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熱門旅遊導遊詞

  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

  篇1

  想親睹香港難得一見的水上棚屋,便要前往位於大嶼山西北端的大澳漁村。平實的土地無法給蜑民帶來安全感,遂使他們在潮汐漲退的海床上以木材搭屋,水上棚屋由此而來。此後,蜑民世代在水上棚屋聚居,延續至今。

  從梅窩或東湧搭乘公交車,約一小時到達大澳漁村。大澳村落被一條河道分隔,河堤兩旁是百多年前由漁民蓋搭的棚屋。棚屋建築在豎立於水面的木柱之上,戶戶相連,櫛比鱗次。

  漁民多以舢舨出入,漁村的淳樸風貌歷歷可見,使大澳享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大澳居民大部分是客家人,以捕魚為生,過著寧謐質樸的水鄉生活。

  大澳曾是香港的主要漁港和駐軍鄉鎮,也是百年來漁鹽業的重地。如今的大澳已沒有駐軍,只保留著一條恬靜閒適的小漁村,而當地醃製的鹹魚和蝦醬,風味極佳。

  從前,村民以繩纜運作的“橫水渡”***又稱“繩橋”***渡河。這條擁有超過86年曆史的橫水渡,現已被橫跨在小河道上的新吊橋取代。然而,大澳漁村的水鄉風情依舊洋溢,使之成為業餘攝影家的天堂。

  篇2

  龍鼓灘***英文:Lung Kwu Tan,舊作Lung-ku-tan***位於香港新界屯門的西面,區內有不少特殊建築,其中香港兩家大型發電廠便位於此,附近亦有不少燒烤場設施。一說龍鼓灘亦是南宋名將文天祥筆下《過伶仃洋》中“皇恐灘”***或“惶恐灘”***之地***另一說皇恐灘位於江西省萬安縣境內,為贛水十八灘之一***。

  龍鼓灘初期指當地的一海灘,得名起源自對開的龍鼓洲,因正好位置上對望,及後被延伸指鄰近一帶地區。龍鼓灘主要分為龍鼓灘及龍鼓上灘兩部份,地理上位處青山大冷水西側,西面臨海為龍鼓水道,南面為踏石角,行政上被劃歸屯門區的樂翠選區。清政府早年將新界割據給英國時,龍鼓灘與及屯門被劃歸入元朗約,至1969年新界民政署下設7個理民府以管治地方,當中包括屯門理民府,自此龍鼓灘一直歸入屯門區發展。

  生態及旅遊

  龍鼓灘是新界西北部海岸線最邊陲的地方,其海灘狹長,視野甚廣,與白泥成為香港觀看日落的著名景點。龍鼓灘對出的龍鼓水道為香港境內幾個中華白海豚常見的出沒地點之一,海灘北邊的小山崗上建有的“中華白海豚觀景臺”,正是欣賞日落和中華白海豚的良好位置。

  龍鼓灘東面為青山,交通所隔,因此較少受人為破壞,具一定生態價值,在村落後的風水林和毗鄰的灌叢就有不少蝴蝶悽息在該帶,是香港較罕見的紅鋸蛺蝶的其中一個主要繁殖地,其他不常見的蝴蝶品種還包括異型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金斑蛺蝶***Hypolimnas misippus***和緯帶趾弄蝶***Hasora vitta***,漁農自然護理署曾在2002年-2004年的調查中錄有90個蝴蝶品種,曾有團體倡議將該處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龍鼓灘村後的青山龍門徑有不少奇石景觀,如麵包石等,其中皇帝巌***又稱宋王洞***有一傳說可追塑至1277年,當時正值南宋之末,蒙古兵南下中原,宋帝昰避走南方,路經香港,而在龍鼓灘留下足跡,據說當時宋帝曾藏匿於該山洞中。

  篇3

  長洲花地瑪聖母堂***英語:Our Lady of Fatima Church***是一座香港天主教教堂,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位於長洲東灣教堂路2號,建立於1952年10月13日。

  花地瑪聖母堂區是一個海島堂區,服務的範圍有長洲的長貴邨、雅寧苑、大石口、天福花園、桂濤花園、大菜園區,南丫島的沙埔村、大灣村。而南丫島上的露德聖母小堂***英語:Our Lady of Lourdes Chapel***也屬於花地瑪聖母堂區的管理範圍。聖堂位於南丫島北榕樹灣***露德聖母幼稚園內***,於1966年建立,1970年至1976年定名為南丫島小堂,屬薄扶林露德聖母堂區。1976年劃分為一獨立區,1977年至1979年易名為露德聖母小堂,1979年7月1日升格為堂區。1980年至1983年再度易名為露德聖母彌撒中心。1984年至1986年三度易名為南丫島彌撒中心。但***改屬坑口聖雲先堂區,1990年轉屬青衣聖多默宗徒準堂區。1991年四度易名為露德聖母小堂。

  堂區歷史

  1946年至1952年,廖錫光神父負責赤柱、長洲及大澳牧民工作,陸之樂神父任職副本堂。1952年,建立初期名為法地瑪聖母堂。10月13日,戴副主教主持本堂第一所聖堂啟用儀式,陸之樂神父為首位主任司鐸。1954年,易名為聖母法地瑪小堂,附屬長洲堂區。1955年至1959年,再度易名為法地瑪聖母堂。1959年4月,教廷駐華公使高理耀主教訪。1961年11月13日,白英奇主教主持啟用新聖堂。1965年,成為獨立堂區。1971年5月,成立教友傳教會 ***堂區議會的前身***。1960年至1979年,三度易名為花地瑪聖母堂。1979年7月,花地瑪聖母堂升格成為堂區。

  1995年12月,劉志剛神父接任為主任司鐸,劉神父看到每逢主日有很多菲律賓籍人士參加彌撒,他到任不久,便在主日早上七時卅分加開一臺英語彌撒;此外,劉神父與本堂教友合辦宗教及聯誼活動及中英雙語彌撒。劉神父每星期撥出數天探訪教友,在教友家中主持彌撒或祈禱聚會。1997年2月,慈幼會因有人士調動,劉神父調離長洲,香港教區邀請美國天主教傳教會賀道明神父出任本堂主任司鐸。

  建築風格

  1930年代,恩理覺主教派遣神父往長洲及大澳推行傳教工作,當時的聖堂只是一間用磚石建成的簡陋小屋,位於現在的大新后街245號。由於戰後教友人數增多,1952年初,長洲第一座聖堂動工興建,聖堂建設簡約,為一幢兩層的白色平房,門口種植了四棵椰子樹,見證著聖堂的發展。

  新聖堂於1952年10月13日祝聖啟用,聖堂之聖母像特地購自葡萄牙花地瑪,白英奇主教接納宗座外方傳教會陸之樂神父的建議,將本堂命名為花地瑪聖母堂,該聖母像沿用至今,成為本堂的標誌。1953年10月13日,白英奇主教帶領教區千餘信友到長洲參與首次朝聖,自此,每年10月份舉行的花地瑪聖母堂主保瞻禮。

  1959年聖堂展開擴建工程,1961年11月13日落成,由白英奇主教主持祝聖禮。擴建後聖堂的面積為2,730平方呎,其建築是配合當時長洲的建築風格,採用金字形的瓦片屋頂,兩邊均有彩色玻璃窗,樓高30呎,可容納200名教友參與彌撒。聖母巖洞在祭臺後的中央,放置了花地瑪聖母像。聖堂採用的手繪地磚,是香港教區同期落成的聖堂所採用的相同地磚。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