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湯食材有哪些

  你喜歡喝湯嗎?知道熬湯的食材有哪些嗎?下面小編給你整理適合了熬湯的食材,一起來了解吧!

  適合熬湯的食材:

  1、百合

  百合在生活中比較常用,、百合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尤其是鮮百合更甘甜味美。百合特別適合養肺、養胃的人食用,比如慢性咳嗽、肺結核、口舌生瘡、口乾、口臭的患者,一些心悸患者也可以適量食用。另外,百合也有清心潤肺、安神定志的功效,失眠的人可以多吃一些。但由於百合偏涼性,胃寒的患者要少用,風寒咳嗽、虛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2、杏仁

  這裡說的杏仁,並非我們日常吃的堅果,而是俗稱的南北杏。杏仁苦、微溫、有小毒。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可治療肺病、咳嗽等疾病。杏仁還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多酚類成分,這種成分不但能夠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還能顯著降低心臟病和很多慢性病的發病危險。也能一定程度上促進面板微迴圈,使面板紅潤光澤。而杏仁的毒都存在於皮裡面,而且僅僅是微毒,但建議食用時最好先去皮。

  3、玉竹

  玉竹味甘、微寒、性平,歸肺、胃經,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適合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乾口渴。適合乾咳但少痰,或者口燥咽乾的,以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玉竹多跟沙蔘、麥冬等藥材搭配。玉竹味甘多脂,質柔而潤,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而且玉竹中所含的維生素A,對改善乾裂、粗糙的面板狀況有不錯的作用。

  4、麥冬

  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可以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常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祕。但是由於麥冬性微寒,不宜用於脾虛引起的水溼、寒溼、痰濁及氣虛明顯的人群。

  5、川貝

  川貝其性涼,甘平,入肺經、胃經。其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幾乎是人盡皆知。而且止咳效果好且藥性平和,故配伍在很多用於止咳的中成藥中治療各種類 型的咳嗽。川貝母是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療效顯著,川貝母不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養肺陰、宣肺、潤肺而清肺熱,是一味治療久 咳痰喘的良藥。如秋梨膏、川貝枇杷露等就都含有川貝。

  6、沙蔘

  沙蔘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適用於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等症,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大便乾結等。

  7、西洋參

  西洋參,其實又叫做洋蔘、花旗參。中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 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除此之外,西洋參有助於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西洋參對虛煩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 胃燥津傷、咽乾口渴以及菸酒過多、食慾不振等人群皆有益。日常生活中西洋參的食法多種多樣,無論是煲湯還是泡水,可謂藥食相宜。

  熬湯要注意的4個細節

  1、選料要精湛

  選料是熬好鮮湯的關鍵。要熬好湯,必須選鮮味足、異味小、血汙少、新鮮的動物原料,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子、豬骨、火腿、板鴨、魚類等。這類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琥珀酸、氨基酸、肽、核苷酸等,它們也是湯的鮮味的主要來源。

  2、食品要新鮮

  即選用鮮味足、無羶腥味的原料。新鮮並不是歷來所講究的“肉吃鮮殺魚吃跳”的“時鮮”。現代所講的鮮,是指魚、畜禽死後3至5小時,此時魚或禽肉的各種酶使蛋白質、脂肪等分解為氨基酸、脂肪酸等人體易於吸收的物質,不但營養最豐富,味道也最好。

  3、炊具要選好

  熬鮮湯用陳年瓦罐效果最佳。瓦罐是經過高溫燒製而成,具有通氣性、吸附性強、傳熱均勻、散熱緩慢等特點。熬湯時,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能傳遞給裡面的原料,而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又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溢位得越多,熬出的湯的滋味就越鮮醇,原料的質地就越酥爛。

  4、火候要適當

  熬湯的要訣是:旺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才能把食品內的蛋白質浸出物等鮮香物質儘可能地溶解出來,使熬出的湯更加鮮醇味美。只有文火才能使營養物質溶出得更多,而且湯色清澈,味道濃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