷害眼鏡;同時垂釣時要儘量背光垂釣,避免陽光直射面部,選擇眼睛不受水面反射光線刺激的位置;陽光強烈時要戴上偏光釣魚鏡,防止強光對雙眼造成傷害;垂釣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瞭望一會兒,以調節視神經,使眼睛得到休息。

  面板的保健和防護

  夏季的強光會使人體天然防護機制受到破壞,使人過早衰老,還會引起面板病,甚至導致“面板癌”,因此要在早晚和夜間垂釣,避開強烈的陽光。如在白天垂釣一定要做好適當的防護,穿長袖上衣和長褲,戴釣魚手套,以減少面板外露。

  穿淺色衣服,因淺色衣服可以反射和折射陽光,吸熱慢,散熱快,保護面板;高溫晴朗的天氣應開啟遮陽傘,在傘下垂釣;經常外露的部位,如臉部,雙手、耳鼻部、勁部可塗防晒霜;選擇有樹木和建築物遮擋的陰涼處垂釣,避免陽光直射,同時要預防水面的反射陽光。

  腸胃的保健和防護

  由於夏季野外垂釣往往是一天甚至幾天。大多數釣友對一日三餐都不太重視,有時會隨便吃點東西,也不管涼熱,上魚好乾脆不吃了,時間一長就容易患胃腸病。因此外出垂釣一定要做好腸胃保護,喝水要喝涼開水,少喝生水。食物要注意衛生,不宜多喝飲料。夏季在野外應該多飲白開水、鹽開水,或是解暑降溫的飲料,以補充體內消失的鹽分,且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手腳和關節的保健和防護

  夏季垂釣時垂釣者手腳不要過度暴露在陽光下,防止被灼傷;同時也不要長時間坐在潮溼的地上垂釣,以免得風溼或類風溼病以及其他疾病。

看過初夏如何釣黃尾魚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