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底是牙膏的謎語

  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潔用品,有著很悠久的歷史。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頭戴塑料帽,身穿錫花袍,用手擠一擠,***變白泡。 —— 謎底 牙膏

  圓筒裝著白糊糊,每天早晚擠一擠,三十二個小兄弟,都說用它有好處。 —— 謎底 牙膏

  不是糕點不是糖,潔白芬芳袋裡裝,不能吃來不能喝,每天你都要嚐嚐。—— 謎底 牙膏

  牙膏的定義

  美國牙科協會給牙膏的定義為:

  牙膏是和牙刷一起用於清潔牙齒表面的物質。中國牙膏工業協會的定義為:牙膏是和牙刷一起用於清潔牙齒,保護口腔衛生,對人體安全的一種日用必需品。

  根據牙膏的定義,牙膏應該符合以下各項要求:

  ***1***能夠去除牙齒表面的薄膜和菌斑而不損傷牙釉質和牙本質;

  ***2***具有良好的清潔口腔及其周圍的作用;

  ***3***無毒性,對口腔粘膜無刺激;

  ***4***有舒適的香味和口味,使用後有涼爽清新的感覺;

  ***5***易於使用,擠出時成均勻、光亮、柔軟的條狀物;

  ***6***易於從口腔中和牙齒、牙刷上清洗。

  ***7***具有良好的化學和物理穩定性,倉儲期內保證各項指標符合標準要求;

  ***8***具有合理的價效比。

  牙膏的歷史

  最早的牙膏是古埃及人發明的。

  最早的牙刷由中國皇帝明孝宗於1498年發明。

  最早的牙膏公司是美國高露潔。

  最早的含氟牙膏是1945在美國誕生的。

  潔齒品的使用可追溯到2000-2500年前,希臘人、羅馬人、希伯萊人及佛教徒的早期著作中都有使用潔牙劑的記載,早期的潔齒品主要是白堊土、動物骨粉、浮石甚至銅綠,直到十九世紀還在使用牛骨粉和烏賊骨粉製成牙粉。用食鹽刷牙和鹽水漱口至今也還存在。

  2003年人們在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的地下室中發現了一張古埃及莎草紙,上面寫滿了古怪的象形文字。上面描述了一種可以亮白牙齒的粉末,這些粉末遇到唾液,就會變成膏狀物,能夠清潔牙齒,它的成分是:1%盎司的岩鹽和鳶尾乾花,2%盎司的薄荷和20粒胡椒。這就是古埃及人用的牙膏。中國在唐代時期,常用天麻、藁本、細辛、沉香、寒水石等中藥研粉擦齒,這可以清潔牙齒和除去口中異味。

  到了十八世紀,英國首先開始工業化生產牙粉,這時牙粉才成為了一種商品。1840年法國人發明了金屬軟管,為一些日常用品提供了合適的包裝,這導致了一些商品形態的改革。1893年維也納人塞格發明了牙膏並將牙膏裝入軟管中,從此牙膏開始大量發展並逐漸取代牙粉。

  牙膏是在牙粉的基礎上改進形成的,早期的牙粉主要用碳酸鈣作為摩擦劑、以肥皂為表面活性劑。上世紀四十年代起,由於科技的迅速發展,牙膏工業也得到很大的改進,一方面是新的摩擦劑、保溼劑、增稠劑和表面活性劑的開發和應用,使牙膏產品質量不斷升級換代;另一方面,牙膏還從普通的潔齒功能發展為添加藥物成為防治牙病的口腔衛生用品,最突出的是加氟牙膏,使齲齒病發病率大大減少。1945年,美國在以焦磷酸鈣為摩擦劑、焦磷酸錫為穩定劑的牙膏中新增氟化亞錫,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支加氟牙膏。

  中國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生產牙粉,1926年在上海生產第一支牙膏***三星牌***。

  牙膏是口腔衛生用品,它的前身是牙粉。早在2000年以前,古羅馬就有人用滑石粉刷牙。用牙膏刷牙可使牙齒表面潔白光亮、保護牙齦,防止齲蛀和口臭。牙膏應具有良好清潔作用,無毒性、有香味、能防齲和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