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眼睛最大的猴子

  世界上眼睛最大的猴,你瞭解多少?

  世界上眼睛最大的猴

  眼鏡猴

  眼鏡猴,又稱跗猴,包括眼鏡猴、西部眼鏡猴和菲律賓眼鏡猴3種,出現於距今6000萬年以前,一直延續到現代。這是一支高度特化的靈長目動物,體長只有9-12釐米,體重為150克左右。屬靈長目眼鏡猴科,是一種珍貴的小型猴類,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小猴種。它們的獨特之處在於眼睛——在小小的臉龐上,長著兩隻圓溜溜的特別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徑可以超過1釐米。眼鏡猴是熱帶和亞熱帶茂密森林中的樹棲動物,主要分佈於東南亞的菲律賓等地,屬於瀕危動物,喜歡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叢中,原始森林中也有分佈。其壽命在15-20年,以蟋蟀為食,而且極其戀鄉,離開了這塊土地就會死去。

  名稱

  眼鏡猴最奇特之處在於眼睛。在小小的臉龐上,長著兩隻圓溜溜的特別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徑可以超過1cm,和它的小身體很不相稱,好像戴著一副特大的舊式老花眼鏡。所以,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十分形象的名字:眼鏡猴。

  外形特徵

  眼鏡猴是一種高度特化的靈長類動物,體形很小。眼鏡猴的身體只有9~16cm大,身長85~160mm,尾長130~270mm,體重80~165g,是體形極小的一種靈長動物。背毛質地 眼鏡猴 柔軟,為帶有銀色光澤的灰毛,腹毛淺灰色。頭

  圓,吻及頸鍍,耳殼薄而無毛,眼睛非常大,直徑達16mm。前肢短、後肢長,趾尖有圓形吸盤,可以在許多光滑的物體表面停留。頭大而圓,眼睛特大,臉盤向前,眶間隔薄。眼適於夜視,視網膜沒有視錐。頸短,這是許多跳躍類群的特徵。

  除第二和第三趾有爪外,其餘各指、趾均具扁甲。後肢長,胚骨和誹骨溶合,而附骨特長,因而有附猴之稱。尾細長,尾端多毛。

  眼鏡猴的腦袋能夠轉動180°,因此視野非常廣闊。在它們的趾端有一個盤子形狀的肉墊,這就可以使它們能牢牢地攀附在樹枝上。

  眼鏡猴還有一條長出身體幾乎一倍的尾巴,起著平衡和支柱作用的。

  因為這條尾巴,眼鏡猴不僅能準確地在樹枝間跳來跳去, 也可以穩穩地趴在樹枝上不掉下來。[1]

  在短短的臉面上,有一個短而尖突的嘴巴和很大的犬齒,眼鏡猴的每一隻眼睛重達3g,比它的腦子還重。眼鏡猴對危險非常敏感,甚至在休息時,也會睜著一隻眼。眼鏡猴的大眼睛,非常適於夜間捕食。它們吃昆蟲、青蛙、蜥蜴及鳥類。有一種眼鏡猴還能夠捕食比它們自身大的鳥與毒蛇。眼鏡猴個兒大小如大家鼠,全身呈黃褐色,乍一望去彷彿一隻褐家鼠。

  如按照身體的比例來計算的話,眼鏡猴在靈長類動物中眼睛最大、耳朵最大、趾骨最長。[2]

  它們的兩隻膜狀的耳朵也特別大,不時地在扇動著,所以聽覺非常靈敏,只要周圍稍稍有一點動靜,就能夠覺察出來。令人奇怪的是,眼鏡猴在睡覺的時候,兩隻大耳朵會隨意地摺疊起來,將外界的聲音隔絕。

  地理分佈

  眼鏡猴分佈於蘇門答臘南部和菲律賓的薩馬島、萊特島、迪納加特島錫亞高島、薄荷島和棉蘭老島等島嶼。數量稀少,是瀕危物種,受到保護。全世界共有4種,除了侏儒眼鏡猴外,還有一種也分佈於蘇拉威西島上,叫做蘇島眼鏡猴;另一種叫菲律賓眼鏡猴,分佈於菲律賓棉蘭老島、薩馬島和萊特島等地;再一種叫巽他眼鏡猴***也叫馬來眼鏡猴、邦加眼鏡猴***,分佈於大巽他群島以及新加坡邦加島等地。

  頻臨滅絕

  1921年,當最後一隻侏儒眼鏡猴被製成標本收藏在博物館,人們就再也沒有看到過這種動物。因此,科學家認為侏儒眼鏡猴可能已經滅絕了。

  2008年,這種像老鼠一樣大小的靈長類動物被科學家意外地發現,原來它們一直隱藏在印度尼西亞茂密山林中。美國研究人員隨同一支印尼當地的科研小組前往該處海拔2100多米的山頂上探察,終於發現了4只侏儒眼鏡猴,並且成功捕獲了2只雄性和1只雌性個體。

  飼養保護

  眼鏡猴壽命在15-20年,以蟋蟀為食,而且極其戀鄉,離開了這塊土地就會死去,在菲律賓人們曾試圖帶到其他地方餵養,均以失敗告終。野生環境中的眼鏡猴非常害羞,它們當然不習慣於人打交道。只有在人工飼養環境里長大的少數眼鏡猴,才不介意這種輕柔友好的接觸。除了睡覺和抱著樹枝發呆,眼鏡猴最關心的就只有吃蟲子了。[4]

  眼鏡猴是東南亞熱帶茂密森林中的樹棲動物,生活在菲律賓的一些島嶼上和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一帶。由於菲律賓的森林越來越少,使眼鏡猴失去適合棲息的環境,因而面臨絕種的邊緣。眼鏡猴一年只能產下一個寶寶,由於數量已經很少,它已經成為瀕危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