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孝道的國學經典
“爸爸是船,媽媽是帆,載著小小的我駛向金色的彼岸……”我非常喜歡這首童謠,因為父母給了我無盡的愛。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歡迎閱讀。
《二十四孝》
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於西漢經學家劉向編輯的《孝子傳》,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書籍。幹寶的《搜神記》卷十一收錄三則鯉魚自動破冰彈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敦煌藏經洞發現的佛教變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南宋時期的畫家趙子固有“二十四孝書畫合璧”一圖。元代學者謝應芳在《龜巢集·二十四孝贊》序中說的:“常州王達善所贊《二十四孝》,以《孝經》一章冠於編首。”清代吳正修作《二十四孝鼓詞》:“論起這二十四孝,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二十四孝》之後,相繼又出現《日記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勸孝書籍。
楊伯峻在《經書淺談》考證說:“元代郭守正將24位古人孝道的事輯錄成書,由王克孝繪成《二十四孝圖》流傳世間;清末,張之洞等人將之擴編至《百孝圖說》。應園先生邀請為其86歲父親慶壽,陳少梅完全依照元代王克孝《二十四孝圖》內容繪製了《二十四孝圖》卷,與之相比,徐操創作的《二十四孝史》則更具個性化。”
《弟子規》
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分為七個部分:即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前六項屬於德育修養,後一項屬於智育修養,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的踐行。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童蒙養正、敦倫盡分,閒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規範和對照自我的經典。
學《弟子規》,一般的人聽到“弟子”,會有錯誤的認知,覺得是小孩學的。其實這個“弟子”不是指小孩,聖賢人的學生都叫弟子。“規”也是會意字,左邊一個“夫”,右邊一個“見”,叫大丈夫的見解。當然大丈夫的見解一定是隨順聖賢教誨,也就是人生的真理,來做事、來處事待人。
今天的孝道《中國人的孝道》
內容介紹
《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集結兩位作者多年來有關華人孝道的系列研究,以心理學的觀點,將原本以文化色彩著稱的孝道概念,由人文學的研究範疇,引介到華人本土心理學的實證研究中。《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分從“社會態度”與“認知發展”兩種不同取向切入,探究孝道如何在日常生活運作中影響人們的心理與行為:前者主要針對孝道的靜態組成內涵進行檢驗,進而探討各成分間的關聯及其作用;後者則強調由動態的認知思考歷程,分析影響個人孝道行動的各項認知特徵,以探討各項特徵是否組合成不同認知組型,並據以界定不同的孝道認知發展階段及其影響效果。《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不僅有助於從事本土心理學研究者的理論思考,對於關切家庭與親子互動、華人社會文化變遷等議題的其他人文社會學科者,亦可提供研究取向上的互補與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