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行動通訊市場初析

第三代行動通訊已昂首闊涉地向我們走來

當全世界都在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作為裝置供應,應當冷靜下來思考:找出正確的市場切入點,合理安排資金流向,把握其中蘊涵的巨大商機。一、市場面分析目前,中國行動電話使用者總數已突破4000萬,到2005年,可能達到近1億。按照年增長2000萬用戶的發展速度估算,在網路容量方面,第二代移動通訊系統在2003一年以前仍然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要。但如果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普及率的提高和競爭的加劇,向用戶提供多種業務越來越重要,行動通訊市場由第二代向第三代過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按國際上有關權威分析預測,第三代行動通訊的目標將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逐步實現:

第一步,寬頻CDMA技術將在2002年左右投入使用;2002-2005年將是第三代行動通訊匯入和初步完善的時期。第二步,預計要到2005年以後,第三代行動通訊才能逐漸從第二代行動通訊中剝離出來,形成有別於第二代行動通訊的市場。第三步,到2010年左右,成熟的第三代移動通訊系統會形成獨立的市場,並逐步淘汰第二代產品而成為市場上的主導產品。

另據對成本的預測,第三代行動通訊在中國按1億使用者的市場規模計算,參照第二代的建設成本估算,每個第三代使用者的移動裝置的初期建設成本約為3000元,那麼僅第三代行動通訊裝置的市場價值就達3000億,這還沒有包括移動終端、傳輸裝置、機房電源、維護、升級等配套投資。

綜合上述情況,可以初步得出結論:

1.世界範圍內的第三代行動通訊市場即將形成,並在未來10年內迅速發展;

2.最早2002年,最近2005年,第三代移動通訊系統將在我國投入運營;

3政府明確表示支援加快第三代行動通訊的發展建設;

4、停止第二代GSM系統的擴容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而在由第二代向第三代行動通訊的轉移過程中,對我國移動運營商和製造廠商來說蘊涵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二、運營商發展策略分析

據中國資訊產業管理部門介紹,第三代行動通訊業務預計將於2001年首先在日本、歐洲及北美地區率先展開商業化運營,中國第三代行動通訊業務將在 2001年至2003年開展。目前,中國國內最主要的移動運營商是中國行動通訊和中國聯通,未來潛在的第三代移動運營商可能還會包括固定公司和若干家新增的運營商。這些公司構成了未來在第三代行動通訊市場上的新客戶群體,而它們又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以中國行動通訊為代表,擁有龐大而控全的GSM通訊網路。中國移動將採用現有的GSM網路向第三代技術平滑演進的發展模式。初期將共用核心網(GSM),擴容時將採用擴充套件的BSC(E-BSC),在對3G需求較強的地區增加TDD***,適時引入隊移動智慧網和GPRS技術,通過TDD/~ M$#端來實現第三代行動通訊服務。業內人士指出,採用此種方式平均承擔的裝置價格將比新建3G網路低20%至30%。

據有關預測顯示,到2001年,處於第二代的中國GSM行動電話使用者將達到1億個,GSM交換機將淨增8000萬門左右,若以目前市場上平均價格 130O美元/門來計算,僅GSM交換機擴容一項,就有104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以此推算,GSM***系統將淨增約44萬個載頻,若以目前市場上平均價格 10萬元人民幣/載頻來計算,GSM***系統將會有約440億元的市場規模。

分析上述資料,可以得出結論:如果將中國行動通訊定義為第一系統使用者群體,那麼在GSM向3G演進過程中,最大的兩個市場需求點是:1.現有GSM 網路的擴容,所需裝置仍將主要是GSM系統裝置,GSM***系統市場規模約為400億元左右。而且,在2002年以前,這仍將可能是中國移動最主要的投資方向;2.現有GSM網路的升級,所需裝置將主要是與移動智慧網和GPRS技術相關的系統裝置。預計在2001年以後,此項投資額度將逐漸增加。

