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感恩篇讀後感

  《弟子規》中除了告訴我們什麼事孝,什麼是信以外,還告訴了我們如何學會感恩。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幾篇了,以供讀者朋友們參考。

  ***一***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待人誠懇……這些優良的傳統從古至今都為人所熟知,翻開《弟子規》一讀,就彷彿置身於文明當中,置身於做人的倫理大道當中。 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實孝,卻不曾注重細小。而《弟子規》恰恰就告訴我們行孝必須從細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時之念想。

  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這些足以讓我心悅誠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弟子規》讓我們知道感恩。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於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讀了《弟子規》之後,我才發現,以前自己習以為常或自己認為對的言行,原來都這樣或那樣地存在著不足。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著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我在細細品讀《弟子規》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心靈上的塵埃。

  ***二***

  實話說,在看《弟子規》之前,我還不知道如何尊敬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善待對自己有恩的人。在讀過《弟子規》之後,讓我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做人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讓我知道了百善孝為先,做人應當知恩圖報。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不錯,《弟子規》開篇也這樣教育我們: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讀著《弟子規》中的警句時,我想起曾經的我,當父母在給我做思想工作時,我總認為父母都是在用老一套的觀點來約束我的行為,我總是那麼“理直氣壯”,甚至在父母面前拍桌摔椅。而現在我想起來,這是多麼的不應該。“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現在的我,雖說不能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百依百順,但我知道自己應該要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誨。就算是父母的言行有什麼不妥時,我也不會再和父母頂撞,我會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和父母溝通交流,剖析誰是誰非。因為我知道,這就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

  《弟子規》中並沒有長篇大論,有的只是讓我們很快就可以理解的一些簡單道理。在對待朋友方面,曾經的我總是自以為是,甚至會說出一些很不負責任的話。“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弟子規》告訴我們,做人要講信用,要對說出的話負責任。其實,人與人之間就像是一面鏡子,當你罵它時它也罵你,當你對它友好時,它也會友好對你。我們能夠善待他人,那我們就能獲得真心的朋友。

  想著曾經有人幫助我時,我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甚至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不說。《弟子規》中告誡我們: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這就教我們要學會忘記怨恨,記得他人給自己的恩典。我們要學會感恩——感謝給我們生命的父母,感謝給我們知識的老師,感謝給我們幫助的陌生人,感謝批評我們的人。對他人的關愛,我們應該要銘記於心,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動他人。

  《弟子規》拂去了我心中的塵埃,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個孝順的人,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做一個能知恩圖報的人。

  ***三***

  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釦,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們應感恩老師,因為老師開啟我們智慧的大門,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在我們的成長曆程中,濃濃的師愛一直伴隨左右。

  要感恩國家,今天如果沒有國家,沒有一切的施政,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在***的社會裡。一個對國家、社會有責任心的人,才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

  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