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的起源與發展二

  柔道***Jūdō,じゅうどう***在日語中是“柔之道”的意思。就是“溫柔的方式”。柔道部分起源於一種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鬥的技術:柔術。柔道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而贏得比賽,它是奧運會比賽中唯一的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手的專案。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嫻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1951年,日、英、法諸國發起創立國際柔道聯盟,第一屆世界柔道錦標賽於1956年在東京舉行。1973年柔道專案正式列入我國競賽專案。柔道是一種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的格鬥術。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同時嘉納還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此後該校變成東京天皇大學,他先是在該校經濟系學習,後又轉入師範系。在求學期間,他與加藤孝明和坪井結識,這在此後柔道的命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他的新朋友中,一位後來成為首相,另一位則成為東京大學的校長。東京大學是一個文化中心,宣傳歐洲的思想和成就。轉折時期的青年人以飽滿的熱情開啟當時被禁的西方文化大門,他們痴迷戲劇,抵制日本的歌舞伎,身穿歐洲時尚的衣衫。在這種大的背景下,嘉納嘗試與日本潮流做鬥爭的做法就不會在大學同學中得到理解,因為同學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些儘管名字讓人感到陌生、但是非常誘人的歐洲運動專案上,如英國板球、划槳、棒球等。

  在向福田八之助求師期間,年輕的嘉納不得不經常面對的是一位名叫福島的、體重比他重一倍的人。福島是販魚的批發商,也是很棒很有經驗的弟子,嘉納經常把訓練時的師傅換下場,因為福島經常把師傅們的身體摔壞。嘉納無數次嘗試打敗體力上佔優勢的對手,但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這位未來的柔道創始人經常思考如何戰勝這些難以制服的對手。

  有一次,治五郎想到了使用一種家庭戰術準備方法,並且他對這種方法精心準備了很長時間。他比平時更早地來進行訓練,他一個人坐在角落裡,一直在觀察著自己潛在對手的搏擊方法和移動動作。在訓練結束後,嘉納換了訓練服,非常尊敬的向福島鞠了個躬,請求於他對決。對手笑起來,一副輕鬆的樣子同意了請求。因為他已經有無數次獲勝的經驗,他非常自信此次自己能夠得勝。嘉納站在離對手兩米開外的地方,似乎沒有任何要向前進攻的企圖。福島有些不知所措,又有些氣惱,於是向前邁了一步,同時緊跟著邁了第二步,閃電般的抓住看上去非常柔弱的嘉納的和服領口。這正是已經做好準備正待時機的對手所盼望的。嘉納用異名手抓住對手正在進攻的那隻手,將領口向對手彎向四分之一,將雙腿下蹲,另一隻手去推已經失去平衡的福島。在旁邊觀者死一般的靜寂之後,福島“嘭”的一聲全身四仰著地。使觀眾感到更為驚奇的是,被撲倒在地的對手受到了極大的震驚,很長時間都無法站起來。

  此次勝利的重要意義在於,這使柔道創始人能夠堅信“打破平衡”技術的正確性,這是在準備猛撲時將對手從穩定平衡引出的方法。如今,任何柔道初學者都知道這點。可是在當時,這對於許多人來講可算得上是一個啟示。嘉納治五郎本人也確信,“打破平衡”為摔倒對手的最重要的基礎,因為在正確地將對手從平衡引出之後,才可以以最小的體力消耗來戰勝強勁的對手。
 

  
 

  向年輕的弟子傳授柔術基礎理論的福田八之助導師逝世後,嘉納就必須尋找新的導師了。

  這一次嘉納也非常幸運。眾所周知,強者更能走運,因為只要不停的尋覓,總會找得到。磯正元成為他的師傅,他在天神真楊流派大師中排名第三。當時,磯正元已經62歲了。此人個子不高,外表孱弱,身材與自己的新弟子十分相似。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性格堅毅,熟練掌握柔術技藝,周圍人對他總是由衷的尊敬。後來,柔道創始人對在這所學校的訓練給予非常高的評價,他認為,任何人在完成和展示肩鎖動作時,都沒有像自己的導師做的那樣棒。磯正元兩年之後離世,也將自己的檔案都留給了弟子。

  嘉納治五郎的命實在是不錯,在初期他就有了若干位好老師,其中第一位是搏擊實踐上的流組,而第二位是培訓技術的流組,在天神真楊流派中,嘉納獲得“師範”***大師***的稱號,並且這段時期對他來說算得上是富有成效的。每日清晨他早早起床,伴隨著東昇的旭日開始習武,然後去大學上課。上完課後他又回到訓練大廳,以便自己教授陣列初學者學習動作。1881年,當磯正元生病時,嘉納治五郎遇到了來自起倒流派的常俊井久保,該流派於1670年由金門寺田創立。於是,嘉納便第三次更換了自己的柔術師傅。井久保過去曾是一名武士,在幕府傳授柔術多年。命運之神降臨到他的身上,流組可以更多地展示自己,保留著正如現在所說到的很好的運動形式。這位前武士生活窘迫,直到臨終的那一天都保留著對柔術的信念。這位新任弟子不僅從他身上學會了優美的動作,還學會了堅強和頑強地生命力。嘉納把實踐課和研究柔術的手稿結合在一起,其技藝更加複雜並且在研究時奉獻全身心的力量。僅僅過了一年,導師不得不承認,“我再也沒有什麼可教授你柔術的了……”。

  很快試驗的時間到了。東京大學校長按照慣例邀請不同運動科目的代表參加展示活動,目的是在年輕人之間宣傳體育教育。例行的展示活動在新建的大禮堂內舉行,禮堂內容納了數百觀眾。此次邀請了柔術學校的學生參加,由80高齡的戶冢導師率領。

  當時柔術並沒有競賽規則,可以使用任何抓握動作完成對決,失敗方是背部挨地,宣告自己失敗,或者不再有繼續能對決的人。對決的時間也沒有限制。在完成表演節目後,戶冢流組問旁觀者:“有誰還想來比試比試?”嘉納治五郎絕不會放過這樣一個考驗自己的機會,並且是挑戰最強壯的同學來比賽。克服高大健碩對手的所有嘗試均以失敗而告終。此人不但力氣大,而且搏擊的技法高強。即便如此,嘉納治五郎也被視為勝利者,因為他以自己的勇敢和技能而受到大學領導人,甚至是已經喪失信心的年老的流組的稱讚。此次交鋒成為後來在戰鬥技巧領域繼續工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