檯球養中袋練習方法

  檯球是一項在國際上廣泛流行的高雅室內體育運動,是一種用球杆在臺上擊球、依靠計算得分確定比賽勝負的室內娛樂體育專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球養中袋練習方法一【是刻苦練習基本功】

  在中國公開賽前夕,北京某俱樂部舉辦了基本功大賽。主要比賽直線球、貼庫球、翻袋球、低杆高杆後的主球走位等。滿分70分,其中一位小選手以64分的成績奪得冠軍,國內的一些高手僅得到52分,“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高手也感覺自己的基本功不紮實。這其實也是國內高手和國外高手一過招就落敗的主要原因。因為,超級高手過招,一招不慎,就會滿盤皆輸。也許這個小選手不一定可以戰勝國內的所謂“高手”,但他缺乏的可能是比賽經驗,天長日久,若“高手”不強化基本功,也不一定是該小選手的對手。其實比賽中,所有的打法都是由一個個基本動作組合而成,基本動作掌握了、固定了,再予以科學結合就近於完美,沒有理由不贏。

  球養中袋練習方法二【是要科學訓練基本功】

  即使我們是業餘選手,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經費來練習基本功,但也要努力選擇適當的方式來有效地提高自己。如,練習基本功時,不要過雜,一次頂多練習一到兩項,而且練習時間至少不能少於一個小時。否則就象燒開水一樣,每次總沒有燒到100度就熄了火,水永遠都燒不開,事倍功半,最終無法掌握該技術動作。也不要要求過高,首先練習最簡單的,待鞏固後再逐步提高難度,以免挫傷了自己的積極性。

  此外,若不能在臺球城練習,可在家每天進行揮杆練習,即,拿一個空礦泉水瓶或者啤酒瓶放在桌上,以正確姿勢將球杆向瓶內擊打,但球杆不要碰到瓶口,每天至少堅持擊打500次,對正確出杆很有幫助,又不需要花錢,一舉兩得,呵呵。一位網球教練說過,他的教練曾經讓自己練一個揮拍動作達一年之久。可想而知,他對該動作會是如何的熟悉,成功率至少在95%以上。國家乒乓球隊員對一個發球動作每天至少訓練5000次。

  我的一位高手朋友,曾經一整個下午“瘋狂”地練習同一個基本出杆動作,因此,他的出杆基本上不會出現大的問題,穩定性很強。要想技術穩定,必須要耐得住枯燥、耐得住寂寞,只有對臺球充滿無限熱情的人才能做到,然後享受到技術不斷提高的樂趣。我自己曾經也連續一個小時練習如何使用架杆擊球,後來也感覺小有收穫,越打越順,進球的成功率達到50%以上。練習架杆也要從練習直線球開始,然後練習帶角度的球;首先練習中杆,然後練習低杆、高杆,甚至左右旋,循序漸進。但一次最好只練習一種杆法,把技術動作基本固定下來,再練習其他杆法。

  球養中袋練習方法三【是要定期檢驗基本功】

  要檢驗自己的基本功是否得到了提高,關鍵是要實戰,可以定期***一週或者10天***,和自己技術相當的朋友較量一番,通過實戰來檢驗自己基本功的穩定性,並從中發現急需完善的基本功。同時也可以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因為心理素質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心態的變化會使自己的技術水平發生不小的波動,從而直接決定勝負。此外,也可以通過定量的方法來檢驗自己的基本功,如,1米左右的距離,分別以高、中、低杆打粉球位的直線球入底袋,看10個球能夠進幾個,每次進行記錄,對比自己是否得到提高,一般成功率達到80%以上,屬於基本掌握,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練習。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還有一句檯球屆的格言: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對手知道,三天不練大家知道。任何競技體育沒有良好的基本功是很難出成績的。

  球養中袋練習方法【檯球教學_青】

  我剛開始學球的時候老打不進比較貼庫的中袋球,我就拿一個白球來推進中袋。在推的時候通過仔細的去發現進球的線路而被我悟出了管道理論,就是不能把球的行進線路光看成一條線,而是一根管道,你要去考慮球的兩邊是否會碰到障礙物。

  像上面那個比較貼庫的中袋球就是球靠庫那邊的邊要緊貼著庫而不能撞到的推過去,但不能用力,因為這種線路推過去的球是撞向袋口的外角的,一撞角球就彈出去了,力量要剛好讓球滾到中袋洞口半個球入袋的時候沒力量了而掉進去的。

  發現進球原理後我就專門在那裡練這個球,在極限的時候就是這邊庫放個球,把白球放到對面的庫邊來削。夥伴們也可以去練習一下這個球的,可以從遠離庫邊再慢慢的貼到庫邊,白球也可以從直線到大角度的。這個練習可以鍛鍊很多方面的,如:準度、出杆的穩定性、力道,如果練好這個了你肯定是個高手級別了。

  檯球的基礎真的很重要,夥伴們一定要努力的練習。在練球的時候也要仔細的去觀察、去發現原理性的東西和適合自己的技術才能讓技術提高的更快。