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羽毛球球感

  很多初學者打球時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球感,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人。以下是小編教大家的,歡迎閱讀!

  :

  因為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向上看,更何況是向上看落下的羽毛球呢?這是很不習慣的動作。由於掌握不準落球的時間,會出現擊不中球託而是擊在羽毛上或者因為來不及而錯過擊球。克服這些並不是沒有辦法的,打久了自然而然就能掌握好,也就是所謂的掌握好球感,但是如何培養球感呢?

  首先,開始練習用單手來抓住從上落下的羽毛球,但不能事先就伸著手,這樣就失去了練習的意義了,要配合球落下的時間,再瞬間伸手過頭抓住羽毛球。記住,伸手過頭!在沒有同伴一起練習的時候可以自己把球拋起來再接住,剛開始的初學者可能不太容易,但是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眼神就會逐步變得機敏。

  其次,在習慣了用手接球以後就可以開始練習用手將飛來的羽毛球擊落,這樣就逐漸記住了球落下的時間感覺。

  在完成空手擊球的練習後,能夠用手掌正面的把球擊出,同樣的,你就能夠掌握翻手腕這個技術, 也有利於掌握正確的高遠球揮拍姿勢,對於下一步的握拍練習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記住不要太用力,因為你手上是空的,太用力了容易受傷!

  下一步,明白了落球的時間,掌控得當之後就可以拿起你的羽毛球拍,開始揮拍練習了。用拍來擊球打出高質量的球是我們培養球感的最終目標,一開始也許你會感覺拍的長度以及距離實在跟空手差太多了,但是有了空手的基礎,很快你會發現適應的很快,就像小時侯在學校用笤帚掃窗戶上的蜘蛛網一樣,沒有人會去測量笤帚和蜘蛛網之間的距離是多少,而完全憑的是手感。

  其實道理一樣,唯一不同的是羽毛球是動的,而蜘蛛網是不動的,而且擊球需要揮拍過頭頂,所以在持拍練習時候一定要注意揮拍過頭頂!!

  羽毛球是減肥要注意的誤區:

  在經常打球的女性中,有不少都是把羽毛球當成自己健身、減肥的最佳途徑。可不是嘛,在健身房和那些鐵疙瘩打交道,哪裡比得上在球場上與三五好友打打球有意思啊,不過,打羽毛球時也要小心不要被一些所謂的健身理念誤導。

  出汗越多,減肥就越成功

  誤區:打球鍛鍊時,自己一滴汗也沒出,而同伴卻汗流浹背,為此感到既焦慮又沮喪。

  事實:不必擔憂,科學研究證明,流汗消耗的是水、鹽分和礦物質,而不是脂肪。鍛鍊時出不出汗,與是否消耗脂肪沒有關係。

  正式運動前的熱身準備沒有必要

  誤區:很多女性輕率地認定,在打球前做不做熱身運動無關緊要。

  事實:尚未運動開的肌肉很容易扭傷,因為它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承受突然性的大動作。任何熱身動作都可以提高肌肉的適應性,使關節變得靈活。鍛鍊前的熱身有利於運動者的心血管系統,有益於健康。

  反正在打球鍛鍊,盡興吃喝問題不大

  誤區:許多人高興地想,因為我打球健身了,可以不用再去節食減肥了。

  事實:儘管從事任何體育鍛煉,身體確實會消耗掉更多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但並不意味著對所有食物大開綠燈。關鍵是要保持營養平衡,多吃水果、蔬菜、纖維素、穀物及瘦肉。只有在飲食和健身之間保持科學的平衡,才可能達到最佳鍛鍊效果——明顯地減去贅肉並改善身體狀況。

  超負重鍛鍊效果更好

  誤區:如果我們觀察得仔細些,就會發現有的女士打球時在腳踝上帶著小重物進行鍛鍊,以便消耗更多的脂肪。

  事實:過量的負重可能造成肌肉和關節的損傷以及肢體的畸形,包括脊柱變形等。

  停止鍛鍊會比以前要胖

  誤區:很多人認為一旦停止鍛鍊,就會變得比以前胖很多,多人因此對打球健身望而卻步。

  事實:其實,只有舉重這一類鍛鍊所形成的肌肉塊,才會在停止鍛鍊後的第二週開始減少。而通過有氧運動,包括堅持多年的打球、游泳、長跑、有氧操、步行和騎馬等活動練出的肌肉塊減少得比較緩慢。當然,這樣的肌肉塊也不是永恆的。保持肌肉持久不變的惟一辦法是在生活中保持有規律的健身鍛鍊和有節制的飲食。

  穿塑身衣打球減肥效果更好

  誤區:有些女性認為打球時再穿上塑身衣或緊身衣能讓自己出更多的汗,消耗更多的脂肪。

  事實:醫學專家通過研究發現,60%的婦科疾病與穿著塑身衣有關。特別是在打球鍛鍊過程中,穿塑身衣會影響排汗,而且,穿塑身衣還會直接影響血液迴圈系統,使腰部和下肢血液迴圈不暢,易發生腰肌勞損、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水腫等疾患,還會出現頭暈等症狀。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打球健身時,不可被那些似是而非的健身理念所迷惑。其實,在心裡記住一條就夠了:貴在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