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如何飲食養生
清明有“天清地明”的意思,是春季裡最受人們重視的節氣,這不僅與掃墓習俗有關,更是一個尤為重要的養生節氣。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一、注意“病從口入”:
而多變的天氣容易使人受涼感冒,發生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此時又是呼吸道傳染病,如白喉、猩紅熱、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膜炎等的多發季節,因而要認真注意天氣變化,增減衣服,以及儘量少出入公共場所,尤為注意“病從口入”。
粳米
二、忌食“發物”:
此節氣亦是多種慢性疾病易復發之時,如關節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發的食物,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鹹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可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因此“寒食節”也有一定的養生道理。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鵪鶉、鵝肉、蚌肉、螺螄、雞蛋、韭菜、芫茜、萵筍、淮山、蘋果、橘、馬蹄、梨、桃、櫻桃等。養生的湯品宜紅蘿蔔竹蔗水、胡椒煲豬肚、川芎白芷燉魚頭、韭菜滾狗肚魚、鮮土茯苓煲豬展、鹹菜滾黃沙蜆、貓爪草煲豬瘦肉等。
三、養生重在養肝:
傳統的養生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意思是說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肝臟有密切關係。所以,春季的養生保健方法應以養肝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氣機就會通暢,氣血就會和諧,各個臟腑的功能也能維持正常。因此,清明養生重在養肝。調養肝臟有“養肝”和“清肝”之分。具體方法有多種,如以肝養肝、以味養肝、以血養肝和以菜養肝等。
四、飲食清補為主:
清明,正是冷空氣與暖空氣交替之際,亦日漸趨暖,所以天氣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陰雨綿綿,人體常會出現四肢麻痺,在湯品調理中,除了要利水滲溼外,還要適當補益,因而養血舒筋最為重要,特推薦桑葚薏米燉白鴿***桑葚20克,薏米30克,白鴿1只,姜、鹽、香油少許,文火燉2小時***作為食補佳品。飲食要清淡,應定時定量,限鹽,補鉀,以清補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藥健脾益肺。
五、清明前後多喝菊花茶:
清明節將至,很快就進入“紛紛春雨連綿落”的時節。傳統養生學認為“春與肝相應”,因此春養肝常保健。
春季正值肝陽上升時節,所以不宜食用“發”的食物***如竹筍、雞肉等***。清明時節養生應多吃柔肝養肺的食物,薺菜、菠菜、淮山、銀耳都是不錯的選擇。
清明前後,也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醫認為,菊花能疏風清熱,有平肝、預防感冒、降低血壓等作用。但菊花茶喝多也會傷肝,因此要適量飲用。
清明養生吃什麼?
1、薺菜
清明前後的春天,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昏眩,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春氣者諸病在頭”。清明節之後,最適宜吃的時令蔬菜之一是薺菜。
薺菜可以降血壓、健胃消食、疏通腸胃,治療胃痙攣、胃潰瘍、腸炎等問題。另外,薺菜還具有強筋健骨、明目養肝、潤肺和中的作用。薺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鈣、鐵、磷以及維生素B1、B2、C等,有助於增強免疫功能,適合清明時節食用。
2、螺螄
清明前後,春暖花開,大地復甦,潛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螄紛紛爬出泥土。此時螺肉肥美,是食用螺螄的最佳時令。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
田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市場買回的田螺要放養三天,在盆中滴上幾滴麻油或菜油,讓田螺排盡腸腔內的泥質汙物,每天換水幾次,用刷子刷淨、絞去尾部,焯水後高溫加熱、炒熟、燜透。
3、蝦
“三月黃魚四月蝦,五月三黎燜苦瓜。”關於清明蝦,曾經有詩這樣描述:“一夜東風吹雨過,滿江新水長魚蝦”。說的正是清明春雨淅瀝,河鮮生長讓人垂涎的景象。現在“清明蝦”正處於新舊交替的時候,雨水足,新蝦未“散春”,運氣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蝦肚裡有蝦籽。
怎麼區分野生河蝦和養殖河蝦呢?野生河蝦因為平時運動多,身形更為修長,它在水裡會不停地遊動,抓起來時張牙舞爪,鉗子會比養殖蝦更為有力。***時,野生河蝦肉質更為清甜爽脆。河蝦並不是越大越好,以小手指大小為適宜。這種清明蝦,簡單油炸後,用叄巴醬炒來吃,佐酒一流。
4、香椿
香椿芽拌麵筋,嫩柳葉拌豆腐,是北京清明時令佳品。香椿一般在清明前發芽,穀雨前後就可採摘頂芽,這種第一次採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
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香椿的揮發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香椿還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稱。香椿具有清熱利溼、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
5、河蚌
據說和螺螄一樣,清明前後的河蚌最肥美。“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老揚州常見的做法是河蚌燒豆腐、鹹肉燒河蚌,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都說明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最佳。因為清明前水中的螞蟥、微生物還未頻繁活動,因而這個時候的河蚌最乾淨,肉質也最肥厚,特別脆嫩可口。
蚌肉洗乾淨之後,切成細條,佐以各種調味作料,或燒、或烹、或燉,如河蚌燒豆腐,河蚌鹹肉煲等,都是初春時節江南人家餐桌上最常見的美味。鮮白的濃湯,碧青的蒜末,褐色的蚌肉,雪白的豆腐,熱氣騰騰地端上桌,都會叫人食慾大振,如神仙一般快活。配上春天才上市的頭刀韭菜爆炒,更是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極力推薦的吃法。
6、韭菜
說到春天要吃的東西,不得不提到韭菜。在懂行人的口中,韭菜屬於“瘦物”,因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幫助瘦身並促進食慾。另外,韭菜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之說,要品嚐至鮮之味,可要抓緊呢。
韭菜的獨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有助於人體提高自身免疫力。韭菜中這些硫化物還能幫助人體吸收維生素B1及維生素A,因此韭菜若與維生素B1含量豐富的豬肉類食品互相搭配,是比較營養的吃法。不過,硫化物遇熱易於揮發,因此烹調韭菜時需要急火快炒起鍋,稍微加熱過火,便會失去韭菜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