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榕怎麼養小葉榕的作用用途

  小葉榕是常綠喬木,枝具下垂狀氣生根,種植小葉榕要注意什麼問題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小葉榕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小葉榕的養殖方法

  溫度

  喜溫暖,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25°。耐高溫,溫度30°以上時也能生長良好。不耐寒,安全的越冬溫度為5°斑葉品種的耐寒力稍差,越冬溫度最好能維持在8°0以上。 溫度低時會產生大量落葉。

  光照

  喜明亮的散射光,有一定的耐陰能力。不耐強烈 陽光的曝晒,光照過強時會灼傷葉片而出現黃化、焦葉。也不宜過陰,否則會引起大量落葉,並使有斑紋的品種的美麗斑塊變淡。5~9月應進行遮蔭,或將植株置於散射光充足處。其餘時間則應給予充足的陽光。

  澆水

  喜溼潤的土壤環境,生長期間應充分供給水分, 保持盆土溼潤。冬季則需控制澆水,低溫而盆土過溼時,易導致根系腐爛。

  環境溼度

  喜溼潤的環境,生長季天晴而空氣乾燥時, 要經常向枝葉及四周環境噴水,以提高空氣相對溼度。

  圃地選擇

  選取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微酸性砂質土壤,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土地。將地挖溝作床,翻土深15~25cm,清除雜物,平整土地,667m2施基肥1000~2000kg農家肥。作成寬1.5m高30cm的床畦,兩邊留好可進行排灌的水溝及步道,床面應中間略高,兩邊稍低,以便於濾出床內積水。最後耙平耬細床面,並進行滅菌處理。

  小葉榕的作用用途

  景觀用途

  樹性強健,綠廕庇天,為低維護性高階遮蔭、行道樹、園景樹、防火樹、防風樹、綠籬樹或修剪造型,是臺灣地區景觀利用最廣泛的樹種。也是廣西柳州、四川樂山市樹。

  適合場地

  庭園、校園、公園、遊樂區、廟宇等,均可單植、列植、群植。

  盆景製作

  澆 水 每7—10天向彩虹沙中加水1次。

  營養供應

  夏、秋季節是生長旺盛期,養分需求多,7~10天加1次營養液,以滿足其生長需要,每月噴2—3次磷酸二氫鉀稀薄溶液,可使葉片更加肥厚蔥籠,莖幹粗壯,增加側枝。

  生長適溫

  15~30 °C,夏季的高溫高溼季節生長最快。

  修 剪

  耐修剪,可做成各種造型,如福、壽等圖案。

  小葉榕的形態特徵

  外貌

  小葉榕是喬木,高15-20米,胸徑25-40釐米;樹皮深灰色,有皮孔;小枝粗壯,無毛。

  葉

  小葉榕的葉狹橢圓形,長5-10釐米,寬1.5-4釐米,全緣,先端短尖至漸尖,基部楔形,兩面光 滑無毛,幹後灰綠色,基生側脈短,側脈4-8對,小脈在表面明顯;葉柄短,長約1- 2釐米;托葉披針形,無毛,長約1釐米。

  花果

  榕果成對腋生或3-4個簇生於無葉小枝葉腋, 球形,直徑4-5毫米;雄花、癭花、雌花同生於一榕果內壁;雄花極少數,生於榕果內 壁近口部,花被片2,披針形,子房斜卵形,花柱側生,柱頭圓形;癭花相似於雌花,花 柱線形而短;榕果無總梗或不超過0.5毫米。

  小葉榕的花果期花期5~12月。

  小葉榕的生態習性

  小葉榕通常生於海拔900-1600米密林中或村寨附近。

  插穗選擇

  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選擇10年生以上,生長健壯的母樹,在其樹冠中上部外圍,剪取2~3年生,直徑4~6cm,無病蟲害、無損傷的粗壯枝條,修去側枝、樹葉,截成1.8~2m長的插穗。穗條上端修平,並用黃泥漿裹住傷口,再用薄膜包紮,下部削成馬耳形切面,要求切面平滑勿撕裂。下切口用濃度為50mg/l的ABT生根粉液浸泡約2小時左右,稍晾,待藥液中的酒精揮發後再扦插。當天剪取的插穗要當天插完,以防插條失水、切口碰傷和組織壞死。

  扦插技術

  將處理過的插穗及時直立埋入坑底,株行距一般為20cm×20cm,插條基部入土30 ~40cm,枝條露出土面1.5m,填土踏實。扦插完成後,立即澆足定根水,並將插床灌透水。務必使插穗基部與土壤密接,以利於切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小葉榕2~3年生大枝扦插,應在枝條未萌芽前進行。根據觀察,當苗床土壤溫度達到16℃以上時,插穗開始生根。

小葉榕的作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