第二類,以中國聯通為代表,正在投巨資興建窄帶CDMA網路。 2000年,中國聯通計劃在行動通訊投資289億元,主要用於CDMA建設,使CDMA網的系統容量達到1130萬戶,覆蓋國內大部分的重點城市並開通運營。中國聯通還計劃,到2005年其CDMA使用者達到5500—6000萬戶,市場佔有率達到35%。另外,聯通在第三代行動通訊發展上,注重由其窄帶CDMA網向第三代行動通訊進行平滑過渡。從上面中國聯通的資料,可以有以下結論:1.大規模投資窄帶CDMA網的建設,到2005年,其系統總投資可能達到1800億元;2.到2005年,第三代移動通訊系統將可能在中國登陸,但市場仍以第二代通訊系統為主。屆時,中國行動通訊的GPRS將大規模應用,中國聯通為了對抗中國行動通訊,有可能逐步將原有窄帶CDMA向第三代平滑過渡,即由IS95-A過渡到IS95-B。

目前中國聯通正在進行的第二代CDMA建設,今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289億元。雖然有訊息稱“聯通”將暫緩CDMA的建設,但並沒有取消,且與GSM網路建設不同的是各地均為新投標專案,不存在舊市場壁壘,是一個完全從零開始的新競爭市場。在去年11月份中國聯通的首次CDMA招標中,大唐、東信與其他國外生產廠商分別獲得資格。另有訊息說中國聯通計劃選擇三四家系統提供者向其三四個主要地區提供裝置。

第三類,由固定公司發展而來的未來移動運營商。隨著中國電信業開放度的增加,電信市場準入將較為放鬆,固定公司也能經營移動業務;一些由固定公司發展而來的移動運營商將與中國行動通訊和中國聯通攜手經營中國行動通訊市場。這些定義為第三系統使用者群體的“轉型”公司,最大市場需求點在:1.固定公司沒有第二代網路的包袱,將“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第三代網路定的說套裝置潛夠理國閩出現對稱改圍困勤朝策建設中;2、由於第三代以後將是固定和移動的融合,固定公司在建設移動網的同時肯定需要大量固定的配套裝置。固定公司的出現對移動裝置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來說是有利的。其一,固定公司從事移動業務是從“零”做起,不存在舊的市場壁壘,而且將打破原有的市場供需作制;其二,一旦固定公司被開啟缺口,利用為其建設行動網路配套設施的同時打入其固定領域。

三、結論

根據形勢判斷,第三代移動通訊系統將在2003年左右進入中國市場。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代進入中國後並不意味著立即就能在網上大量運用,而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與第二代共存,並且將隨著二代系統的消亡而強盛。因此,如果孤立的談第三代市場的導人問題是沒有意義的,而要通過對第二代市場的分析來得出第三代市場的導人問題。結論一:中國行動通訊和中國聯通仍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移動運營商,短期內其他移動運營公司出現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中國加入WTO 以後,電信仍是受保護產業,開放度不會很高,估計在今後的二三年中,政府不會再增加新的移動運營公司,以避免盲目競爭和重複設。

結論二:在二三年內,中國行動通訊和中國聯通將繼續保持前幾年高速發展的勢頭,重點仍放在第二代移動通訊系統上。根據統計數字表明,中國行動通訊在今年將投資600億左右人民幣繼續新建和擴建GSM網路。另有資料顯示,聯通已基本放棄GSM網路的建設,而將其主要精力用於窄帶,CDMA的建設,初期投資289個億,5年內預計總投資額將達1800億左右,除去基建費等等,用於移動裝置上的費用可達1200億左右,這也是一個市場良機。

結論三:第二代半產品作為第三代產品的前奏,前途光明。第二代半產品包括用於GSM升級的OPRS和EDGH、用於CDMA升級的 IS95-B等。其中以GPRS最引人注目,因為GPRS以健全的GSM網路為基礎,並且能夠提供115Kbit/s的接入速率,幾年內基本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據報道,中國第一個GPRS試驗網已經開通運行了。GPRS真正能得到規模型商用估計會在2001年底到2002年初,而後將是GPRS發展的黃金時期,預計用於建設GPRS的資金將高於基礎網路建設資金。目前,除國外幾家大型裝置製造商外,國內諸如大唐等也已計劃於年中提供成熟的GPRS功能裝置,足以與國外產品一爭高下。

結論四:第三代產品是大勢所趨,但真正成熟進入商用可能會較晚。原因有二:一是研發力量有限;二是市場認知不足。縱觀國內行動通訊市場,由於經濟發展的相對落後和國內經濟水平的不均衡性,對第三代行動通訊的需求可能不如國外“熱心”。據估計,第三代的試驗網將在2003年左右登陸中國,但真正得到規模應用,可能要在2004年到2005年間。在此階段,仍是第二代和第三代並存,此後才是第三代發展的黃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