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伴我行手抄報素材

  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衡量我們個人品德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禮儀素質已成為現代公民必備的素質。對學生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培養其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不僅有利於學生樹立良好的文明形象,提高禮儀素養和道德品質,同時對促進和諧校園也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校園文明禮儀歌

  小學生,要傾聽,安全意識記在心。

  遇老師,要敬禮,禮儀常規掛在心。

  同學間,不矛盾,和和氣氣團結好。

  拐角處,莫急跑,以免把人來撞倒。

  走廊上,空間小,不跑不跳不打鬧。

  上下樓,要小心,一律靠著右邊行。

  體育課,聽指揮,麻痺大意惹禍端。

  用午餐,要文明,隨便浪費可不行。

  圖一

  圖二

  圖三

  2:文明禮儀小故事

  一、“忍氣吞聲”的林肯

  有一次,美國總統林肯和兒子羅伯特驅車上街,遇到一列軍隊在街上通過。林肯隨口問一位路人:“這是什麼?”林肯原想問是哪個州的兵團,但沒有說清楚。那人以為他不認識軍隊,便粗魯地回答:“這是聯邦軍隊,你真是個他媽的大笨蛋。”林肯面對著一個普通路人對自己的斥責,只說了聲“謝謝”,毫無怒容。

  二、委屈獎的來歷

  上海公交22路車售票員柯莉萍,曾獲得一個很特殊的獎項——“委屈獎”。一天,一名男青年買車票時,故意將一口痰吐在一張伍角紙幣上,又扔在車廂的地上。其他乘客在指責男青年的同時,也悄悄地注視著柯莉萍。只見她彎下腰拾起紙幣,用餐巾擦去痰沫,隨後又禮貌地向男青年遞上車票。柯莉萍的行為受到了乘客的讚揚,男青年更是自感慚愧,向柯莉萍道了歉。事後,同事向車隊彙報了此事,車隊領導於是向柯莉萍特別頒發了“委屈獎”,以鼓勵全隊的售票員。

  三、文明禮儀的楷模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先行者,又是文明禮貌的楷模。他認為:隨地吐痰、留長指甲、不刷牙等陋習,都是違反文明禮貌的行為,是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傳統不相稱的。他提倡“誠忠形外”,注意“一舉一動之微”的文明。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