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哪些表現會導致誤診

  心肌炎患者如果治療不及時,是種死亡率很高的疾病,那麼就要重視其症狀,不然容易導致誤診,那麼,心肌炎哪些表現會誤診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導致心肌炎誤診的症狀,希望能幫到你。

  症狀

  1.誤將心臟神經症當作心肌炎,多見於中青年女性或更年期婦女。常主訴心悸、無力、頭暈、睡眠不好、肌肉跳動、呼吸困難等,也可有其他的軀體不適。查體多正常,或者存在和心臟無關的體徵,常常發現病人情緒不穩定、易激動,過度敏感。

  2.將心電圖ST段***T波***變化誤作心肌炎,改變心電圖ST段***T波***變化在臨床非常常見,不能據此診斷或者排除心肌炎。心臟神經症病人也可有ST段移位或者T波變化,與交感神經興奮有關。此外,某些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一過性的ST段***T波***變化。

  3.將心肌酶增高誤解為心肌炎,心肌酶增高除見於心肌損傷或壞死外,還可見於其他引起骨骼肌損傷的疾病;腦組織的損傷***壞死***也可導致心肌酶升高。

  4.將室性早搏誤作心肌炎,室性早搏在正常人非常常見,如無明顯的臨床症狀,也不需要特別的干預,關鍵在於調節植物神經。但室性早搏也常見於各種各樣的心臟疾病,因此,一旦發現室性早搏,還是應該到醫院就診。

  預防措施

  預防心肌炎1.充分休息心肌炎患者應至少休息3~6個月,如果有心臟擴大的患者應至少休息半年以上,同時要限制體力活動。

  預防心肌炎2.加強營養心肌炎患者宜進食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飲食,保證有足夠的蛋白質,以利於心肌的修復,促進病情恢復。

  預防心肌炎3.預防感冒感冒可以加重心肌炎的病情,還可以使已相對穩定的症狀再次復發,故心肌炎患者應注意避免傷風感冒。一旦患上感冒,也應及時治療,防止其對心肌的進一步侵犯。

  預防心肌炎4.配合治療心肌炎患者應以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的治療,切不可採取悲觀消沉的態度。因為絕大多數心肌炎的預後良好,只要治療得當,不會遺留任何後遺症。患者要按時服藥,但也不要盲目濫用藥物,應遵照醫囑,合理用藥。

  預防心肌炎5.定期複診對於慢性心肌炎患者應每隔一定時間到醫院複診,可複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以瞭解疾病的發展情況,便於知道今後的治療。

  適合患者吃的食物

  常食植物油:豆油、菜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和進展,蛋白質的質和量應適宜: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應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少進食動物性蛋白質,以每日每千克體重攝入量不超過1g為宜。

  豆類的植物性蛋白質含量很高,而肉類則含有較高的動物性蛋白質。建議大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因為這些食物中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素和礦物質,以及一些人體必要的微量元素,對心肌炎的防治大有裨益。

  常用的這類食物包括:蘋果、梨、大蒜、白菜、菠菜、香菇、木耳等。

  大家要注意在生活中限制糖的攝入,吃大米和白麵等主食過多,會導致熱量過剩,進而就會導致體重增加。建議大家要限制含糖的飲食,儘量的少吃糖果,少喝含糖飲料,主食要講究粗細糧搭配食用。

  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每日鹽攝入應<5g。保證足夠的礦物質,如鎂、鉀、鈣及鐵、銅、鉻等微量元素。

  患者的日常飲食應該按時定餐適量,切勿暴飲暴食,三餐進食過飽,胃壁擴張,會使肺內壓力升高,導致心臟代謝增加,容易誘發致使性的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